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虽然说行事作风方面的圆滑收敛了些,可骨子里的天性还是改不了的,在孙妙青身上已经够憋屈了,总要找一个能够撒气的地方。
如果她对于孙妙青是羡慕嫉妒恨各种情绪都有,那么,对于沈眉庄就是各种看不顺眼。
她虽然拿孙妙青没有办法办法,可拿捏一个沈眉庄还是绰绰有余的。
更何况曹贵人此时并没有下线,此时并没有另一个山头给她依靠,她只能牢牢依附着华妃。
曹贵人也对沈眉庄不满,后宫的分例都裁减了,温宜公主那儿也不例外,瞧着这几个月都瘦了些,可不就是捅了她的心窝子。所以直接想出了一出阳谋。
她轻轻摇着小扇,面庞很有几分奇异的风采:
“娘娘,后宫节俭本就是好事,只是若是连娘娘宫中都这么节俭了,那其他的答应常在和太监宫女,不知要怎么度日?多亏了华妃娘娘慈悲大度!”
说到最后又不忘恭维华妃几声,不过这个时期她对华妃并没有反心,只是希望温宜公主过得好罢了。
华妃闻言停下了脚步目露思索之色,神情由怒转喜,她身后的宫女和太监也跟着停了下来,华妃不过片刻立马就答应下来:
“你总算还有点用处,那就按你说的办吧,颂芝,等会回宫记得给曹贵人好好挑些衣料首饰,放心,本宫不会亏待你和温仪的!”
这辈子由于孙妙青的蝴蝶,着名的假孕争宠事件没有了,前一段时间,孙妙青与龙凤胎出生的事情牢牢的将华妃的视线吸引住了。
现在倒是腾出空来了,沈眉庄不是要后宫节俭吗,那就索性将计就计,在推波助澜一把,打草搂兔子看能不能多得几分宫权。
不再补贴众人,让内务府主管严格按照标准将东西分发出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天天青菜豆腐,没有荤腥的日子,吃的人一脸的菜色,主子都是这样了,宫女太监们更是清汤寡水。
保证只有少的,没有多的,惠贵人手握着宫权,少不得以身作则。
华妃专门派了一个人,正大光明的专门监督着惠贵人的份例,好家伙,现在惠贵人自己都快吃不饱了,却也不能自打嘴巴。
心里急急的团团转,还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补救办法呢,可是怕什么来什么?
果真出事了!
缺少了华妃的补贴,伙食顿时下降了不止一个等级,没有华妃在后面擦屁股,宫中的人怨声载道,在饿晕一个低位嫔妃以后被华妃捅了出来,与这个一同爆发出来的是这几个月太监宫女的晕倒人数。
这就顿时有些不好收场,你惩罚吧,人家最初的提议是帮宫中节省开支,你不罚吧,这么多人的意愿又不能不给个交代。
最后的结果是将沈眉庄箎夺封号降为常在,宫权一并也交给了孙妙青,宫权是不用想了,只是不知道这常在的份例是否满足她的日常需求。
现在宫新鲜事情少,这个事情少不得要被笑上半年。
就连皇后又被牵连了,宫权还没有捂热呢,一并移交给了孙妙青。
后宫维持一个诡异的平衡,日子如同流水一样缓缓流淌着。
孙妙青照样是每天过的美滋滋的,紫禁城这么大,带着孩子这里溜一圈,那里转一转,永寿宫中繁花似锦,御花园或倚梅园各有各的风采。
一天拿出半个时辰或一个时辰来充实自己,空闲时候琴棋书画诗酒花,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将日子过得多姿多彩。
也算弥补了前世为了生活不断向前奔跑的日子,静下心来开始享受四季轮转的快乐。
偶尔在约一约敬妃和安陵容,敬妃年纪大了早就没了恩宠,安陵容虽然没有侍寝,可新人大多都是这样,不曾黑化的她是那样的单纯美好,倒也可以闲谈几句。
可也只是多了一两个可以闲话的人,却并曾不交心。
日子过得充实又随心。
钦天监经过精心推算择了一个好日子,由于皇贵妃的册封仪式盛大,准备的时间也需要充足一些。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孙妙青以前的是地地道道的汉族血统,后来虽然抬了旗,可体内流淌的血脉是做不得假的。
孙妙青的出现让汉臣们惊喜,可弘承的出生更是令他们欣喜若狂,因为他身上流淌着一半汉人的血脉。
得宠的母妃和皇上的看重,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汉室复兴的希望,至少他上位的优势会非常大。
满族和汉人的地位悬殊,使他们迫切的需要改变这种状况。
弘承虽然很小,他身上却很是聚集了一大批拥护的汉臣,他们更多的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式或计划,只是心照不宣的在眼神中完成交流。
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