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姜子牙,心中始终念着封神这桩大事,片刻未曾忘怀。于是,他赶忙入朝,前去拜见武王。姜子牙恭敬地奏道:“昔日,老臣奉师尊之命,毅然下山,一心辅佐陛下吊民伐罪,此乃顺应天命、应运而兴之举。在这场天地间的大变局中,凡人、仙人皆难逃杀劫。彼时,便已在封神台上立下封神榜。如今,伐纣大业已然大功告成,然而众多人仙的魂魄却漂泊无依。老臣恳请陛下恩准,容我前往昆仑山拜见师尊,求取玉符与金册,以便尽早封众神之品位,使他们皆能各安其位,不再漂泊。”
武王听闻,面露关切之色,说道:“相父多年来劳苦功高,本应尽享太平之福。但这封神一事,确是必须了却的关键之局。相父此去,还望速去速回,切莫在仙岛久留,以免朕日夜盼望。”
姜子牙赶忙回应:“老臣岂敢辜负陛下的圣恩,贪图游山玩水之乐。”言罢,他急忙向武王辞行,匆匆回到相府。回府之后,姜子牙即刻沐浴净身,以示虔诚。而后,他施展土遁之术,身形一闪,径直朝着昆仑山飞驰而去。
不多时,姜子牙借土遁之法来到玉虚宫前。他深知此处乃圣地,不敢擅自闯入,只得在宫外静候。然而,只见白鹤童儿从宫内走出。白鹤童儿一眼瞧见姜子牙,赶忙上前相问:“师叔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姜子牙连忙说道:“劳烦你替我通报一声,我特来拜见老师。”
白鹤童儿领命,转身快步进宫,来到碧游床前,恭敬禀告:“启禀老爷,姜师叔在宫外求见。”
元始圣人微微点头,说道:“让他进来。”
白鹤童儿得令,又匆匆出来,将元始圣人的旨意传达给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小心翼翼地进宫,来到碧游床前,恭恭敬敬地倒身下拜,说道:“弟子姜尚,祝愿老师圣寿无疆!弟子今日上山,专为恳请老师赐予玉符、敕命而来。弟子盼望着能将那些在战争中阵亡的忠臣孝子,以及逢劫的诸位神仙,尽早封以合适的品位,莫让他们的游魂四处飘荡,无所依靠,终日翘首以盼。还望老师大发慈悲,速速施行此事。如此,诸神必定感恩戴德,弟子也不胜感激!”
元始圣人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我已然知晓此事。你且先回,不久之后,便会有符敕送至封神台。你尽快回去准备吧。”姜子牙闻言,叩首谢恩,随后退出玉虚宫,施展土遁返回西岐。
次日,姜子牙入朝参拜武王,将封神一事的来龙去脉详细禀明,说道:“老师自会派人将符敕送来。”
时光飞逝,犹如白驹过隙,不觉间已过去了许多时日。这一日,天空中忽然传来嘹亮的笙簧之音,香烟袅袅升腾,缭绕不绝。但见旌旗招展,黄巾力士与白鹤童子簇拥着缓缓而来。原来是白鹤童子亲自携带符敕降临到相府。
姜子牙赶忙出门迎接,将玉符和金敕毕恭毕敬地供放在香案之上,而后朝着玉虚宫的方向,虔诚谢恩。
之后,姜子牙亲自捧着符敕,带领剩余的阐教三代弟子,再次施展土遁之术,朝着岐山方向而去。只觉一阵清风拂过,转眼间,他们便早早来到了封神台。清福神柏鉴早已在此等候,赶忙上前迎接姜子牙。姜子牙手捧符敕,步入封神台,将符敕端正地供放在台中位置。
封神台上,云雾缭绕,仙光隐隐闪烁。姜子牙手捧符敕,神色肃穆。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三千人马整齐排列,静候封神大典的开始。
紧接着,姜子牙传令武吉与南宫适:“速立八卦纸幡,以镇压方位与干支旗号。”又命二人率领三千人马,依照五方之位,整齐排列。
待诸事安排妥当,姜子牙开始沐浴更衣,以示庄重。他来到金鼎前,虔诚地拈香,而后酌酒献花,围绕着封神台缓缓绕行三圈。拜完诰敕后,姜子牙先命清福神柏鉴在台下听候差遣。
一切准备就绪,姜子牙神色肃穆,开始宣读玉虚宫元始圣人的诰敕: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圣人敕曰:呜呼!仙凡之路,迥然不同,若非厚植根基、修行深厚,岂能轻易相通;神鬼之途,亦有分别,岂是谄媚奸邪之辈所能觊觎窃取。纵有人于岛屿之间服气炼形,苦心修行,然若未曾斩却三尸,终究逃不过五百年后的劫数;即便有人能在玄关之处抱真守一,但若未能超脱阳神,亦难以赶赴三千瑶池之约。
故而,尔等虽听闻至高之道,却尚未证得菩提之果。虽有心自我修持,然贪痴之念未脱;虽身躯已入圣境,可嗔怒之心难除。日积月累,往日之罪过逐渐累积,劫运亦接踵而至。或托生于凡躯而尽忠报国,或因嗔怒而自招灾祸。生死轮回,循环不止;业冤相逐,报应无休。
吾心甚为怜悯!怜尔等身经锋刃之苦,每日沉沦于苦海之中;心虽忠诚不二,却每每漂泊无依。特命姜尚,依据劫运之轻重,遵循资品之高下,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别执掌各司,按布于周天之上,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祸福皆由尔等施行,生死从今得以超脱,有功之日,循序升迁。尔等务必恪守宏大规条,切勿肆意妄为,以免自招罪过,留下悔恨。当永膺宝箓,常握权柄。故兹以此敕命,尔等当恭敬领受!”
姜子牙宣读完敕书,将符箓端正供于案桌之上。随即,他披挂整齐,身着厚重甲胄,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握打神鞭,威风凛凛立于中央,大声呼喊道:“柏鉴,可将封神榜张挂于台下。诸神皆应按照顺序依次前来,不得僭越,以免自取其咎。”
柏鉴领了法旨,迅速将封神榜张挂在台下。刹那间,无数在这场量劫之下陨落的忠臣良将、仙家修士的魂魄纷纷显现。那些截教修士见到姜子牙以及他身后的阐教三代弟子,眼中无不燃起愤怒的火焰,怒目而视。然而,他们忌惮姜子牙手中那威力巨大的打神鞭,终究不敢贸然向前。
封神榜榜首之上,赫然写着柏鉴之名。柏鉴一眼瞧见自己的名字,赶忙手执引魂幡,匆匆进入封神坛内,跪在坛下,静静听候宣读元始圣人的封诰。
姜子牙高声命令柏鉴:“引黄天化上台听封。”不多时,清福神手持幡旗,引领着黄天化来到封神台下。黄天化神色庄重,跪地聆听敕命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