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青岚宗,杨小帅的心境已然不同。那瓶沉入溪流的忘尘丹,仿佛也带走了他最后的犹豫与彷徨。如今的每一步,都踏得更加坚定;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明确的目标。
赵清云将他送回小院,临别前意味深长地说:“既然选择了不断尘缘,就要承受这份牵挂带来的重量。好自为之。”
院门在身后合上,杨小帅站在熟悉的庭院中,却觉得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短短几日,青石镇仿佛已经遥远得如同前世的记忆,而这座仙门小院,正在成为他新的世界。
“小帅师弟!”一个欢快的声音打破沉思。杨小帅回头,看见一个圆脸小道童端着食盒站在院门口,“听说你回家啦?怎么样,爹娘都好吗?”
杨小帅认出这是负责送饭的小道童明心,勉强笑笑:“都好。谢谢明心师兄关心。”
明心放下食盒,好奇地打量他:“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是不是舍不得家里啊?我刚来时也这样,晚上偷偷哭鼻子呢!”
杨小帅被他的直爽逗笑了:“那后来怎么好的?”
“后来啊,”明心压低声音,“我发现修炼有意思多了!你看——”他伸出手指,指尖冒出一小簇火苗,“我上个月才学会的控火术!厉害吧?”
杨小帅由衷赞叹:“真厉害!”他想起自己还在摸索《混沌初解》,连最基础的术法都还没学。
明心得意地收回火苗:“等你开始学法术就知道了,可有意思了!对了,陈师叔让你明日去听他讲道,可别迟到啊!”
送走明心,杨小帅打开食盒。今天的饭菜格外丰盛,除了灵米灵蔬,还有一小碗不知名的肉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尝了一口,顿时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
“这就是仙家的伙食啊...”杨小帅感慨着,忽然想起青石镇的家常饭菜,鼻头又是一酸。
饭后,他尝试继续修炼《混沌初解》。不知是不是回家的经历坚定了道心,这次修炼异常顺利。五行灵气如温顺的溪流在经脉中流淌,最后汇入丹田,形成一个小小的气旋。
“成功了!”杨小帅惊喜地睁开眼。按照功法描述,形成气旋就是第一层大成的标志!
他兴奋地跳下床,想要找个人分享喜悦,却发现院中空无一人。这一刻,他忽然感到一丝孤独——在青岚宗,他连个可以说话的朋友都没有。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叩响。
这么晚了会是谁?杨小帅疑惑地打开门,意外地看到赵清云站在门外。
“仙长?您怎么来了?”
赵清云微微一笑:“感知到你突破的气息,特来道贺。”他走进院子,目光落在杨小帅身上,“第一层大成,比预期快了三天。不错。”
杨小帅不好意思地挠头:“侥幸而已...”
“修仙路上没有侥幸。”赵清云正色道,“是你的选择和决心助你突破。”
他在石凳上坐下,取出一个锦囊:“既然你选择了不断尘缘,这些东西或许对你有用。”
杨小帅接过锦囊,里面是三枚玉符和一个小巧的罗盘。
“这是传讯玉符,注入灵力即可与特定之人通讯。我已经在其中一枚中留下了我的神识印记。”赵清云指点道,“这罗盘是子母定位盘,母盘在你父母处,子盘在你这里。通过它,你可以感知到家人的安危。”
杨小帅又惊又喜:“这...太珍贵了!仙长,我...”
赵清云摆摆手:“不必多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好好走下去。记住,尘缘可以是牵绊,也可以是动力。”
他起身欲走,又想起什么:“明日陈师叔讲道,会有不少内门弟子参加。其中可能有...对你不太友善的人。多加小心。”
送走赵清云,杨小帅握着那些宝物,心中暖流涌动。原来仙门并非全然冷漠,也有这样的温情。
第二日清晨,杨小帅早早来到讲道堂。这是一处露天平台,面朝云海,视野极佳。已经有数十名弟子盘坐等候,个个气度不凡。
杨小帅找了个角落坐下,尽量不引人注意。但还是有不少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好奇与审视。
“看,那就是新来的混沌灵根?”
“听说是个乡下小子,走狗屎运了...”
“哼,混沌灵根又怎样?三百年前那个还是宗门叛徒呢...”
窃窃私语声传入耳中,杨小帅装作没听见,心中却暗自警惕。赵清云的提醒果然没错。
这时,几个衣着华贵的少年走进来,为首的正是那日想要强抢灵草的锦衣少年。看到杨小帅,他眼中闪过一丝嫉恨,故意带着同伴在旁边坐下。
“哟,这不是我们的‘天才’师弟吗?”锦衣少年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回家探亲了?怎么没多待几天?哦对了,修仙要断尘缘嘛!”
几个跟班哄笑起来。杨小帅握紧拳头,又慢慢松开。他想起赵清云的嘱咐,决定不予理会。
见他不接茬,锦衣少年觉得无趣,又换了个话题:“听说陈师叔今天要讲《五行基础》。某些人连字都认不全吧?能听懂吗?”
杨小帅终于忍不住回敬:“不劳师兄费心。倒是师兄如此关心我,莫非是修炼遇到瓶颈,想要请教?”
锦衣少年顿时涨红了脸:“你!好个牙尖嘴利的小子!”
眼看冲突就要升级,一个温和的声音插了进来:“陆师弟,道堂之上,休得无礼。”
来人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眉目温和,气质儒雅。锦衣少年见他立刻收敛了许多:“秦师兄...”
青年向杨小帅微笑颔首:“我是秦峰,内门弟子。你就是杨小帅师弟吧?听说你资质非凡,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杨小帅连忙回礼:“秦师兄过奖了,师弟初来乍到,还要向师兄们多多请教。”
秦峰的出现化解了尴尬的气氛。他自然地坐在杨小帅身边,与他闲聊起来,态度亲切又不失分寸。通过交谈,杨小帅了解到秦峰是宗门内有名的天才弟子,年纪轻轻就已筑基成功。
“修炼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秦峰真诚地说,“宗门内竞争激烈,但同门之间更应互相扶持。”
杨小帅感激地点点头。看来仙门之中,也并非都是势利之人。
这时,陈远山飘然而至,讲道正式开始。今天讲的是《五行基础》,正是杨小帅最需要的基础知识。他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之前的疑惑都豁然开朗。
讲到精彩处,陈远山突然提问:“五行相生相克,何为最妙?”
弟子们纷纷作答,有的说“相生为妙”,有的说“相克为要”。陈远山皆不置可否,最后目光落在杨小帅身上:“新来的弟子,你说说看。”
杨小帅福至心灵,脱口而出:“生克平衡为妙!过生则滞,过克则损。犹如天地运转,阴阳调和,方是正道!”
陈远山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说得好!这正是混沌灵根的精髓所在!”
众弟子纷纷侧目,尤其是那个陆姓少年,眼中嫉恨更浓。
讲道结束后,陈远山特意留下杨小帅:“今日回答甚合我意。看来你已经初步领悟了混沌之道的精髓。”
他取出一枚玉简:“这是《五行衍化诀》,与《混沌初解》相辅相成。好生研习,三日后我来考校。”
杨小帅郑重接过玉简:“谢师叔栽培!”
回到小院,杨小帅迫不及待地开始研习新功法。这《五行衍化诀》果然玄妙,能让他更好地掌控五行灵气,与《混沌初解》配合得天衣无缝。
修炼之余,他取出赵清云所赠的罗盘。注入灵力后,罗盘上浮现出两个光点——一个代表他自己,另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应该就是青石镇的父母。
“爹,娘,我一切都好。”他轻声自语,仿佛这样就能把思念传达给远方。
三日后,陈远山如期而至。考校之后,他满意地点头:“进度不错。从明日起,你上午去传功堂学习基础术法,下午来我这里修炼功法。”
杨小帅大喜:“谢师叔!”
传功堂是内门弟子学习术法的地方。第一堂课是御物术,教授的是个严肃的中年师叔。
“御物之术,重在心神合一...”师叔讲解着要领,示范如何用灵力操控物品。
弟子们纷纷尝试。秦峰天赋最高,很快就让一枚铜钱悬浮起来;其他弟子也陆续成功;只有杨小帅和几个新人还在苦苦尝试。
“哈哈,看来我们的‘天才’也有不擅长的地方啊!”陆姓少年故意大声嘲讽。
杨小帅不理他,专心感受灵力流动。忽然,怀中的暖玉微微发热,一股明悟涌上心头。他手指轻点,不仅让铜钱悬浮起来,还让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这是御物术小成!”教授师叔惊讶道,“才第一堂课就...不愧是混沌灵根!”
众弟子哗然。陆姓少年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下课后,秦峰特意过来祝贺:“杨师弟果然天赋异禀!不过...”他压低声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事,还是藏拙为好。”
杨小帅心中一凛,郑重道谢:“谢师兄提醒。”
回到小院,他反思今日的表现。秦峰说得对,锋芒太露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时。
夜幕降临,杨小帅取出传讯玉符,犹豫良久,终于向其中注入灵力。玉符亮起,传来赵清云的声音:“小帅?何事?”
“仙长,我...”杨小帅不知从何说起,“我今天是不是太招摇了?”
赵清云沉默片刻,回道:“仙路崎岖,既有明枪,也需防暗箭。藏锋守拙,亦是智慧。”
结束通讯,杨小帅若有所悟。他取出《五行衍化诀》,继续刻苦修炼。这一次,他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力求每一步都扎实稳健。
月光下,少年身影坚定。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学会了重要的一课:修仙之路,不仅是修炼功法,更是修心养性。
而青石镇的牵挂,将永远是他最柔软,也最坚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