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晨光刚漫过村西的土坡,砂石路的施工地就炸开了锅。二十多个村民拿着锄头、铁锹聚在空地上,李桂香带着几个妇女还煮了玉米粥,用粗瓷碗盛着,热气腾腾地递到大家手里。
陆衍穿着军绿色褂子,腰间系着根麻绳,正给大家分配任务:“强子带几个人平整路基,张大爷您经验足,帮着指挥下,别让锄头挖深了。”
林薇则蹲在地上,用石灰粉画路基线,白线在黄土地上拉得笔直,像给土路装了道“标尺”。“路基要挖半尺深,底下铺一层碎石,再铺砂石,最后用夯土压实。”她一边画一边喊,手里的石灰粉袋快空了,强子赶紧跑过来递上一袋新的:“林姐,您放心,保证按线挖,不差一分!”
可刚挖了没一会儿,问题就来了。强子挖路基时,挖到一块大青石,锄头砸上去“当啷”响,震得他手发麻。“林姐!衍哥!这里有块大石头,挖不动!”强子喊着,几个后生轮流上去砸,石头却纹丝不动。
张大爷凑过来看了看,皱着眉说:“这石头怕是埋得深,要是硬挖,得耽误不少功夫,要不咱们绕开它?”
“绕开的话,路基就弯了,以后拉货的牛车容易跑偏。”林薇摇了摇头,蹲在石头旁观察,“得把石头弄出来,咱们可以先在石头周围挖个坑,再用撬棍把它撬起来。”陆衍立刻去找来几根粗木撬棍,和几个后生一起,在石头周围挖了个半人深的坑,然后把撬棍塞进石头底下,喊着号子使劲撬。
“一、二、三!起!”陆衍的脸憋得通红,军绿色褂子被汗浸湿,终于,石头“轰隆”一声翻了出来,滚到旁边的空地上。大家都松了口气,强子擦着汗说:“衍哥,您这力气真大!要是没有您,这石头还真弄不出来。”
解决了石头的问题,又遇到了新麻烦——铺砂石时,没有合适的工具压实,用脚踩不结实,用锄头砸又容易把砂石砸飞。林薇看着松散的砂石,皱起了眉头:“这样不行,压实度不够,下雨一泡就会塌。”
她突然想起系统昨天奖励的“路面压实工具图纸”,赶紧从布包里掏出纸笔,凭着记忆画了起来:“咱们做个石碾子,用整块青石凿成圆的,中间穿根木轴,两边绑上绳子,几个人拉着碾,比用脚踩结实多了。”
陆衍一看图纸,眼睛亮了:“这主意好!村里老木匠家有块大青石,我现在就去让他帮忙凿!”他转身就往老木匠家跑,强子也跟着去帮忙,没一会儿,老木匠就拿着凿子和锤子来了,对着青石敲敲打打起来。
趁石碾子没做好,林薇让大家先铺碎石层。她教大家把碎石铺得均匀,大的碎石在下,小的在上,这样能增强路基的稳定性。李桂香一边铺碎石一边说:“林丫头,你懂的真多,以前咱们修路,都是随便铺点土,哪像现在这么讲究。”
“讲究点好,路才能用得久。”林薇笑着说,手里的活没停,帮着把跑偏的碎石归位。王翠花也来了,没说话,默默拿起铁锹帮忙铺砂石,林薇看了她一眼,递过去一瓶水:“王婶,歇会儿再干,别累着。”王翠花接过水,小声说了句“谢谢”,头也没抬,手里的活却快了些。
中午,石碾子终于做好了。青石雕成的圆碾子足有两百斤重,中间穿了根硬木轴,两边绑着粗麻绳。陆衍和几个后生拉着碾子,在铺好的砂石上慢慢走,碾子过处,松散的砂石立刻变得平整结实。大家都围过来看,张大爷点头说:“这石碾子真管用,比咱们用脚踩强十倍!”
下午,县建材厂的砂石也送来了,满满五大车,堆在路边像座小山。林薇和陆衍赶紧组织大家卸砂石,强子拉着石碾子来回压实,进度快了不少。夕阳西下时,已经铺好了两百米的砂石路,踩在上面又平又结实,再也不是以前的烂泥路。
收工时,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却没人抱怨。李桂香笑着说:“今天虽然累,但是看着路铺好了,心里高兴!明天我还来,再给大家煮玉米粥!”
林薇和陆衍站在新铺的砂石路上,看着村民们说说笑笑地回家,心里满是踏实。陆衍伸手擦了擦林薇脸上的灰,笑着说:“今天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想的石碾子,进度肯定慢不少。”
林薇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的炊烟:“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修更多的路,让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系统弹出提示:【砂石路施工进度达标(20%),奖励“路基排水槽设计图x1”,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路基。】林薇看着提示,对陆衍说:“明天咱们就挖排水槽,让这条路不仅平整,还能经得起雨水淋。”
月光洒在新铺的砂石路上,泛着淡淡的光。两人手牵手往家走,脚步声在安静的村里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