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白板前,指着“24小时”这个数字:“这24小时,是关键。死者生理时钟停摆的时间点,大致对应他们应该抵达仓库的时间。这意味着什么?”
林峰尝试着分析:“意味着他们在抵达仓库,或者说,在枪击发生前大约24小时,他们的身体……就已经被‘锁定’在某个状态了?枪击,只是在这个‘锁定’状态发生后,才实际夺取了他们的生命?”
“可以这么理解。”陈默点头,“那么,这丢失的、或者说被‘跳过’的24小时里,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生理时钟的停摆?”
探员们开始汇报外围调查的进展。
“报告陈队,张队,”负责调查通讯记录的警员站起来,“我们对五名死者最近一周的通话记录、短信、社交媒体联系进行了交叉比对,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联系人——一个未经实名的网络虚拟号码。这个号码在案发前48小时内,与五名死者均有至少一次通话或信息交互,内容不明,但时间点高度集中。”
“虚拟号码?”张辰追问,“能追查来源吗?”
“技术部门正在尝试,但希望不大,对方使用了多层跳板和加密手段,很专业。”
陈默眼神一凛:“这个虚拟号码,第一次与死者联系的时间点,大概在什么时候?”
“根据目前恢复的记录,大约在案发前50小时左右开始活跃。”
50小时…案发前50小时开始联系,案发前24小时左右生理时钟停摆,案发时死亡。
一条模糊的时间线开始浮现。
“继续追查这个虚拟号码!”张辰下令,“同时,加大对五名死者背景的交集深挖!他们五个人,一定有一条我们还没找到的、隐藏的联系纽带!”
另一路探员汇报了对仓库周边更扩大范围的走访结果。在距离仓库约一点五公里外的一个路口监控探头,捕捉到了一条模糊的影像。时间点是案发当晚,雨势正大的时候,一辆没有挂牌照的旧款黑色面包车,曾在那个路口短暂停留,方向指向仓库区。由于雨大夜暗,车牌和车型细节都无法辨认,更看不到车内人员。
“黑色无牌面包车……”陈默沉吟着,“查一下全市同款车型的登记情况,特别是近期有无报失或异常活动记录。”
“是!”
会议在沉重而紧张的氛围中结束。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案子,已经超出了他们以往处理过的所有凶杀案的范畴。
散会后,陈默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再次来到了法医中心。
虞倩还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图表出神。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脸上带着浓重的疲惫。
“有什么新发现吗?”陈默问。
虞倩摇了摇头,指了指屏幕:“所有的数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没有第二种解释。他们的细胞……在那一刻,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代谢、更新、衰老过程都停止了,但身体机能却维持着一种……虚假的‘正常’,直到枪击真正发生,终结了一切。”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甚至怀疑,在生理时钟停摆之后,到实际枪击发生之前的这24小时里,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活着’的自觉。他们的行动,可能只是某种……预设程序的执行,或者被外力操控下的行尸走肉。”
这个猜测让陈默后背升起一股凉意。
“能找到导致这种停摆的原因吗?药物?辐射?还是某种生物技术?”
“我做了所有常规和部分非常规的毒物、放射物检测,都是阴性。”虞倩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除非是某种我们完全未知的、作用机制极其特殊的物质或能量形式,否则……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查不出来。”
未知物质。未知能量。未知技术。
陈默看着虞倩眼底的青色,知道她这几天几乎不眠不休。“辛苦了,回去休息一下吧。案子要破,但人不能先垮了。”
虞倩勉强笑了笑:“你不也一样?”她看着陈默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有方向了吗?”
陈默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缓缓说道:“时间。所有的异常都指向时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丢失’的24小时,找回来。”
他离开法医中心,没有回支队,而是驱车再次前往那个废弃仓库。
夜色下的仓库比白天更加阴森。警戒线在夜风中飘动,发出细微的声响。陈默没有进去,只是靠在车边,点燃了一支烟。
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明灭。
逆行子弹。停滞的时间。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如果子弹可以逆行,如果时间可以局部停滞……那么,凶手是否并非隐藏在空间的暗处,而是……隐藏在时间的缝隙里?
凶手,可能不是一个“在哪里”的人,而是一个“在何时”的人。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战栗。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林峰的电话。
“林峰,调整调查方向。重点查五名死者在案发前24小时到48小时这段时间内的所有行踪。尤其是,他们是否共同出现在某个特定地点,接触过某个特定的人或物。我要知道,在那段‘关键’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白,陈队!”
挂断电话,陈默将烟头掐灭,目光重新投向那片吞噬了五条生命的黑暗仓库。
他仿佛能看到,在那停滞的24小时里,五个人的生命指针凝固在原地,而致命的子弹,正沿着逆流的时间,悄无声息地,射向他们的未来。
陈默的指令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石头,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新的涟漪。调查重心被强行扭转,从寻找凶手“是谁”、“在哪里”,转向了探寻那诡异丢失的“24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压力无形,却沉重地压在每个人肩头。时间不再是破案的辅助线索,它本身就成了案件最核心的谜团。
探员们被分成若干小组,像梳子一样梳理五名死者生命最后48小时的每一寸轨迹。银行流水、信用卡记录、交通卡数据、手机基站定位信息、沿途可能拍到的监控探头……所有能想到的电子足迹都被调取、交叉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