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的画像,似乎在逐渐清晰,但又充满了矛盾。一个懂技术盗窃的瘦削灵敏者,与一个能平稳悬挂尸体、心思缜密伪造现场的人,形象似乎有些重叠,又有些割裂。
“有没有可能,”陈默看着白板,缓缓说道,“不止一个人?”
老李猛地看向他:“同伙?”
“或者,凶手具备多重身份,或者经历复杂。”陈默的手指点在“熟悉技术”和“对法医知识有了解”这两条上,“一个既懂得破坏报警系统偷药,又懂得如何完美伪造吊死现场的人……”
他的话音未落,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负责排查信息接触范围的年轻刑警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发白。
“头儿,陈哥,”他声音有些干涩,“我们梳理了接警记录和初期报告流转情况,发现……发现案发当天上午,也就是我们初步判定为自杀,但虞法医正式报告还没出来之前,市局内部的一份非密级简报里,简单提到了‘锦绣花园疑似自杀案’,并提到了现场‘无打斗痕迹,符合自缢特征’。”
内部简报……非密级……但流通范围有限。
年轻刑警咽了口唾沫,继续道:“我们核查了这份简报的电子发送记录和纸质传阅范围,除了相关领导和科室,还发现……发现了一份打印件,在案发后第二天,被档案室的一名临时辅助整理人员——王斌,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前整理时,短暂接触过。而根据考勤记录,王斌在案发后第三天,就以家中有事为由请假了,至今联系不上。”
王斌。档案室。临时辅助人员。接触过内部简报。请假。联系不上。
所有的线索,仿佛瞬间找到了一个汇流的出口,猛地指向了这个突然消失的王斌。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再次被抽空。
“查!”老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立刻查这个王斌的所有资料!社会关系!家庭住址!立刻找到他!”
陈默没有说话,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找到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并没有带来丝毫轻松。一个档案室的临时辅助人员,如何能懂得伪造那样完美的自杀现场?如何能联系到邻市的药物盗窃?那些工装纤维、矿物粉尘、特殊鞋油,又与他有何关联?
这个王斌,是凶手?还是……仅仅是另一条线索上的一个环节?甚至是被人故意抛出来的烟雾弹?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完美法医”,似乎早已预料到调查会走到这一步,并且,提前布置好了舞台。
追查王斌的命令迅速化作一道道电波和行动指令,刑侦组像一台骤然加速的机器,轰鸣着运转起来。技术人员尝试定位王斌的手机信号,调查他的银行流水、社交账号;外勤人员分头赶往他的登记住址以及可能藏身的地点。
陈默却站在原地,目光重新落回白板上那个代表房梁的简图,和旁边标注的“完美绳结”四个字上。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找到王斌,或许能解开一部分谜题,但绝不会是终点。那个真正的对手,那个能打出“完美绳结”的人,依然隐藏在更深、更暗的阴影里,冷静地观察着他们的每一步动作。
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王斌的出租屋在城北一片待改造的老旧居民区里,巷道狭窄,电线像蛛网般在头顶交错。当陈默和老李带人赶到时,房东用备用钥匙打开了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一股混杂着霉味、灰尘和某种若有若无化学试剂的气味扑面而来。
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几乎称得上家徒四壁。一张木板床,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一个掉了门的衣柜。地上散落着几个吃空的泡面桶和矿泉水瓶。
技术队的人立刻戴上手套鞋套,开始小心翼翼地勘查。
“头儿,陈哥,你们看这里。”林薇蹲在桌子旁,用手电筒照着桌腿内侧。那里,用透明胶带粘着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黑色物体——一个SIm卡。
“手机呢?”老李环顾四周。
“没找到。看来他走得很匆忙,但还是留下了点东西。”林薇小心地将SIm卡连同胶带一起放入证物袋。
张辰在检查那个破衣柜,他从最底层翻出几件揉成一团的衣服,抖开,是几件深蓝色的工装外套,肘部磨损严重,沾着已经干涸的油漆点和矿物粉尘。
“工装!颜色和椅子上的纤维对得上!”张辰的声音带着兴奋。
陈默却走到床边,弯腰从床底拖出一个半旧的帆布工具包。打开,里面不是常见的扳手钳子,而是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几本卷了边的旧书——《法医学概论》、《现场勘查技术》、《常见毒物与检测》,书页上有很多翻阅留下的折痕和笔记;几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粉末和颗粒物(后被检验确认与椅子腿上的矿物粉尘及待拆迁区域的土壤成分一致);一小罐打开过的、标签被撕掉一半的鞋油,质地细腻,呈深棕色;还有一捆与现场同型号的尼龙绳,以及几双薄如蝉翼的乳胶手套。
工具包里的东西,几乎完美复刻了他们在案件中遇到的谜题。
“妈的……”老李看着这些东西,忍不住骂了一句,“证据链快闭环了。书,粉尘,鞋油,绳子,手套……这小子是在模仿学习怎么犯罪吗?”
陈默没有说话,他的手指拂过那本《法医学概论》的封面,书页间夹着一张便签纸,上面用娟秀(甚至有些女性化)的字体写着一行字:“索沟生活反应是关键,注意区分生前与死后悬挂。”
这字迹,不像一个粗枝大叶的临时工能写出来的。
“查一下这些书的来源,还有这个字迹。”陈默将便签纸递给林薇。
这时,技术队的小吴在桌子抽屉的夹层里,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几张照片。照片的主角是赵明远,有他出入小区的,有他在公司楼下的,甚至有一张是他站在自家阳台上的远距离拍摄。照片拍摄时间跨度超过一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手绘的、极其精细的“锦绣花园”三栋一单元702室户型图,连家具摆放、电源插座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预谋。长期的、精心的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