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启元年,摄政王府。
摄政王妃许星楹被两个铠甲士兵押着,摄政王程志远一步步走近,将一杯毒酒强硬灌进她的口中。
“许星楹,莫怪本王心狠,要怪就怪你看到不该看的……”
他身后的纱帐里,一个美人身穿蝉翼纱,半卧在榻上,正嘴角含笑地看着这一切。
许星楹来不及说什么,毒药便穿肠而过,她只觉眼前开始模糊,烧心灼肺,头脑混沌间,便没了意识。
再醒来时,许星楹发现自己身处刘府花厅之中。
生母向氏一边喝茶,一边用眼神打量她,慢悠悠道:
“不是母亲偏心,是宫里的贵妃娘娘看中了芙儿的端庄知礼,才会下旨赐婚我们刘家女与永昌小侯爷。永昌侯府是高门大户,规矩甚多,芙儿自小养在我的膝下,自是端庄知礼,只有她才能胜任侯府主母。”
“你从小养在乡野,不识礼数,程家人口简单,没有那么多规矩,嫁到程家,也是保你一生的自由自在。再说了,程家是耕读世家,那程家公子饱读诗书,今年就要下场科举,前程大好,也不算辱没了你。”
“侯府高门大户里的苦,就让你姐姐去替你吃,我和你父亲只希望你一生自由无虞。”
哦,原来她竟是重生回到了出嫁之前。
许星楹再次听到向氏这番满含慈母情怀的话语,抬头瞥见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嫌弃,不由得心中一冷。
句句说是为她许星楹好,却事事偏着刘雪芙。
那个占了她位置锦衣玉食十六年的,奶娘之女。
经历前世,若是她还看不清向氏这张虚伪的慈母面孔,那她许星楹岂不是白白重来一世?
十六岁以前,许星楹不过是一个农家小女,自由自在地活在乡野间,爹疼娘爱,如珍似宝,不知愁滋味。
可就在几日前,刘家突然间差人找上门,说她是刘家流落在外的女儿,刘家祖母病重,临终前想见亲孙女一面。
许星楹震惊之下,再三追问爹娘,才知道她竟然真不是爹娘亲生的,是他们在河边捡来的。
跟随刘家仆从婆子回府后,许星楹才知道,刘家祖母病重是个借口,刘府不是无缘无故寻她回来的。
寻她回来,只是因为,有一桩婚事要落在她头上。
原来早年间,程家祖父舍命救下了刘家祖父。
彼时,双方儿媳都已经身怀六甲,刘家祖父为了报恩,便许诺,若两个孩儿是一男一女,便定下婚约,日后结为夫妻。
程家于刘家有救命大恩,婚约不能毁,否则,刘家多年清誉就将毁于一旦。
可程家家徒四壁,刘家夫妇舍不得娇娇女刘雪芙嫁过去受苦。
再者,贵妃娘娘已经给刘家女和永昌侯世子赐了婚,永昌侯府高门大户,刘家岂能错过?
可刘家适龄未嫁的女儿,只有刘雪芙一人。
一女不能嫁两家,这可愁坏了刘家夫妇。
巧的是,这时,刘雪芙的奶娘何氏突然跪下,痛哭着直陈往事。
“当年夫人去礼佛途中生下小姐,那时候正值京郊匪乱,是奴婢抱着小姐逃走的。奴婢走散了,逃了很久,又冷又饿,晕倒在路旁,醒来发现小姐不见了,担心老爷夫人责怪,只好把自己一个月大的女儿当成小姐,带回府里……”
刘家夫妇一听,不仅全无对亲生女儿流落在外十多年的心疼,反而抚掌大笑,喜上眉梢,暗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马上让人去查,果真不出两月,就在乡下找到了亲生女儿许星楹。
可亲生女儿再好,也是在乡野长大,又怎么好得过养在身边十几年的养女呢?
刘家夫妇细细合计之后,决定把亲生女儿许星楹许给程家,把养女刘雪芙许给永昌侯府,两相得宜。
所以,才有了今日这番话。
许星楹前世还对亲生父母有那么一丝期待,如今心里已经毫无波澜。
前世,许星楹回到刘府,发现上了当,一直闹着不肯嫁,多次想跑出刘府,去找养父母。
刘家夫妇一开始很是不悦,关了她几日禁闭后,突然间就答应让她去见养父母了。
可巧的是,许星楹回到乡下家中的时候,却发现养父母已经惨遭毒手,死在家中,不能瞑目。
许星楹呆呆地抱着养父母的尸首,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眼睛几乎就要哭瞎。
许星楹痛定思痛,沉寂了三日后,答应嫁到程家,并铆足了劲,扶持程志远,同时想尽办法提拔刘家。
因为,刘父和程志远答应她,等终有一日,他们登上权力高峰,定还她养父母一个公道!
许星楹一次次恳求刘父和程志远,重查养父母被杀一案,可他们总是让她再等等。
许星楹等啊等,等到刘家扶摇而上,刘父坐上尚书之位,等到程志远成为摄政王,等到她被灌下毒酒,也没能给养父母讨回一个公道!
他们压根就没想过给她的养父母讨回一个公道!
这一世,许星楹自然不会再重蹈覆辙,当务之急,是离开刘府,想办法救下她的养父母。
她不信上辈子会那么巧,前脚刘府父母刚刚松口同意她去见养父母,后脚他们就出事了。
眼下,她只能装乖顺,安抚住刘家夫妇。
不就是嫁程志远吗?
那就嫁!
她也好把上辈子的账好好算一算!
她倒要看看,这辈子程志远还能不能顺利成为摄政王。
许星楹掩下眼里的恨意,乖巧道:“谢父亲母亲为我着想。”
见许星楹如此懂事,刘家夫妇非常欣慰。
门外却突然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一声急切的女声响起:“她不能嫁程志远!”
许星楹抬头看去,却见刘雪芙急匆匆地跑进来,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焦急道:
“爹,娘,我愿嫁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