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六、见·密云锁钥
一>、见·东北野战军右路兵团入关阻敌与北平东北门户争夺战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的山海关外,寒风卷着雪粒在冀东平原上肆虐,气温跌破零下十度的冬夜,却有一股钢铁洪流正借着夜色突破关隘——东北野战军右路兵团(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十万将士,以徒步疾进的方式穿越山海关,直扑北平东北的战略要地密云。
这支肩负“牵制北平敌军、割裂傅作义集团体系”使命的劲旅,在暗夜行军中与国民党军侦察机周旋,在密云城下与守敌展开血肉搏杀,用大兵团协同作战的铁血意志,不仅扫清了入关障碍,更将傅作义的兵力调动纳入中央军委预设的战略轨道,为平津战役的全局部署撕开关键缺口。
二>、见·右路兵团的“山海关突破”:徒步疾进与寒夜潜行
弃车徒步:十万将士的“速度竞赛”。十一月二十三日,山海关下的石河岸边,东北野战军右路兵团第十纵队司令员梁兴初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望着眼前列队的三万将士。寒风吹得他的棉帽檐翻起,露出冻得通红的脸颊,手里的马鞭指向关内方向:“傅作义的部队正盯着山海关,卡车引擎声会暴露行踪!命令全军:弃车徒步,轻装入关!三天内必须抵达密云外围!”
战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石河冰层微微震颤。他们迅速卸下卡车上的重武器,由特种兵纵队的骡马队牵引,自己则背着步枪、手榴弹和三天干粮,沿着石河岸边的小路出发。第十二纵队战士周卫国的棉鞋早已被雪水浸透,冻得硬邦邦的像两块铁板,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鞋底与冻土摩擦的“咯吱”声。他从背包里掏出布条,紧紧裹在脚上,对身边的战友说:“这点冻算啥?等咱们拿下密云,让傅作义知道,解放军的脚比他的卡车还快!”
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山海关至密云的土路上蜿蜒前行。白天,战士们躲在沿途村庄的地窖、谷仓里休息,老乡们主动烧炕取暖,有的还把家里的厚棉衣送给冻伤的战士;晚上,部队借着月光行军,手电筒全部用黑布蒙住,只留针尖大的光斑照亮脚下的路。第十一纵队政委吴岱走在队伍中间,不时停下来检查伤员情况:“把担架队调到前面,有伤员立即转移,绝不能落下一个人!”
空中规避:与侦察机的“暗夜周旋”。十一月二十五日深夜,队伍行至遵化附近时,夜空突然传来国民党军侦察机的轰鸣声。“隐蔽!”前卫连指导员赵刚大喊,战士们瞬间趴在路边的麦田里,从背包里掏出白布罩在身上,与雪地融为一体。 侦察机的探照灯像利剑一样扫过麦田,光斑在战士们身边掠过,周卫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能清晰地看到飞机机翼上的国民党党徽,只要被发现,后续的作战计划就会全部泡汤。
万幸的是,白布罩起到了作用,侦察机盘旋了三圈,什么也没发现,悻悻地朝着北平方向飞去。“继续前进!”赵刚从麦田里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雪。战士们纷纷起身,拍掉棉衣上的积雪,继续赶路。此时的气温已降至零下十五度,有的战士手指冻得无法弯曲,就用嘴哈气暖一暖;有的战士耳朵冻出了水泡,却依然坚持行军——他们知道,每多走一步,就离密云近一步,离牵制北平敌军的目标近一步。 三>、见·密云外围的“战前部署”:大兵团协同与敌情侦察
先遣侦察:潜入敌营的“生死探路”。十一月二十八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第二、第十一纵队)抵达密云外围。第十一纵队侦察科长孙继先挑选了十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换上国民党军的军装,带着伪造的“北平援军通行证”,潜入密云城内。密云城墙高达三丈,城门处有国民党军士兵严密盘查。
孙继先假装是“第十三军补充兵”,拿着通行证递给哨兵:“兄弟,奉命来增援密云,快放行!”哨兵接过通行证,仔细检查了半天,又看了看孙继先身后的侦察兵,没发现异常,便挥手放行。 进城后,孙继先等人沿着街道前行,仔细观察敌军的布防:城墙根下埋设着地雷,城墙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重机枪暗堡,城内的军火库设在城隍庙附近,由一个加强连守卫。
他们用粉笔在隐蔽处做标记,还偷偷绘制了敌军布防图。 深夜,孙继先等人趁着夜色,沿着城墙下的排水道逃出密云,回到先遣兵团驻地。当他们把布防图交给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时,贺晋年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眉头紧锁:“密云守敌装备精良,工事坚固,必须集中火力,从东西两侧同时突破!”
兵力集结:三路合围的“铁壁阵”。十一月二十九日,东北野战军右路兵团主力全部抵达密云外围,与先遣兵团汇合,形成十万大军合围密云的态势。贺晋年在临时指挥所内召开作战会议,指着地图部署:“第二纵队从东侧进攻,重点突破东门;第十一纵队从西侧进攻,摧毁西门的重机枪暗堡;第十二纵队负责阻击北平方向的援军,防止敌军突围;特种兵纵队的炮兵部队,集中火力轰击城墙,为步兵开辟通道!”
各纵队立即行动:第二纵队在东门外围构筑炮兵阵地,战士们冒着寒风,将榴弹炮、迫击炮推进预设位置,炮口对准东门城墙;第十一纵队组织爆破组,战士们抱着炸药包,在西门外的战壕里待命;第十二纵队在密云至北平的公路上埋设地雷,构筑反坦克壕,准备阻击援军。炮兵连长陈明远正在检查炮位,手指冻得无法握住炮栓,就用绳子把手指绑在炮栓上。他对炮手们说:“明天拂晓,咱们的炮就是撕开密云城墙的尖刀!一定要精准打击,为步兵兄弟扫清障碍!”炮手们齐声应和,眼里满是坚定。
四>、见·密云攻坚战:炮火覆盖与血肉搏杀的“城门争夺战”
拂晓总攻:炮兵部队的“火力全开”。十一月三十日拂晓,密云城外的天空还是一片漆黑,突然,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总攻开始了!特种兵纵队的炮兵部队率先开火,两百余门大炮同时轰鸣,炮弹像雨点般砸向密云城墙。“轰隆!”一颗榴弹炮击中东门城墙,炸开一个两米宽的缺口,碎石和泥土飞溅到几十米外。
陈明远盯着望远镜,大喊:“调整角度!继续轰击西门暗堡!”炮手们迅速调整炮位,炮弹精准命中西门的重机枪暗堡,暗堡瞬间被炸毁,里面的国民党军士兵惨叫着从里面逃出来,刚跑几步就被解放军的机枪击中,倒在血泊中。
国民党军也不甘示弱,用迫击炮还击,炮弹落在解放军的炮兵阵地附近,炸开一个个大坑。战士李勇正在给榴弹炮装弹,一颗炮弹落在他身边,他赶紧扑在炮身上,用身体护住炮位。炮弹爆炸的气浪将他掀飞,他的胳膊被弹片划伤,鲜血染红了棉服,却依然爬起来,继续装弹:“炮不能停!一定要把城墙炸开!”
东门突破:爆破组的“生死冲锋”。东门城墙被炸开缺口后,第二纵队爆破组立即发起冲锋。组长王强带着五个爆破手,抱着炸药包,沿着城墙根往前冲。国民党军的机枪从城墙缺口两侧扫射,子弹像雨点般落在他们身边,泥土溅了一身。 “卧倒!”王强大喊,爆破手们立即趴在地上,子弹贴着他们的头皮飞过。趁敌军换弹夹的间隙,王强一跃而起,继续往前冲。
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左腿,他踉跄着倒在地上,鲜血顺着裤腿流出来。“快!把炸药包送上去!”王强推着身边的战士,自己则用步枪支撑着身体,继续往前爬。 战士们接过炸药包,冲向城墙缺口,将炸药包贴在缺口两侧的暗堡上,拉着导火索往回跑。“轰隆!”暗堡被炸毁,缺口被扩大到五米宽。“冲啊!”第二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大喊,战士们像潮水般从缺口冲入城内,与国民党军展开巷战。
西门激战:白刃战的“血性较量” 与此同时,第十一纵队在西门发起进攻。由于西门城墙坚固,炮兵部队未能将其炸开,战士们只能架起云梯攻城。班长赵刚第一个爬上云梯,刚爬到一半,就被国民党军的手榴弹击中,从云梯上摔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他挣扎着爬起来,吐掉嘴里的血,再次爬上云梯:“不拿下西门,咱们绝不后退!”
战士们跟着赵刚,纷纷爬上云梯,有的被国民党军的刺刀刺中,从云梯上掉下来;有的则成功爬上城墙,与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战。赵刚爬上城墙后,挥舞着刺刀,与一个国民党军士兵搏斗。对方的刺刀刺向他的胸口,他赶紧侧身躲开,同时用刺刀刺向对方的腹部,国民党军士兵惨叫着倒在地上。激战至上午十时,西门被攻克,第十一纵队的战士们冲入城内,与第二纵队汇合,对国民党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五>、见·城内巷战:逐街逐屋的“清剿行动”
军火库争夺战:阻止敌军破坏的“生死时速” 密云城内的城隍庙附近,国民党军驻守军火库的加强连正在疯狂抵抗,他们不仅用重机枪封锁街道,还准备点燃炸药,炸毁军火库。第二纵队三营营长刘猛得知后,立即带领战士们冲向军火库:“绝不能让他们炸毁军火库!那是咱们的战利品!” 战士们沿着街道两侧的房屋,交替掩护前进。国民党军的机枪子弹扫过房屋的墙壁,留下密密麻麻的弹孔。
刘猛带着几个战士,从房屋的窗户跳进去,绕到敌军身后,突然发起进攻。国民党军士兵猝不及防,有的被击毙,有的举手投降。 当刘猛冲到军火库门口时,一个国民党军士兵正拿着火柴,准备点燃炸药包。刘猛毫不犹豫地开枪,子弹击中对方的手,火柴掉在地上。他冲上去,一脚将对方踹倒,夺过炸药包,大喊:“军火库保住了!”
指挥部合围:守敌的“最后溃败” 上午十一时,解放军已控制密云城内的大部分区域,国民党军第十三军第一五五师师长姚葛民带着残部,退守师部指挥部。第二纵队和第十一纵队的战士们将指挥部团团包围,发起猛攻。 姚葛民在指挥部内,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解放军,知道大势已去。他对着电话嘶吼:“北平!快派援军来!密云快守不住了!”电话那头却传来傅作义的命令:“立即突围,回援北平!”姚葛民无奈,只能下令突围。
战士们早已在指挥部周围埋设了地雷,国民党军刚冲出指挥部,就踩响了地雷,“轰隆”声此起彼伏,残部死伤惨重。姚葛民带着少数亲信,想从北门突围,却被第十二纵队的战士们拦住。“缴枪不杀!”战士们大喊,姚葛民看着身边的亲信纷纷投降,自己也放下了武器,举起双手。 中午十二时,密云攻坚战胜利结束。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六千余人,缴获迫击炮二十余门、重机枪五十余挺、步枪三千余支,以及大量弹药和粮食。
六>、见·战略回响:密云失守与傅作义的“被动调兵”
北平震动:傅作义的“恐慌部署” 密云失守的消息传到北平,傅作义在“剿总”司令部内,对着地图大发雷霆。他原本以为东北野战军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入关,却没想到对方如此迅速地攻克密云,直逼北平。“立即调整部署!”傅作义对着参谋大喊,“把原本增援张家口的第三十五军调回北平,加强北平防务!”
参谋们赶紧拟定命令,用电报发给第三十五军。此时的第三十五军已行至张家口附近,接到命令后,只能掉头回撤北平——这正是中央军委“调动敌人、割裂体系”的计策,傅作义的兵力调动,彻底打乱了他“固守华北”的计划,为后续解放军围歼张家口、新保安的国民党军创造了条件。
右路兵团的“战略价值”:平津战役的“东北锁钥” 密云攻坚战的胜利,不仅扫清了东北野战军入关的障碍,更将北平与张家口、天津的国民党军分割开来,形成“孤立北平、牵制天津”的战略态势。东北野战军右路兵团乘胜追击,在北平东北的怀柔、顺义一带构筑防线,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北平外围,阻止傅作义集团南撤或西逃。 在密云城内的广场上,战士们举行了简短的庆功仪式。
梁兴初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的将士们,激动地说:“同志们,咱们拿下密云,不仅守住了北平东北的门户,更让傅作义陷入了咱们的战略保围!接下来,咱们要继续发扬顽强作战的精神,为平津战役的全面胜利,贡献更大的力量!” 战士们齐声欢呼,声音震彻密云城。他们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更大的决战还在后面——但他们有信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解放华北、解放全中国,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