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竟是五十年前于漠北跳入河中的思玉丹,如今的她比起过去,明显多了几分从容睿智。
这么多年过去,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她的面容依旧明艳动人,只是头发变成了粉红色,一直随身携带的魃岭石也被她镶在了鼓鞭上。
现在,她也不再是思玉丹,而是鬼医手降臣。
降臣看了看躺在石质棺木上的黑衣女子尸体,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随后,她移步至杂乱的石桌前,伸手拿起一个陈旧的木盒,缓缓打开。
木盒里,一套金针整齐排列。
降臣原本慵懒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她紧盯着黑衣女子身上的伤口,从中挑选合用的金针。
她手法娴熟,拈起一根细长金针,在指尖转动几下后,猛地刺向黑衣女子头顶的百会穴。
这一针落下,黑衣女子原本毫无生气的身体微微一颤。
紧接着,降臣双手联动,数根金针准确无误地扎在黑衣女子颈部、肩部及手臂的几处大穴上。
她的每一针都下得稳、准、狠,毫无拖沓。
“哼,先稳固你那即将消散的生机。”降臣一边施针,一边低声自语。
金针入体后,黑衣女子伤口处缓缓渗出黑色淤血,散发着淡淡的腐臭气息。
降臣眉头微皱,眼中闪过厌恶,轻轻摇了摇头。
随后,她迅速移动身形,在黑衣女子腰间与腿部穴位补上几针,同时催动自身内力通过金针传入黑衣女子体内,引导那股被压制的生机重新流转。
片刻后,渗出的淤血颜色渐渐变红,降臣知晓第一步见了成效。
她轻轻抽出金针放在托盘,又从石桌抽屉拿出一个小巧瓷瓶。
打开瓶盖,浓郁的草药香气弥漫开来。降臣倒出些翠绿色药膏,均匀涂抹在黑衣女子伤口周围。
药膏涂抹之处,伤口的肌肉似有了生机,开始微微蠕动。
接下来是缝合伤口。
降臣从石桌暗格拿出精致针线包,抽出闪着寒光的细针,穿上黑色丝线。
她俯下身,眼神专注地盯着一道深长伤口,开始仔细缝合。
她双手灵活且稳重,丝线在手中穿梭自如,每一针都细密均匀,如同在进行精细刺绣。
“这针法,可不会留下一丝疤痕哦。”降臣自信的低语道。
她动作迅速精准,不多时,一道伤口缝合完毕,接着又赶忙处理下一道。
随着最后一道伤口缝合完成,降臣长舒一口气,看着黑衣女子的尸体,眼中露出满意神色。
直起身后,双手自己左边耳侧鼓掌,兴奋的说道:“接下来,就看你自己咯”。
降臣随即转身,轻走到地宫的一角,拿起一个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就在她准备再倒一杯时,石质棺木那边传来了细微的动静。
降臣淡定的继续把手中的酒杯倒满,轻抿了一口。
只见躺在棺木上的黑衣女子手指轻轻动了一下,紧接着,缓缓睁开了双眼。
疑惑的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后,猛地坐起身来。
降臣放下酒杯,缓步走向棺木,目光柔和了些,说道:“你醒了。”
黑衣女子目光立刻锁定在她身上,眼神中戒备更甚,她上下打量着降臣,并未言语。
“怎么,活过来了,话也不会说了么?”降臣见状,佯装生气的问道。
“你是谁?”黑衣女子似乎余气未消,气呼呼的问道。
“唉...我救了你,你不该先自我介绍的么?小小年纪这么没礼貌的吗?”降臣听后,转身回到石桌坐下,继续品起自己的美酒了。
“得是你救了额?”黑衣女子疑惑的问道,说话间她看了看自己全身的绷带。
“没错,要不是我,你上面早被野狗叼走了。”降臣淡淡的说道。
“哦哦,得是这!”黑衣女子听后,慢慢的低下了头。突然她抬头再次问道:“你为撒救额?”(关中方言)
“因为你也是活死人。”降臣平静的说道,随后继续喝起了美酒。
黑衣女子听后,缓缓的低下了头,随后她长长的叹了口气,继续躺在棺材板上。
“对了你叫什么还没告诉我呢?”降臣见又躺下了,赶忙问道。
“额叫候莹。”黑衣女子闭上轻声答道。
关中第一人又咋样,还不是落的父母双亡,弟弟失散的下场?
公元786年,关中大地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旱灾侵袭。
富饶的关中大地,原本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是大唐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京师最重要的粮仓。
然而,这一年的太阳似乎发了狂,日日高悬于天空,用它最炽热的气息,疯狂的炙烤每一寸土地。
渭水干涸了,田野里麦香与果香的味道也消失了。
原本繁华热闹的长安城,旱灾影响尤其明显。
街上尽是面黄肌瘦、脚步虚浮的百姓,他们犹如幽灵一样在街头游荡。
角落处,不时有几个饿的瘦骨嶙峋的孩子,紧紧的依偎在一起,他们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身旁是他们饿死的爹娘,或是快要饿死的亲人。
然而即使这样,那些达官显贵的府邸依旧灯火通明,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官员们身着绫罗绸缎,在美酒佳肴间推杯换盏,对城外灾民的惨状视而不见。
而处在深宫大院的唐德宗更是奢华依旧,他每日山珍海味罗列,珍馐美馔不断,全然不顾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但凡哪天的膳食稍有不合心意,唐德宗便会大发雷霆,责令禁军在百姓当中搜刮。
在唐德宗的命令下,禁军们如狼似虎的冲进民宅,不论贫苦之家还是稍有资产者,全部难以幸免。
他们翻箱倒柜,见着稍有价值之物便强行掠走,粮食、布匹、金银首饰,无一放过。
渭水之畔,富商之家,家大业大的侯家,也在这一年家破人亡。
旱灾以来,侯家虽也受了些影响,但家中囤粮颇丰,本可安稳度日。
然而禁军统领听闻侯家颇有资产,于是他立刻决定带兵前往。
夏至,酷热难耐,日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侯家那气派的大门上。
侯家佣人正在给街上饥饿的百姓分发稀粥,尽管粥水稀薄,但是百姓们却异常感激,他们都手捧着破碗,排队等待施粥。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扬起的尘土让众人纷纷眯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