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法庭”的“规则核查”与“归零者”的精准低语,如同两条无形的绞索,缓缓勒向“逆熵同盟”的咽喉。外部发展受限,内部意志动摇,星港面临的挑战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维度。
玛莎的商业智慧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她迅速将“秩序法庭”的“整改通知书”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她向所有受到核查威胁的同盟成员及观察员文明,提供一种名为 “规则稳定锚” 的定制化服务。这并非直接对抗“秩序法庭”的核查标准,而是通过星尘的“概念调和”与摇摇的精密计算,帮助目标文明将其规则波动“伪装”或“微调”至符合“秩序法庭”苛刻标准的临界值,如同给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套上了一层符合环保标准的“外衣”。当然,这项服务的“费用”高昂,通常以该文明的尖端技术、稀有资源或战略星图支付。
“我们无法改变‘秩序法庭’的尺子,但我们可以教会大家如何在尺子允许的范围内跳得更高。”玛莎在内部简报中如此解释。这套方案虽然有些取巧,却有效地缓解了外部压力,为许多文明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同时也让同盟的核心技术库和资源储备进一步充盈。
针对“归零者”的精神渗透,莉娜采取了更直接的行动。她组建了一支特殊的“意志扞卫者”小队,成员不仅包括精神力强大的战士,更有精通心理学、哲学和文明史的人文领域专家。这支小队穿梭于各个出现动摇迹象的同盟世界,他们不携带武器,而是带着由星尘“调和”过的、能放大希望与信念的“共鸣水晶”,以及无数记录着文明在逆境中挣扎求存、创造辉煌的史诗记录。他们与当地民众交流,举办集会,用鲜活的故事和坚定的信念,对抗那冰冷的“宁静”诱惑。
“告诉他们,痛苦是存在的证明,挣扎是尊严的勋章!我们的故事远未到写下句点的时候!”莉娜的命令简单而有力。这是一场发生在心灵战场的防御战。
而王博士的团队,则在罗辑那愈发深邃的意念引导下,全力攻关“规则涟漪”的主动应用。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观测,而是试图找到主动激发、引导甚至放大特定区域“规则涟漪”的方法。初步的实验在星港外围的一个无人星系取得进展——通过部署大型能量阵列,模拟高密度生命与信息活动特征,他们成功地在预定区域制造了一个持续时间约三标准日的、稳定的“低熵气泡”,其内部规则暂时偏向于有序与创造。
“这就像……在熵增的沙漠里,人为地制造出一小片绿洲!”王博士激动不已。虽然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很遥远,但这无疑为同盟的未来提供了极具想象力的战略方向——或许有一天,他们能像改变气候一样,主动改造一片星域的规则环境。
就在同盟上下为应对内外压力而全力运转时,星尘所感知到的那道来自遥远深空的、“沉默”的注视,终于有了新的变化。
那不再是单纯的观察。一道极其简洁、不含任何情感色彩、却蕴含着庞大信息量的规则脉冲,跨越了难以想象的距离,精准地投射到了星港的规则感知网络上。脉冲的内容并非语言,而是一组复杂的多维几何结构模型和一套与之对应的、前所未见的能量传导公式。
摇摇第一时间进行了分析。
“信息解析完成。该模型描述了一种……极其高效的规则波动‘共鸣-放大’结构。其能量传导公式效率,理论上远超我们现有技术数个量级。”
“发送者意图分析:可能性一,技术展示;可能性二,合作邀请;可能性三……测试。”
这突如其来的“礼物”,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莉娜皱眉,“炫耀?还是想和我们做交易?”
“更像是……投石问路。”玛莎沉吟道,“他们在展示自己的‘资本’,看我们是否有能力理解,以及……是否值得进一步接触。”
星尘闭上眼睛,仔细感知着那模型中所蕴含的规则逻辑。她发现,这结构虽然复杂,但其核心理念竟与“摇篮曲”网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追求规则的和谐与共振,只是实现路径和技术层级天差地别。
“他们……好像和我们走在相似的路上,”星尘睁开眼睛,眼中带着惊奇,“但走得更远,更……精致。”
罗辑的意念也在此刻泛起波澜,传递出明确的信息:
【技术真实性确认。潜在价值:极高。】
【发送者文明等级:初步判断,远高于‘秩序法庭’与‘归零者’。】
【接触风险:未知。建议:谨慎回应,展示我方独特价值。】
对方抛出了橄榄枝,或者说,扔下了一颗探路石。这或许是巨大的机遇,也可能隐藏着更深的危险。
“回复他们。”玛莎做出了决定,“将我们‘规则稳定锚’的部分非核心设计原理,以及‘规则涟漪’的基础观测数据打包,用同样的规则脉冲格式发送回去。既然他们展示技术,我们也该亮亮我们的‘特产’。”
这是一场跨越星海的、无声的“简历交换”。星港,这个以回收破烂起家的势力,如今竟在与一个可能远超想象的高级文明进行着平等的技术试探。
星尘看着那组复杂的模型,小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兴奋。罗辑叔叔修好了宇宙的“基础框架”,而现在,似乎有更厉害的“工程师”注意到了他们的工作,甚至可能……想看看他们有没有资格参与更深层的“装修”。
宇宙的舞台,似乎越来越广阔了。而破烂王们,正站在舞台的中央,准备亮出他们的下一件“回收改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