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春夏之交的午后,花果山巅的水帘洞前,千余只猴子正围着石猴欢宴。
石猴此时已被拥为“美猴王”,坐在一块打磨光滑的白玉石上,身前摆着从山涧采来的紫芝、朱果,身后是垂落如帘的瀑布,水珠溅在青石上,折射出七彩虹光。
群猴有的攀在桃树枝上抛果相戏,有的蹲在水边舀泉痛饮,还有的扯着藤蔓荡秋千,尖叫声、欢笑声震得崖壁嗡嗡作响。
“大王!这山桃比昨日的更甜!”一只老猴捧着个碗大的蜜桃上前,皮毛被果汁染得湿漉漉的。
孙悟空接过桃,张口咬下,桃汁顺着嘴角流到胸前的黄毛上,他却毫不在意,只拍着石桌大笑:“痛快!痛快!想我等在此,不拜天,不跪地,无官无管,岂不是天地间第一等自在?”
群猴齐声附和,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洞顶。正在兴头上,孙悟空忽然停住笑,放下桃核,眉头拧成个疙瘩。
旁边的荡魔尊菩萨所化的通臂猿猴察觉不对,连忙问:“大王为何突然不乐?”
孙悟空指尖敲着石桌,声音低沉下来:“我方才想起,我等今日这般快活,可来日呢?”
一句话让喧闹的场面静了大半。一只长臂猴挠挠头:“来日?来日还在此摘桃饮水,与大王同乐便是!”
“蠢货!”孙悟空猛地站起来,虎皮裙扫落了桌上的果盘,“你我虽不受人间王法管束,可终究是血肉之躯。今日强健,能攀峰越涧;他日老了,筋骨衰了,又该如何?”
群猴面面相觑,有的低下头抠着爪子,有的望着瀑布发怔。
这时,角落里一只毛色灰白的老猴拄着竹杖挪出来,此正是那观世音所化的老猴,它是洞中最年长的,眼睑上长着层白翳,说话时气息都带着颤:“大王说的是……老奴曾见崖下有枯骨,便是前年去寻灵芝时坠崖的猴儿。阴司里有阎王管着,不管是仙是兽,寿数到了,都要被勾去投胎,哪有什么长久快活?”
“阴司?阎王?”孙悟空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他们也敢管我?”
“怎么不敢?”观世音所化的老猴咳了两声,“世间万物,生死都在‘生死簿’上记着,哪怕是天上的星宿,寿终了也要归地府管。我等虽在此逍遥,终究逃不过‘轮回’二字。”
这话像块冰投入滚油,瞬间炸乱了孙悟空的心。他想起昨夜见崖边老树枯了半截,今早见涧水冲走一只淹死的幼猴,原来这些“寻常事”里,藏着最可怕的结局。
他猛地跳到洞外的一块巨石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又抬头看天上流云,忽然觉得这花果山的一切都变得虚浮——瀑布再美,也有干涸之日;桃子再甜,吃再多也填不满寿数的窟窿。
“我不要轮回!”他对着山谷大喊,回声撞在崖壁上,碎成一片慌乱的猴鸣,“我要长生!要永远在此称王,谁也管不着!”
群猴被他的气势惊得跪倒一片,那观世音所化的老猴却抬起头,白翳后的眼睛闪着光:“大王若有此心,倒有一条路——去寻‘佛、仙、神圣’三者。听说他们住在海外仙山,能躲过阎王,与天地同寿。只是那路远得很,要渡汪洋,越千山,不知大王敢去否?”
孙悟空低头看着脚下跪拜的群猴,又望向天边被夕阳染成金红的云海,突然仰天大笑,笑声里再没了半分刚才的忧惧,只剩一股烈气:“我本是天地生养,怕什么远?明日我便造船,去那海外,定要寻到长生之法!”
第二天,孙悟空便指挥着群猴伐木建舟只是这些猴子哪里会这些活计?
还是荡魔尊菩萨所化的通臂猿猴指挥钔猴,伐了花果山上的竹子,然后搓麻为绳,将其建成一个竹筏,并加持法力在上,让其坚固无比。
最后又采来了新鲜的瓜果,放在了竹筏之上,又打了一个保鲜的咒法,最后目送孙悟空划着竹筏向南赡部洲而去。
群猴又回到花果山上玩乐,便不知道已经少了两只猴子。
孙悟空乘坐着竹筏,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海风呼啸,海浪如同一头头暴怒的巨兽,不断冲击着竹筏,试图将其掀翻。但那经通臂猿猴加持法力的竹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却稳如磐石。
孙悟空站在竹筏上,衣袂猎猎作响,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他心中怀揣着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丝毫不为眼前的艰难险阻所动。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竹筏终于抵达了南赡部洲的海岸。
踏上南赡部洲的土地,孙悟空看到的是一幅与花果山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城镇村庄错落有致。人们穿着各异的服饰,或忙碌于田间劳作,或穿梭于市井街巷。
孙悟空好奇地在人群中穿梭,他学着人类的模样行走、观察,然而,人们异样的目光却如芒在背。毕竟,一只毛发旺盛、举止奇特的猴子在人群中实在太过显眼。
为了融入人群,孙悟空开始模仿人类的言行举止。他跟着一位教书先生学习礼仪,跟着街边小贩讨价还价,渐渐地,他学会了人类的语言,也知晓了一些人间的规矩。
但孙悟空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寻找长生之道。他四处打听“佛、仙、神圣”的下落,可人们要么摇头表示不知,要么把他当作疯子,避之不及。
在南赡部洲游历了数年,孙悟空依然毫无头绪。然而,他并未气馁,反而越挫越勇。
荡魔尊菩萨见孙悟空于南赡部洲四处游荡,许久未有头绪,不禁面露忧色,向观世音菩萨说道:“师叔,这猴儿在此徘徊许久,尚无进展,是否还需我等再做指引?”
观世音菩萨微微点头,轻声应道:“善。”
荡魔尊菩萨心中思忖,这猴儿虽求道心切,却在此处迷失方向,若不稍加引导,恐耽误大事,便决定以此法引他前行。
他一挥手,以法力在路旁幻化出一歇脚的茶棚,然后分化出数道灵光,化为一个个喝茶的人,顿时整个茶棚热闹起来。
待孙悟空来到此处,荡魔尊菩萨所化之人便高声谈论说城中有一个智者,知晓许多奇闻轶事。
那孙悟空听在耳中,记在心头,随后四处打探消息。荡魔尊菩萨又一一化为灵光,暗中巧妙指引孙悟空找到了观世音菩萨所化的智者。
几经周折,孙悟空终于找到了智者所在的那座清幽小院。
小院的门半掩着,孙悟空轻轻叩门,不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缓打开门。
观世音菩萨所化的老者目光温和,上下打量了孙悟空一番,问道:“你这猴儿,找我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