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总在工厂选址事宜尘埃落定后,再次踏入了祥瑞居。此番前来,他并非为了具体的风水布局,而是带着一个盘旋心头已久的疑问。阿祥师傅,赵总品着阿祥递上的热茶,诚恳地说道:经过这几次,我切实感受到环境调整带来的变化。但我心里一直有个根本的疑问:我们常说的,它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只是摆摆家具、调调方位那么简单吗?
阿祥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深知,能提出此问,说明赵总已不再满足于风水的表象应用,而是渴望理解其内在逻辑与哲学根基。他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葬书》影印本,这是东晋郭璞的着作,被后世尊为风水理论的奠基之作。
赵总,您这个问题问得极好,正是探寻这门学问的起点。阿祥将书轻轻放在茶桌上,语气平和而深入。风水二字,最早便见于这本《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他顿了顿,让赵总消化这句话,然后解释道:这段话道出了风水的核心——‘藏风聚气,得水为上’。它研究的对象,是充盈于天地山川、宅第人居之间的无形能量,古人称之为。这种,遇到风(代表快速流动、散逸的能量)就会消散,遇到水(代表缓慢流动、汇聚的能量)则能停留。风水所有的理论与方法,无论是复杂的理气推算,还是直观的形势观察,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寻找并营造那些能够让汇聚、停留而不散失的环境格局。
所以,风水不是迷信,更不是法术,阿祥强调,它本质上是一门古老的环境选择与优化学问,是古人基于数千年观察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经验,总结出的一套关于人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的系统知识。
风水的两大支柱:形与理
为了更清晰地阐述,阿祥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圈,代表完整的风水学体系,然后在中间一分为二。
后世的风水理论虽然流派繁多,但无不建立在两大基础支柱之上:形势派与理气派。
他指着左边一半说:形势派,也可称为峦头派。它关注的是眼睛能看到的、具体的、静态的环境形态。比如山川的走向、河流的曲直、建筑物的形状、道路的格局,以及住宅内部家具的摆放、房间的形状等。它讲究千尺为势,百尺为形,通过龙、穴、砂、水、向五大要素来审视环境的好坏。其核心思想是形正则气吉,认为特定的外形会引导并容纳特定的气场。我之前为您工厂选址时,看道路环抱、避开来路直冲,运用的就是形势派的基础原理。
接着,他指向右边一半:理气派则更为抽象和动态。它侧重于看不见的、需要推算的的运行规律,引入了时间、方位、五行、八卦、天星等复杂的符号系统来进行推演。它认为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如元运、流年)和空间方位,产生吉凶性质的变化。其核心是理顺则气旺。您之前问到的玄空飞星、八宅风水,都属于理气派中非常重要的分支。
那么,这两派哪个更重要?赵总适时发问。
如同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阿祥打了个比方,形势是躯体,是基础,如果环境本身形局险恶(如住宅紧邻悬崖、处于死胡同尽头),那么理气推算得再吉,也是事倍功半,甚至难以挽回。而理气是灵魂,是精微的调控,在好形局的基础上,通过理气方法选择最吉的方位、时机进行布局,才能达到锦上添花、趋吉避凶的最佳效果。看风水,必须先看形势,再定理气。
风水的核心哲学: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
支撑起这套庞大知识体系的哲学根基,主要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阿祥继续深入。
阴阳,代表的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在风水中,我们追求的是阴阳平衡。例如,一个房间,太过阴暗(阴盛)则缺乏生机,太过曝晒(阳亢)则躁动不安;住宅外部,背后有靠山(静为阴),前面有明堂(动为阳),才是理想格局。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被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风水学将万事万物都归类于五行之中,并利用其间的生克关系来调整环境。比如,您家厨房灶台对水槽,就是典型的水火相冲,我们通过摆放绿色植物(木),来达成水生木,木生火的连续相生,化冲为和。
而贯穿始终的,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阿祥总结道,风水坚信,人所居住的环境(小宇宙)与天地自然(大宇宙)是相互联通、相互影响的同构体。调整环境,就是调整我们自身的气场与运势,最终目标是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振,从而实现安居乐业、身心健康。
赵总听得入神,不禁感叹:原来里面有这么深的道理。那您之前为我处理家事,用了玄空飞星,后来工厂选址又侧重形势,是不是意味着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风水流派方法?
正是如此!阿祥赞许道,不同的风水流派,犹如不同的专业工具,各有其擅长的领域和应用的侧重点。比如,玄空飞星风水和八宅风水,虽然都属理气派,但在原理、方法和应用上就有显着的区别……
说到这里,阿祥适时收住,微笑道:不过,这两大流派的具体区别,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又是一个需要细细分解的话题了。如果您有兴趣,我们下次可以专门探讨一下玄空飞星与八宅风水的异同与应用抉择。
赵总立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太好了!这能帮我更好地理解风水的应用逻辑。那我们说定了,下次就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