简雍在洛阳的活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不张扬,却持续扩散,悄然影响着深宫与朝堂的决策。黄金与美玉的光泽,加上恰到好处的言辞,使得“刘备”这个名字,以及其“汉室宗亲”、“忠勇善战”的形象,开始在灵帝心中和一些关键人物那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数日后的一次常朝。虽然灵帝素来厌烦繁文缛节,但关乎前线战事和封赏事宜,他还是强打精神,端坐于德阳殿龙椅之上。殿下,文武分列,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崔烈等重臣赫然在列,张让、赵忠等常侍则侍立灵帝左右。
议事过半,话题自然转到了广宗战局。卢植最新的战报已然送达,详细陈述了前期大破张角主力,以及目前围困广宗,虽暂未破城,但贼势已衰,破城指日可待的情况。战报中也按惯例提及了麾下将领的功绩,刘备、关羽、张飞、张珩的名字及其所部在奇袭、攻坚中的表现亦在其中,虽未过分渲染,但功劳簿上已然记下。
灵帝听着卢植战报的诵读,不时点头,待听到“刘备”、“张珩”等名字时,脸上明显露出了更感兴趣的神色。他看向张让,又瞥了一眼何进,开口道:“前几日朕听闻这刘备及其兄弟英勇,今日观卢植战报,果然属实。如此功臣,待广宗平定,当如何封赏,众卿可有议?”
大殿内安静了一瞬。封赏之事,牵涉各方利益,尤其是一个突然冒起、拥有军功和宗亲身份的边将,其安置尤为敏感。
太尉袁隗,代表着世家大族的利益,对刘备这等无甚根基的“宗亲”并不看重,且卢植某种程度上也算袁氏门生故吏,他更倾向于将主要功劳归于卢植,对刘备等人略加赏赐即可,便出班缓缓道:“陛下,卢中郎将指挥若定,方有此大胜。刘备等人,奋勇杀敌,其功当赏。然其官职尚卑,骤然超擢,恐难服众。依老臣之见,可厚赐金帛田宅,加其虚衔,以示皇恩即可。”
这几乎是当时对待有功边将的常规操作,给予荣誉和财富,但不给实权,防止尾大不掉。
然而,袁隗话音刚落,何进嗓音便响了起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太尉此言差矣。陛下,臣以为,如今天下汹汹,黄巾虽主力受挫,然余孽遍布州郡,正需刘备这等忠勇宗亲、能征惯战之将为国分忧。若只赏虚名,岂非让天下忠义之士寒心?且刘备乃汉室宗亲,与国同休,更当委以实任,镇守一方,方能彰显陛下对宗亲之信重,对功臣之厚待。”他得了刘备的投诚书信和厚礼,正需要这样有军事实力的外援来增强自己在与宦官争斗中的筹码,同时也想拉拢宗亲以正名分。“刘备既有大功于国,又是宗亲,正当授以实职,令其继续剿贼安民。如今幽并边地,胡人时有寇边,黄巾余孽亦未肃清,正需此等虎臣镇守。若仅予虚衔,闲置不用,实非国家之福,亦非激励将士之道。”
何进与张让,这对平日里明争暗斗的政敌,在如何安置刘备的问题上,竟罕见地达成了一致。他们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将一个有一定实力、看似易于控制(因其无深厚背景)、且主动示好的刘备放在一个实权位置上,对自己更为有利。
灵帝本就对刘备有了先入为主的好感,又听闻两位重臣都建议授予实职,心中已然意动。他看向其他大臣:“众卿以为如何?”
司徒崔烈等人见何进与宦官都表了态,陛下也似乎倾向于授实职,便也纷纷附和,只提出具体职位需要斟酌。
灵帝见无人强烈反对,便拍板道:“既然如此,待广宗捷报正式传来,便议定刘备官职。嗯……边地确需良将。”他沉吟片刻,似乎在回忆舆图,“幽州代郡,北接鲜卑,西连并州,地虽偏远,然位置紧要。前番亦有黄巾流窜其间,地方不宁。便授刘备为代郡都尉,总揽郡内军事,剿贼安民,防御胡虏!待其扫平广宗余孽后,即刻赴任!”
代郡都尉!
此职并非显赫的封疆大吏,品级不算太高,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军职!都尉掌管一部兵马,负责郡内征伐、治安、戍边,在郡守(太守)之下,但在军事上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尤其在代郡这等边地,军事权重更大!这意味着刘备将获得一块相对独立的地盘,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募、训练、指挥军队,积累实力,而无需再完全依附于他人!这正是张珩谋划中,最适合现阶段刘备发展的“实利官位”!
“陛下圣明!”张让、何进齐声应和,各自心中盘算已定。
袁隗等人见木已成舟,且代郡也确实不是什么膏腴之地、中枢要冲,便也不再多言。
圣意既定,诏书很快拟好,用玺,并由传旨宦官带着相应的印绶、仪仗,快马加鞭,前往广宗前线。
……
广宗汉军大营。
围城仍在继续,但气氛已不似前几日那般紧绷。城内黄巾困兽犹斗,但资源日渐匮乏,突围无望,士气愈发低落。破城,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日,刘备正与关、张、张在帐中商议军务,忽闻营外鼓乐声响,有天使持节而至!
四人不敢怠慢,连忙整肃衣甲,出帐迎接。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在一队禁军护卫下,手持明黄诏书,昂然而立。
“别部司马刘备接旨!”
刘备率众跪伏在地:“臣刘备接旨!”
宦官展开诏书,尖声诵读,先是褒奖卢植及全军将士广宗之功,尤其提到了刘备、关羽、张飞、张珩四人之勇略。随后,话锋一转:
“……咨尔刘备,宗室之胄,忠勇性成,屡立战功,克彰义烈。特晋为代郡都尉,假节,总揽代郡军事,剿除余孽,镇抚边陲。俟广宗事毕,即行赴任,钦此!”
代郡都尉!假节!
假节,意味着在特定范围内(代郡军事)拥有代表皇帝的权力,可斩杀违令军人!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刘备在代郡的权威!
刘备心中剧震,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涌上心头!他深知,这绝非卢植战报之功所能轻易换来,必是三弟张珩之计、简雍在洛阳运作之果!他强压激动,叩首谢恩:“臣刘备,领旨谢恩!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天恩!”
接过那沉甸甸的都尉印绶和象征权力的节杖,刘备感觉手中握着的,是兄弟几人未来的希望,是匡扶汉室的一块坚实基石!
关羽、张飞亦是面露喜色,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张珩站在刘备身后,看着那代表着实权的印绶,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代郡,将是他们积蓄力量,龙腾九天的起点!霸王的武略,终于有了可以真正施展的舞台。
圣旨的内容迅速在军中传开,“刘都尉”的称呼开始取代“刘别部”。全军上下,与有荣焉,士气愈发高昂。所有人都明白,跟随这位主公,前途不再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