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西行的漫漫旅途中,徐隐元与那后世于西游传说里声名远扬的独角兕大王,情义日笃。徐隐元常常悉心为青牛寻觅鲜嫩的青草,而青牛最为钟情的,便是那悉心烹制的鸡蛋拌黄豆。
这青牛绝非寻常之辈,它追随太上圣人的善尸太上老君于天庭坐镇,平日里与众多仙神的坐骑和童子频繁往来,故而对天庭内外的小道消息了如指掌。它时常以神识与徐隐元畅快交流,分享着那些鲜为人知的隐秘之事,为这单调的旅途增添了诸多趣味。
一路向西,他们途经峨眉山,而后抵达青城山。但见青城山山道间弥漫着盎然道意,山水灵秀,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
太上圣人凝视此地,不禁畅快地长笑一声,赞道:“好山,好山啊!此山理当成为我道家门庭!”言罢,便吩咐徐隐元牵着青牛登上青城山。
太上圣人在山上寻得一处平坦的山顶,太上圣人悠然坐于山顶的巨石之上,准备在此为青城山的万千众生传法授道。
不多时,圣人于青城山传道的消息,便如春风拂过大地般,迅速传遍了整座青城山。众多人类与精怪听闻此讯,纷纷怀着敬畏之心慕名而来。他们恭恭敬敬地静坐在山上,全神贯注,满心期待着聆听圣人的教诲。
太上圣人见众人齐聚,微微颔首,旋即声如洪钟,缓缓开口道:“但凡欲踏入仙道者,需以自身之躯为丹炉,炼精化气乃是根基所在。所谓精,即先天之元炁,潜藏于脏腑之中,需以意念引导,使其化为真气,流转于周身脉络。而后炼气化神,将真气凝练升华,化为神念,使之通达天地。再经炼神还虚之境,令神念与太虚融为一体,方可证得散仙之位……”
鉴于青城山的生灵大多为凡俗之辈,即便偶有具备修为者,也不过是凭借本能行事,太上圣人便从最为基础的内容开始讲起,一直讲到散仙境界方才停下。
虽说徐隐元此时已然修至金仙之境,且早在洪荒未破之时,其起步修为便是散仙,但聆听了此番讲道后,他对道的感悟愈发深邃。
太上圣人这一讲道,便是七七四十九天。待时间一到,圣人缓缓停下讲授,目光最后落在面前两位道缘深厚的童子身上。
这两名童子乃是由金、银之气幻化而成,虽一副童子模样,但额头分别长着一根金色与银色的独角。徐隐元瞧见他们的模样,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后世大名鼎鼎的太上老君的金银童子。
果不其然,太上圣人见这两个童子与自己颇有缘分,便和声问道:“你们可愿意随吾,做个烧火的童子?”
金、银童子听闻竟有这般难得的机缘,眼中顿时满是惊喜之色,毫不犹豫地当即拜倒在地,恭敬说道:“多谢圣人垂怜,我等兄弟愿意追随!”
太上圣人微微点头,随即挥动衣袖,两道熠熠生辉的仙光自袖间飞出,稳稳加持在两名童子身上。
两名童子顺着仙光一路飞升,径直朝着天庭而去,最终来到兜率宫。太上老君作为圣人善尸,无需多言,便已洞悉其中缘由,于是欣然收下这两个童子,并赐予他们金角童子、银角童子的名号。
太上圣人送走两名童子后,轻轻挥手,遣散了前来听道的生灵,而后继续踏上西行之路。原地的生灵为了感恩太上圣人的传道之恩,特意在青城山上精心修建了老君阁,以此来永远纪念太上圣人。
后世,张道陵更是在青城山创立了五斗米教,自那以后,青城山便被尊奉为道教发源地。
继续西行,越过两界山,他们便正式踏入西牛贺洲地界。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令人触目惊心:西牛贺洲不见灵山应有的祥瑞祥云,唯有铅灰色的瘴气如死水一般凝滞在半空。
山峦扭曲得如同恶鬼的筋骨,嶙峋狰狞,崖壁上渗出暗紫色的汁液,浓稠似血,缓缓滴落在枯木上,刹那间燃起幽蓝的鬼火。鬼火摇曳不定,散发着诡异的光芒。
河流改道,竟变成了血红色的腐沼,腐臭之气扑鼻而来。水面上漂浮着累累白骨与残破的经卷,无数睁着双眼的死鱼翻着肚皮,它们的瞳孔中仿佛还凝着未散的贪念,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冤屈。狂风席卷过旷野时,总能听见似哭似笑的呢喃声,那是被妖怪啃食的冤魂在瘴气中挣扎。
这片土地,早已被贪嗔痴的毒汁深深浸透,就连草木都生着尖利的倒刺,仿佛要将路过的生灵刮下一层血肉。
一路走来,西牛贺洲尽显穷山恶水之态,市井凡人魔性尽显,官吏僧道堕落不堪,妖魔横行无忌,魔道俨然已成了这里的“人道”,当真是人间恶土。
进入西牛贺洲后,太上圣人便不再讲道,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西方佛教的准提圣人与接引圣人,在太上圣人踏入西牛贺洲的瞬间,便敏锐地洞悉了他的意图。
接引圣人望向太上圣人,不禁长叹一声,感慨道:“天意如此,强求不得啊!”
准提圣人在一旁,看看须弥山上的佛家净土,又瞧瞧西牛贺洲的惨状,最后无奈地说道:“暂且让他这一局吧,不过日后总有找回的时候!”
这一日,徐隐元牵着青牛来到一个名为迦毗罗卫国的地方。
太上圣人凝视着国都的方向,不禁又叹了口气,而后转头对着风火蒲团,轻声问道:“多宝,你可心甘情愿?”
这时,风火蒲团里传出多宝略带犹豫的声音:“请问师伯,我此去之后,日后还能否回归截教?”
太上圣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此次量劫,乃是天地间气运流转的关键节点。佛门气运如日中天,大兴之势难以阻挡,而玄门气运却逐渐式微。我转生成人,成立道教,本欲与佛教一争高下,以挽玄门气运。”
“然而天数如此,佛教昌盛似是命中注定。但我与你二师伯、你师尊商议之后,决定让你破门而出,投身佛教,成立大乘佛教,分化佛门气运。”
“此乃为玄门争取一线生机的关键之举,你需担当此重任。若非遭遇大劫,难以改换门庭。但你此去是为了分割佛门气运,也算是为我玄门做出牺牲。”
一道流光自风火蒲团中疾飞而出,此人正是截教大弟子、通天圣人的亲传弟子多宝。
多宝刚一现身,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伏地,额头紧贴地面,面露痛苦之色,哀求道:“师伯,弟子实在不想入佛门,还望圣人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