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次成功的拜访后,杨小帅去药庐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有时是去还笔记,有时是请教灵草问题,更多时候只是单纯地去坐坐,看柳涵配药。
这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药庐,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同。柳涵坐在长案前,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古籍,秀眉紧蹙,手中的笔久久未落。
师姐?杨小帅轻声唤道。
柳涵抬起头,眼中带着罕见的疲惫:你来了。
杨小帅凑过去一看,只见古籍上写着百毒谱三个古字,翻开的页面上画着一种形状奇特的毒草,旁边标注着七步断肠草。
这是...杨小帅好奇地问。
一种奇毒。柳涵揉了揉眉心,中毒者七步之内必死,至今无解。
杨小帅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厉害?
柳涵指着书上的图解,我研究这种毒三年了,始终找不到解毒之法。其他剧毒都有相克之物,唯独这七步断肠草,似乎无药可解。
杨小帅注意到长案上还放着几个小碟,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药粉,显然柳涵已经尝试过多种配方。
这些是...
失败的解毒方。柳涵语气中带着挫败,不是药效不够,就是会产生新的毒素。
杨小帅还是第一次见到柳涵如此苦恼。在他印象中,这位师姐永远是那么冷静自信,仿佛没有什么医术难题能难倒她。
师姐要不要休息一下?他建议道,说不定换个心情就想通了。
柳涵摇摇头:时间不多了。
什么时间?
柳涵沉默片刻,才低声道:三个月后,医道大会。我答应过师父,要在大会上破解此毒。
杨小帅这才明白柳涵为何如此着急。医道大会是修仙界医者的盛事,能在大会上有所突破,对医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可是师姐,他忍不住说,你这样硬熬也不是办法啊。
柳涵没有回答,只是继续翻看古籍,手指无意识地在书页上摩挲。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脸上,映出眼底淡淡的青黑。
杨小帅看着心疼,悄悄退出药庐,到厨房熬了碗安神汤。当他端着汤回来时,柳涵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连他离开都没注意到。
师姐,喝点汤吧。他把汤碗放在案上。
柳涵这才回过神,看了看汤碗,又看了看杨小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谢谢。
她端起汤碗小口喝着,忽然问:你觉得,医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小帅被问得一愣,挠头想了想:治病救人?
是,也不是。柳涵放下汤碗,治病救人是目的,但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她指着古籍上的毒草图案:有人擅长以毒攻毒,有人擅长温养调理,有人擅长针灸推拿...而我,一直相信万物相生相克,再厉害的毒也一定有解药。
可是这七步断肠草...杨小帅欲言又止。
是啊...柳涵轻叹一声,它似乎在挑战我的道。
这是杨小帅第一次听到柳涵用如此不确定的语气说话。他忽然意识到,这位看似无所不能的师姐,也有她的迷茫和困惑。
师姐,他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我是说如果,真的找不到解药呢?
柳涵沉默良久,才轻声道:那就意味着我的道错了。
这话说得极轻,却让杨小帅心头一震。他终于明白,对柳涵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医术难题,更关系到她一直坚持的信念。
接下来的几天,柳涵明显消瘦了。她把自己关在药庐里,不停地试药、记录、推翻重来。杨小帅每天都会去看她,有时带些点心,有时只是安静地陪在一旁。
师姐,试试这个。这天他带来一壶新泡的凝神花茶,我加了点蜂蜜,应该不会影响药性。
柳涵接过茶杯,忽然问:如果你的剑法始终无法突破,你会怎么办?
杨小帅被问得一愣,想了想说:我会先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方向错了。有时候死磕反而适得其反。
停下来...柳涵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她突然站起身,开始收拾长案上的药材和笔记。
师姐?
你说得对。柳涵的动作很快,我太执着于找到完美的解药,反而忽略了其他可能。
她把所有关于七步断肠草的资料都收进一个木匣,然后推到角落。
先放一放。她说,或许换个时间,会有新的灵感。
杨小帅惊讶地看着她。他没想到柳涵这么快就能想通,这份洒脱让他由衷佩服。
师姐境界真高!他由衷赞叹。
柳涵摇摇头:不是境界高,是你说得对。医道如天道,强求不得。
她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山峦,忽然说:陪我去后山走走吧。
这是柳涵第一次主动邀请他。杨小帅连忙点头:
后山的景色很美,漫山遍野的灵草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柳涵边走边辨认着路边的草药,不时停下来仔细观察。
这是龙胆草,清热解毒。
那是回春藤,活血化瘀。
看,那里有一片忘忧花...
她的语气渐渐轻松,眼中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杨小帅跟在她身后,听着她如数家珍地介绍各种草药,忽然觉得这样的柳涵更加真实可爱。
师姐,他忍不住问,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医?
柳涵采下一朵忘忧花,轻声道:因为不想再有无能为力的感觉。
她顿了顿,继续说:小时候看着亲人受苦,却什么也做不了。那种感觉...很不好。
杨小帅默默点头。他想起在书家庄园,看着书文翰受伤却无能为力时的焦急。虽然情况不同,但那种心情是相通的。
师姐已经很厉害了。他真诚地说,你救了那么多人。
柳涵转头看他,夕阳的余晖在她眼中映出温暖的光:谢谢。
两人一直走到月上中天才返回。分别时,柳涵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明天开始,我教你配制几种常用丹药。她说,大比时或许用得上。
真的?杨小帅喜出望外。
柳涵浅浅一笑,就当是感谢你今天的陪伴。
看着柳涵走进药庐的背影,杨小帅忽然觉得,今天的经历比学会任何丹药都珍贵。
他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柳涵——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神医,而是一个也会迷茫、也会困惑,但始终不曾放弃的求道者。
这样的柳涵,让他更加敬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