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带着一丝不甘,默默的去了昌平。
临走前,给她的那位老领导打了个电话,告知了自己被调去农村的事。
老领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鼓励她在新的工作单位,安心的工作有机会会把她调回来。
这让她在去往昌平的路上,又多了一份希望。
95号院三位联络员的任命,还是被上面认可了,没有再改变什么。
领导的共识,军管会的权威,还是要维护的!
好在易中海和阎埠贵,都知道自己不受院里人待见,很自觉的选择了低调,在院子里尽量的少言少语,不发表意见。
在调解邻里纠纷的时候,也很本分的站在刘海中身后,一切以刘海中为主。
这都是聋老太给易中海出的主意!
老聋子人老成精,看准了刘海中不是那块料,用不了多久,就得是易中海来挑大梁。
一段时间后,刘海中处理问题,能力弱的的问题,果然就暴露了出来。
院里人被刘海中磨磨蹭蹭,迟迟没个结论的风格,给惹毛了,嚷嚷着要去找军管会,不让刘海中调解了。
刘海中麻辣了!
但是,找军管会,这怎么行!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军管会的同志,自己能力不行吗?
他这方面的思想,跟易中海竟然是不谋而合。
刘海中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做了一件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
他把易中海给推了出来,让他来处理这起纠纷。
易中海再三推辞,最后,在刘海中的一再坚持下,才很不情愿的当了这个出头鸟。
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瞒不过院里的精明人,
但是,刘海中不在此精明人之列。
结果,易中海很公正的用和稀泥,加道德荣誉大棒,轻而易举的就调解成功了。
调解完了,易中海谦虚的把这次能调解成功的功劳,让给了刘海中。
刘海中很高兴,觉得没有自己很有面子。
私底下拍着易中海的肩膀,表扬老易同志有觉悟,是个干工作的好苗子。
这一幕差点让阎埠贵没忍住,直接就笑喷!
回家后跟媳妇说起这事,还笑得不行,一个劲的夸老刘是个草包,被老易卖了,还帮老易数钱。
经此一事,阎埠贵对易中海的重视程度,倒是提上了一个等级。
易中海也是投桃报李,暗地里团结阎埠贵,削弱刘海中在院里的威望。
两人毕竟在投票大会那晚,是一起成为刘海中背景板的阶级兄弟。
相对而言,刘海中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敌人的朋友,自然就是朋友。
所以,在对付刘海中的问题上,两人心照不宣的选择了合作。
事情很快就按照两人的剧情,开始发展。
正如刘海中经常能想到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了这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随着刘海中又一次的调解无果,然后,易中海再次被刘海中当做王牌使用。
这一次过后,院里人就开始拿刘海中,来跟易中海进行了对比。
刘海中很不幸的被他们抛弃了。
下一次的纠纷,他们直接就越过了刘海中这个中间商,自己找上了易中海来调解。
易中海再次用老办法,调解的让双方都很满意。
也就是从这一次开始,易中海渐渐的取代了刘海中的位置。
原本还有贾张氏,死活不愿意让易中海调解,坚持让刘海中来主持公道,
结果,这难得的表现机会,刘海中依然还是没能抓住。
最后,连贾张氏都被刘海中打败了。
家里遇上需要调解的事,直接就让贾东旭夫妻俩出面。
就这样,易中海成功翻身,成了院里最有权威的联络员。
刘海中从院里的老大,沦为了老二。
等易中海坐稳了院子里老大的位置,扶持了一下阎埠贵,让阎埠贵也坐稳了阎老三的位置。
95号三个联络员,经过一轮优胜劣汰的洗牌,最终形成了以易中海为首的局面。
其实,也不是刘海中不努力,实在是他脑子反应的,实在是太迟钝。
调解了半天,说的都是一堆空话,这谁还受得了?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五三年。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发生了不少的大事。
首先是北方的战争差不多结束了,志愿军取得了胜利,给大华的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在全国人民举国欢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的时候,军管会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新成立的区政府和街道办,居委会,接管了军管会的所有职能。
南锣鼓巷这片,归属于东城区政府下面的交道口街道办管辖。
具体的管理,由南锣鼓巷居委会直接管理。
原娄氏轧钢厂,公私合营成功后,更名为红星轧钢厂。
厂领导班子,由原来的军管会进行委派。
娄振华分到了一个董事的职位,差不多已经彻底的跟他的轧钢厂告别了。
何雨柱在51年的年底,已经入职了轧钢厂。
入职的时间很及时,正好赶在了厂里正式实施公私合营的前两天。
何雨柱也成功的端上了铁饭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
现在,他已经是红星轧钢厂小食堂的主厨。
当时,贾东旭带着何雨柱来入职的时候,
新上任的厂长,听说何雨柱是从丰泽园学厨出来的,就兴致勃勃的提出了要尝一下他的手艺。
这对何雨柱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自从何大清走后,傻柱子可不光是在丰泽园学厨,更是在王华那边,学到了不少的干货。
厨艺方面,已经差不多能在丰泽园掌大勺了。
要不是王华让他保持低调,以何雨柱傻柱子的性格,说不定就敢跟丰泽园的主厨叫一下板。
原本,丰泽园那边希望何雨柱能留下,在饭店里工作,给的工资也不低。
但是,考虑到饭店的作息时间不固定,每天下班又很晚,为了能多陪陪雨水,何雨柱最终还是决定到轧钢厂来上班。
何雨柱随便炒了几个小菜,就把那位谭厂长给吃美了。
吃完回去办公室,就召开了一个厂领导碰头会,拍板要在厂里搞一个小食堂,由何雨柱担任主厨。
谭厂长的理由很充分,上级领导来检查,兄弟单位来谈业务,都需要招待。
去外面的饭店吃,影响不好不说,还铺张浪费。
有了自己的小食堂,不仅能解决这些问题,还能为厂里的工人同志服务。
厂长都拍板了,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当然是全票通过。
于是,红星轧钢厂小食堂,在谭厂长的亲自关怀下,不到一个星期,就差不多能投入了使用了。
等到贾东旭接到上面的通知,跑来告诉何雨柱,要调整他工作的时候,
何雨柱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