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川城在“第一炉钢”的鼓舞下,士气为之一振。工坊的炉火彻夜不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成为了这绝望之地最动听的乐章。然而,这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很快便遭遇了新的、几乎同样致命的危机——火药断绝。
寒川赖以守城的“一窝蜂”火箭、“震天雷”火罐,乃至禽滑厘寄予厚望的“燧发枪”项目,其灵魂皆是火药。而火药三要素“一硝二磺三木炭”中,硫磺尚可艰难寻觅(如火山温泉区、某些药材),木炭更可自行烧制,唯独这硝石(硝酸钾),乃是天地自然生成,难以人造,且寒川地处北境,并无天然硝石矿脉。以往,寒川的火药来源,除少量自产,主要依靠黑石峒的隐秘贸易以及战场缴获。如今,黑石峒态度暧昧,供应断绝;萧铁心与北狄吃过火器的亏,对其弹药看管极严,缴获难如登天。
库存,彻底告罄。
“主公…最后一桶火药,已于昨日演练用尽。”禽滑厘面色灰败,声音沙哑地向林牧之汇报,这位刚刚创造了炼钢奇迹的老匠师,眼中充满了更深的焦虑,“无硝,则火器皆为废铁!‘一窝蜂’成摆设,‘震天雷’不如石块…新式火铳,更是…更是空中楼阁!”
消息传开,刚刚提升的士气如同被冰水浇头,迅速冷却。没有火器,如何抵挡敌军下一次的疯狂进攻?难道要回到纯粹靠弓弩滚木的原始守城战?那与自杀何异?
都督府内,刚刚因钢铁而稍缓的气氛,再次凝固。
“硝石…此物天成,非人力可强求…如之奈何?”王玄策捻须长叹,面露绝望。
郑知远捶着桌面:“难道老天爷真要亡我寒川?刚给了点甜头,立刻又掐住脖子!”
苏婉清翻遍物资簿册,也找不到任何关于硝石的替代方案。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几近绝望之际,一个略显怯懦却又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声音,从角落响起。
“或…或许…有一个法子…”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医官华棠。她平日主要负责救治伤员,鲜少参与军械议事,此刻被众人注视,不禁有些紧张。
“华医官?你有办法?”林牧之目光锐利地看向她。
华棠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道:“禀主公,诸位大人。硝石…在医家眼中,亦是一味药材,性寒,可攻坚散积,治疗痧胀、伏暑等症。其来源…除矿硝外,民间土法,亦有从…从老旧墙根、牲畜圈栏、乃至茅厕旁的泥土中,刮取‘硝土’,经水浸、熬煮、结晶…可得‘地霜’,亦即土硝,虽纯度不及矿硝,或…或可一用?”
“刮茅厕旁的土…熬硝?”孙疤瘌闻言,眉头拧成了疙瘩,一脸嫌恶,“这…这能行吗?听着就…”
“此法古已有之!”禽滑厘却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老夫曾于古籍中见过!名曰‘硝土淋水法’!只是…只是以往硝石易得,从未深究,亦不知其具体产出与效用!华医官,你可知其详?”
华棠点点头,又摇摇头:“医书仅有提及药用土硝制备,工序简略。至于用于火药…用量、提纯、效率…民女一概不知。”
“有门路就好!有门路就好!”禽滑厘兴奋得搓手,“不知便试!总比坐以待毙强!”
林牧之当机立断:“华棠医官,此事便由你主导,禽滑厘先生全力协助!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寒川所有人力,皆可调用!”
“民女…领命!”华棠感受到重任,脸色微微发白,却坚定地应了下来。
一场更为奇特、甚至有些“有伤风化”的生存之战,在寒川拉开了序幕。
华棠根据模糊的医书记载,结合禽滑厘的工匠思维,迅速拟定了一套“土法熬硝”的流程:刮硝土 → 溶解过滤 → 熬煮浓缩 → 结晶提纯。
命令下达,寒川军民再次被动员起来。这一次,任务却让人面面相觑,甚至有些难以启齿。
妇孺老人们拿着铲子、簸箕,深入到城中每一个角落:年久失修的老宅墙根、废弃的马厩牛棚、公共茅厕的周边…刮取那层微微泛白、带着特殊咸涩气味的“硝土”。起初,众人皆掩鼻皱眉,动作迟疑。
“刮这些腌臜土作甚?莫非城主疯了?”
“听说是华医官的主意…能熬药…”
“熬药?我看是…”
流言和不解开始蔓延,甚至有人消极怠工。
关键时刻,林牧之再次现身。他亲自来到一处正在刮取硝土的废弃院落,挽起袖子,拿起铁锹,毫不犹豫地开始挖掘、刮取那布满污渍的墙土!
全军震动!
“主公!使不得!此等污秽之事…”亲卫急忙劝阻。
“污秽?”林牧之头也不抬,声音清晰冷冽,“此土能救寒川,能杀敌酋,便是至洁之物!寒川存亡之际,何分贵贱洁污?动手!”
主帅身先士卒,所有疑虑和嫌弃瞬间烟消云散。军民们再无怨言,埋头苦干起来。很快,一筐筐、一袋袋泛着碱味的硝土被运往工坊区指定的“熬硝场”。
接下来是溶解过滤。巨大的木桶、陶缸被架起,注入清水,倒入硝土搅拌,然后静置沉淀,再将上层浑浊的液体舀出,用多层粗麻布反复过滤,得到相对清澈的卤水。
熬煮浓缩是最耗燃料的环节。数十口大锅支起,灶火熊熊,将过滤后的卤水倒入锅中,日夜不停地熬煮。水汽蒸腾,带着一股奇特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工坊区。熬硝的士卒和妇孺们汗流浃背,被热气炙烤得口干舌燥,却无人退缩。
华棠和禽滑厘穿梭其间,不断观察着锅中的情况,根据液体的粘稠度和结晶情况,调整着火候、添加着草木灰(提供钾元素,促进硝酸钾结晶)等辅料。
过程同样充满失败。火候掌握不好,一锅卤水熬干也得不到结晶;比例不对,得到的杂质远多于硝;甚至发生过锅底烧穿、卤水流失的事故…
但华棠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与细心,她日夜守在大锅旁,记录着每一次成败的数据,不断调整着方法。禽滑厘则负责改进工具,设计多层过滤塔,利用虹吸原理提高效率。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后,第一锅成功结晶的、带着淡黄色、呈现纤维状结晶的“土硝”被小心翼翼地刮取下来!
“成了!主公!成了!”华棠捧着一小碗粗糙的土硝结晶,冲到林牧之面前,激动得泪光闪烁,早已顾不上什么仪态。
禽滑厘立刻接手,将其研磨、再次提纯,然后按照火药配方,与好不容易搜集到的硫磺粉、木炭粉混合、研磨…
“试爆!”林牧之下令。
在远离工坊的空地上,一小撮新制成的火药被点燃。
嗤——!
一道明亮的火焰腾起,伴随着一声不算剧烈却清晰可闻的爆燃声!
成功了!或许威力不如以往,但它确实是能燃烧爆炸的火药!
“万胜!”
“华医官万胜!”
熬硝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污秽,沉浸在绝处逢生的狂喜之中!
自此,寒川建立起了一套简陋却有效的土法熬硝体系。刮土、滤水、熬煮、结晶…成为了军民日常的一部分。虽然产量有限,工艺粗糙,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为寒川守城利器,注入了续命的血液。
华棠因此功,被林牧之破格提拔,正式参与工造总局事务,专司化工一项。她也由一位纯粹的战地医官,逐渐成长为寒川科技树上一位关键人物。
林牧之站在熬硝场边,看着弥漫的水汽和忙碌的人群,空气中飘散着那股独特的硝土味道。他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禽滑厘和王玄策道:“看,绝路之上,必有通途。非是天赐,乃是人求。”
“刮取污土,熬煮结晶,而得杀敌利器。此乃…绝地求生之道。”
“传令:扩大熬硝规模,改进工艺。此法,当列为寒川最高机密之一!”
寒川,再次以惊人的韧性和创造力,跨过了又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生死线。科技兴邦的道路,在污土与火焰中,艰难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