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下了山,径直来到庄院,这儿倒也是个好地方,看那:小桥连通着潺潺活水,茅舍依偎着郁郁青山。
村犬在篱笆边汪汪叫着,似在迎接着远方来客,隐士悠然自在地往来其间,透着一股闲适安然。
不多时,大圣来到门首,只见一个老道人盘坐在绿茵之上,大圣放下瓦钵,上前恭敬地打了个问讯,那道人欠身还礼道:“从何处来呀?到这小庵有何事要办?”
孙悟空道:“贫僧乃是东土大唐钦差前往西天取经之人。只因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之水,如今腹疼肿胀,痛苦不堪。向当地人打听,说是结成了胎气,无药可治。
听闻解阳山破儿洞有落胎泉,能消解胎气,所以特来拜见如意真仙,求些泉水,搭救我师父,还请老道教我如何前往。”
那道人笑道:“这儿便是破儿洞,如今改成聚仙庵了。我可不是旁人,正是如意真仙老爷的大徒弟。你叫什么名字?我好进去给你通报。”
孙悟空道:“我是唐三藏法师的大徒弟,贱名孙悟空。”
那道人又问:“你的花红酒礼都在何处呢?”
孙悟空道:“我只是个过路的挂搭僧,没来得及置办这些。”
道人笑道:“你可真糊涂呀!我老师父护住这山泉,向来不会白白送人。你回去把礼办来,我再给你通报,不然就请回吧,别想取到水!”
孙悟空道:“人情比圣旨还大呢,你去通报时就说我老孙的名字,他肯定会给个面子,说不定连井都送给我了。”
那道人听了这话,只好进去通报,只见那真仙正在抚琴,等他琴音结束,才说道:“师父,外面有个和尚,自称是唐三藏大徒弟孙悟空,想求些落胎泉水,救他师父。”
那真仙不听则已,一听说是孙悟空的名字,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急忙起身,下了琴床,脱下素服,换上道衣,抄起一把如意钩子,跳出庵门,大声喝道:“孙悟空在哪儿?”
孙悟空转头,瞧见那真仙的打扮:头戴星冠,璀璨夺目,光彩艳丽,身穿金缕法衣,鲜艳似火,红得夺目。
足下云鞋绣满锦绣,精致无比,腰间宝带缠绕,玲珑剔透。一双纳锦凌波袜,半露的裙襕闪烁着绣绒,尽显华丽。
手拿如意金钩子,杆长锐利,恰似蟒龙般威风凛凛。凤眼明亮,闪烁着寒光,眉毛竖起,透着一股凶气,钢牙尖利,嘴唇翻红,令人胆寒。
额下胡须飘如烈火,仿佛燃烧的火焰,鬓边赤发短而蓬松,更添几分狰狞。模样凶恶好似温元帅,只是衣冠有所不同。
孙悟空见了,合掌行礼道:“贫僧便是孙悟空。”
那真仙冷笑道:“你当真就是孙悟空,还是假冒的?”
孙悟空道:“真仙这说的什么话,常言道,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悟空,怎会有假托之名?”
真仙道:“你可认得我?”
孙悟空道:“我自从皈依佛门,一心向佛,这一路上登山涉水,与幼时的朋友都疏远了,还没来得及拜访,所以不太认识尊颜。刚才向子母河西边的人家打听,得知真仙乃是如意真仙,所以才知晓。”
那真仙道:“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道,你来找我作甚?”
孙悟空道:“因为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水,腹疼成胎,特来仙府,求一碗落胎泉水,解救师父的危难。”
那真仙怒目圆睁道:“你师父可是唐三藏?”
孙悟空道:“正是,正是。”
真仙咬牙切齿地恨道:“你们可曾遇到过一个圣婴大王?”
孙悟空道:“那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妖怪的绰号,真仙问他作甚?”
真仙道:“他是我的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些日子家兄有信来告诉我,说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狡猾无赖,把他害了。我正愁没处找你报仇,你倒自己送上门来,还想要水?”
孙悟空陪着笑脸道:“真仙误会了,你兄长也曾与我称兄道弟,小时候我们还结拜为七弟兄呢。只是不知真仙府上何处,一直没能前来拜望。
如今你侄儿得了好去处,现在跟着观音菩萨,做了善财童子,那可是无上的福分,我们都比不上他,你怎么反倒怪我呢?”
真仙喝道:“你这泼猢狲!还敢花言巧语!我舍侄是自在为王好,还是给人当奴才好?休得无礼!吃我这一钩!”
大圣忙用铁棒架住道:“真仙先别说打打杀杀的话,先给些泉水救救急吧。”
那真仙骂道:“你这泼猢狲!不知死活!要是你能在三合之内敌得过我,就给你水;要是敌不过,就把你剁成肉酱,好给我侄子报仇。”
大圣也骂道:“你这不知好歹的孽障!既然要打,就放马过来接我一棍!”
那真仙挥起如意钩,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
二人在聚仙庵前好一场厮杀,圣僧误食成胎水,孙悟空前来寻真仙。哪晓得真仙本是妖怪,仗着强横护住落胎泉。
等两人一见面,说起仇隙,争论起来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满心苦恼,一个因师父性命来求水,一个为侄子身亡不给泉。如意钩厉害如蝎毒,金箍棒凶狠似龙怒。对着胸口猛刺,脚下斜钩施展奇妙。
阴手棍打下去,受伤不轻,过肩钩起来,如同近身鞭笞。锁腰一棍,似鹰抓雀,压顶三钩,像蜋捕蝉。来来往往,争斗胜负难分,反反复复来来往往,争斗胜负难分,反反复复,打了好几个回合。
钩与棒你来我往,难分前后,一时之间,竟看不出谁输谁赢。那真仙与大圣战了十几回合,渐渐敌不过大圣。
这大圣越战越勇,一条金箍棒如滚滚流星,对着那真仙的头一阵乱打,真仙体力不支,败下阵来,倒拖着如意钩,往山上逃去。
大圣也不去追赶他,转身来到庵内找水,可那道人早已把庵门关上了。
大圣手持瓦钵,匆匆疾行至庵门跟前。此刻,他心急如焚,救师心切,运足全身力气,朝着庵门猛地一脚踹去。
只听得“哐当”一声巨响,恰似晴天霹雳,庵门瞬间四分五裂,木屑横飞。大圣身形如电,一闪而入,恰似猛虎入林,气势汹汹。
那道人正趴在井栏之上,全神贯注地盯着井口,冷不防被大圣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大喝,仿佛遭了雷击一般,浑身猛地一颤,差点没一头栽进井里。
大圣双目圆睁,怒目而视,恰似铜铃般的眼中喷射出怒火,高高举起金箍棒,便要朝着道人狠狠打去。
真仙惊恐万状,面色如土,转身便往后夺命逃窜,那狼狈的模样,好似丧家之犬。
大圣这才寻出吊桶,正欲打水。
孰料,那真仙竟又气势汹汹地折返回来,手中如意钩子舞得虎虎生风,带着凌厉的风声,猛地朝大圣钩来。
大圣躲避不及,只觉脚踝处一阵剧痛,被钩子死死钩住,“扑通”一声,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嘴啃泥,尘土飞扬。
大圣迅速从地上爬起,怒发冲冠,气得七窍生烟,挥舞着铁棒,如狂风骤雨般朝着道人狠狠打去。真仙却身形一闪,灵活地躲在一旁,紧紧握着钩子,嚣张地叫嚷道:“看你还怎么取得我的水去!”
大圣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你这孽障,有胆就上来!上来!看我不把你打得魂飞魄散,让你粉身碎骨!”
那真仙却好似缩头乌龟,并不敢上前迎战,只是一味地在旁阻拦,铁了心不许大圣打水。
大圣见他如此无赖,心中焦急万分,却一时无计可施。突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只见大圣左手如疾风骤雨般轮着铁棒,护住周身,右手则迅速抄起吊桶,将索子“突鲁鲁”地飞速放下井去。那道人见状,又急忙挥舞钩子扑来。
大圣一只手既要抵挡铁棒,又要兼顾吊桶,实在是难以两全,结果又被他一钩钩住脚,身子猛地一歪,连带着井索一同“噗通”一声,重重地跌下井去。
大圣在井中愤怒地怒骂道:“这厮实在是无礼至极,卑鄙下流!”说罢,他奋力挣扎着爬起来,双手高高轮起金箍棒,朝着井口没头没脸地一阵猛打。
那真仙见状,依旧不敢迎敌,转身又像只受惊的兔子,逃得无影无踪。
大圣一心想要取水,奈何此刻没了吊桶,又忌惮那道人再来钩扯,心中暗暗思量:“看来得去叫个帮手来才行!”
好大圣,当即便拨转云头,恰似一道金色的闪电,径直奔至村舍门首,扯开嗓子大声呼喊:“沙和尚!”
此时,屋里唐三藏正捂着肚子,忍痛呻吟,那痛苦的模样,仿佛万箭穿心;猪猪八戒也哼哼唧唧,叫个不停,声音中满是难受与无奈。
二人听到大圣的叫唤,顿时面露欢喜之色,齐声说道:“沙僧啊,悟空来也。”
沙僧赶忙快步出门迎接,急切地问道:“大哥,取水来了?”
大圣走进屋内,将方才在庵中的遭遇,原原本本地详细告知了唐三藏。
唐三藏听后,忍不住潸然泪下,泪水顺着脸颊滚滚而下,忧心忡忡地说道:“徒弟啊,似此情形,这可如何是好?难道为师今日真要在此断送性命?”
大圣沉思片刻,说道:“我来叫沙兄弟与我一同前去,到那庵边,我与那厮展开激斗,沙师弟你便趁机取水来救师父。”
唐三藏面露难色,说道:“你们两个没病的都去了,却丢下我和猪八戒这两个有病的,又叫谁来服侍我们呢?这万一有个闪失……”
这时,一旁的老婆婆赶忙说道:“老罗汉只管放心,不须担忧,即便没有你徒弟在,我家自然会悉心看顾伏侍你们。
你们早间刚到时,我们便着实心生爱怜之意。方才见这位菩萨云来雾去,神通广大,才知你们皆是罗汉菩萨。我家决然不敢再伤害你们。”
孙悟空听了,“咄”的一声,大声喝道:“汝等女流之辈,谁敢伤我师父?若有半分歹意,休怪老孙铁棒无情!”
老婆子微笑着说道:“爷爷呀,还是你们福泽深厚,有幸来到我家!若是到了别家,你们恐怕就难以全身而退了!”
猪八戒好奇地哼哼道:“难以全身而退,这是怎么个说法?婆婆您快给俺老猪讲讲。”
婆婆解释道:“我一家儿四五口,皆是上了些年纪的人,早已将那风月之事抛却脑后,故而才不肯伤害你们。若还到了别家,老少众多,那些年轻之人,哪个肯轻易放过你们!必定要与你们交合。倘若你们不从,便要加害你们性命,还会把你们身上的肉割了去,做成香袋儿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