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号”与星际驿站的对接通道缓缓开启,金属舱门滑开时发出低沉的嗡鸣,带着宇宙真空残留的冷意。
林野率先迈步踏入通道,银色的作战靴踩在防滑甲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抬手按了按太阳穴,零号芯片的灼热感仍未褪去,那股与织网者飞船产生的共鸣,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他走向未知的答案。
李默紧随其后,怀里抱着便携式数据终端,指尖始终在屏幕上滑动,快速记录着通道内的能量波动。
夜鹰则走在最后,腰间的电磁枪处于半激活状态,警惕的目光扫过通道两侧的监控探头——尽管泽洛斯已经确认驿站内暂无危险,但面对一个百万年前的古老文明,任何谨慎都不为过。
通道尽头的舱门打开,一股柔和的蓝色光晕扑面而来。不同于星际驿站本身的冷白灯光,这道光带着奇异的温润感,像是流动的液态能量,在控制中心的空间里缓缓弥散。
整个控制中心此刻已被这道光笼罩,原本闪烁的仪器屏幕全部熄灭,只剩下中央那道由光束凝聚而成的全息影像,悬浮在控制台正上方。
那就是织网者的使者。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更像是由无数细碎的金色光点汇聚而成的轮廓——没有固定的形态,光点时而舒展如星云,时而收缩似星核,每一次流转都带着难以言喻的韵律,仿佛蕴含着宇宙运行的某种法则。
当三人走进控制中心时,那些光点突然凝聚,形成一个近似人形的轮廓,尽管依旧透明,却能清晰感受到它的“注视”。
“你们来了,新的织网者候选者。”
没有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那道话语直接在三人的脑海中响起,温和却带着穿透时空的厚重感,像是从百万年前的星空中传来的回响。
李默猛地停下脚步,数据终端险些从手中滑落——这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沟通方式,远超当前任何文明的技术水平。
夜鹰的手不自觉地按在枪柄上,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却在接触到使者柔和的光点时,悄然放松了些许。
林野则上前一步,目光直视着那道光影,语气沉稳:“感谢你们的出现。但我们更想知道,百万年前的织网者文明,为何会突然沉睡?又为何会选择在此时出现,关注我们的‘宇宙织网计划’?”
使者的光点微微闪烁,像是在组织语言。
片刻后,更多的光点从控制中心的各个角落汇聚而来,在它身后形成一幅流动的全息星图——那是百万年前的宇宙格局,无数明亮的节点串联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覆盖了半个宇宙的星域。但很快,星图上的节点开始无序闪烁,一道道黑色的能量风暴从网络中心爆发,瞬间吞噬了大片星域,原本璀璨的网络如同破碎的蛛网,迅速瓦解。
“百万年前,我们的文明以‘连接宇宙’为使命,构建了覆盖半个宇宙的星际网络。”使者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哀伤,“但我们低估了文明间的差异与欲望,过度扩张的网络引发了能量失衡,最终催生了宇宙级的能量风暴。那场风暴摧毁了我们半数的母星,也让网络彻底失控——为了避免风暴扩散,我们只能选择让整个文明陷入沉睡,以自身的能量压制失控的节点,直到宇宙的能量重新归于平衡。”
光影中的星图渐渐淡去,使者的轮廓重新稳定下来:“沉睡的百万年间,我们的意识始终与宇宙网络的残片相连,感知着每一个新生的文明,每一次试图重构连接的尝试。直到最近,我们感知到阿尔法星周边的能量波动——你们以和平为基石,联合不同文明构建新的网络,这种理念,与我们最初的愿景不谋而合。”
林野的心头豁然开朗。原来这场相遇并非偶然,而是跨越百万年的理念共鸣。
他微微颔首:“所以,你们口中的‘验证资格’,本质上是想确认,我们不会重蹈你们的覆辙?”
“是,也不是。”使者的光点流转得更快,“验证的不仅是理念,更是能力。当年我们因技术缺陷与经验不足失败,而你们——拥有零号芯片带来的星核能量,拥有不同文明的技术融合,更拥有在战争中坚守和平的决心。但这还不够,你们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掌控星际网络的核心,应对隐藏在宇宙深处的危机。”
话音未落,控制中心的地面突然亮起一道环形纹路,纹路中投射出一张更为复杂的星图。
星图的边缘区域,一个被紫色迷雾笼罩的星系格外醒目,星系中心标注着一个闪烁的红色节点,节点周围的能量波纹呈现出剧烈的紊乱状态。
“这是‘迷雾星系’,距离阿尔法星一百万光年。”使者的声音变得严肃,“那里存在一个我们文明遗留的远古星际节点。百万年前的能量风暴中,这个节点的核心受损,能量持续泄露。如今,它的不稳定性已经达到临界值,一旦爆炸,释放的能量会波及周边三个星系,摧毁所有生命痕迹。”
李默立刻将星图数据导入终端,屏幕上瞬间弹出一串刺眼的参数:“迷雾星系的星际尘埃浓度高达97%,会完全屏蔽常规导航信号;节点核心的能量频率是泽塔星系现有技术的三倍,且波动周期毫无规律,修复时极有可能引发能量反噬。”他抬头看向林野,眼神里带着担忧,“这个任务的风险太高了。”
夜鹰也皱起眉头:“我们对远古节点的结构一无所知,仅凭织网者提供的资料,未必能应对突发状况。而且一百万光年的距离,往返至少需要两个月,中途一旦出现意外,连支援都无法及时抵达。”
林野没有立刻回应,目光紧紧盯着星图上的迷雾星系。他能感受到零号芯片在此时的微弱震颤,仿佛在呼应那个远古节点的能量。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织网者的考验,更是“宇宙织网计划”必须跨越的门槛——如果连一个遗留的远古节点都无法修复,又何谈构建覆盖多星系的和平网络?
“我们接受考验。”林野的声音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但请告诉我们,修复这个节点,需要哪些关键技术?仅凭我们现有的知识,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
使者的光点似乎微微上扬,像是露出了认可的神情。“你们的勇气与决断,已经通过了第一重验证。”它说着,一道金色的数据流从光点中飞出,如同一条闪烁的光带,精准地接入“开拓者号”的主服务器,“这是修复节点的核心算法,包含远古节点的结构解析、能量平衡公式,以及应对能量泄露的应急方案。这些技术,是我们文明用失败换来的经验,现在,交给你们。”
数据流传输完毕,控制中心的蓝色光晕渐渐淡去,仪器屏幕重新亮起,恢复了正常运作。
使者的轮廓开始变得透明,像是即将消散:“当你们修复节点的那一刻,我们会再次出现。记住,节点的核心不仅是能量枢纽,更是宇宙网络的‘记忆载体’——它承载着我们文明的过往,也将见证你们的未来。”
话音落下,使者的光点彻底融入空气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控制中心内只剩下三人,以及屏幕上那幅标注着迷雾星系的星图,还有服务器里刚刚接收的、来自百万年前的古老技术。
林野深吸一口气,转身看向李默和夜鹰:“时间紧迫,我们立刻返回‘开拓者号’,组建修复小队。”
“队长,陆川那边……”夜鹰开口问道。
“通知陆川,让他立刻召回在外执行任务的精英队员,三十分钟后在主舰会议室集合。”林野的脚步不停,朝着对接通道走去,“另外,让后勤部门准备充足的能量补给和修复设备,尤其是抗干扰的导航模块和能量护盾增强装置,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装载。”
“是!”李默和夜鹰齐声应道,快步跟上林野的脚步。
返回“开拓者号”的途中,林野站在穿梭机的舷窗边,望着远处悬浮的星际驿站和那片早已空无一人的星空。
织网者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知道,这场前往迷雾星系的旅程,注定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他更清楚,这是他们走向更广阔宇宙的必经之路。
三十分钟后,“开拓者号”主舰会议室。
陆川带着五名精英队员准时抵达,当林野将织网者的存在、迷雾星系的任务和盘托出时,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陆川率先站起身,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百万年前的文明考验?这可比跟掠夺派周旋刺激多了!队长,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其他队员也纷纷点头,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李默推了推眼镜,调出修复算法的核心数据:“我已经初步解析了算法,需要搭建一个临时的能量模拟平台,在出发前进行三次模拟修复,确保成功率。”
夜鹰则打开物资清单:“后勤部门已经在准备设备,但抗干扰导航模块的库存不足,需要联系岩石星系的工程队紧急调配,预计一小时内可以送达。”
林野看着眼前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那么,‘节点修复小队’正式成立。我担任队长,负责整体指挥;陆川带领战斗组,负责应对途中的未知威胁和节点周边的安保;李默带领技术组,负责算法解析和修复操作;夜鹰带领后勤组,保障物资供应和医疗支援。”
“目标——迷雾星系,修复远古节点,通过织网者的验证!”
“是!”众人齐声应答,声音震耳欲聋。
两小时后,阿尔法星轨道上,“开拓者号”的引擎缓缓启动,蓝色的等离子尾焰划破星空。星际驿站的对接端口为它亮起送行的灯光,来自各个文明的监测站都在关注着这艘驶向百万光年外的飞船。
飞船逐渐加速,突破光速的瞬间,舷窗外的星辰化作一道道流光,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林野站在主控舱内,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坐标,指尖轻轻触碰着零号芯片的位置。
迷雾星系的紫色尘埃、远古节点的蓝色能量、织网者的百万年等待……无数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
他知道,这场旅程不仅关乎“宇宙织网计划”的未来,更关乎人类与所有星际文明在宇宙中的立足之地。
而他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