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影业,是漫威漫画为盘活公司而专门成立的制片公司。
彼时,蜘蛛侠在全球范围内火得一塌糊涂,漫威这才总算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底气。
当时,索尼哥伦比亚握有蜘蛛侠的电影版权,不过漫威手里还攥着漫画、周边产品(像服装、玩具之类的)以及游戏的版权。
当《蜘蛛侠》电影一上映,漫威可就赚得盆满钵满了——相关漫画的销量一路暴涨,周边产品更是卖到断货。
这对漫威和索尼哥伦比亚而言,无疑是双赢的局面。
自那以后,不少片商都盯上了他们的超级英雄版权,试图收购,可漫威咬紧牙关,坚决不放手。
其实,漫威之前就已经丢了不少大牌英雄的版权,比如x战警和神奇四侠。
当年,漫威把这两个系列的版权卖给了20世纪福克斯,如今那是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几乎每卖掉一个英雄版权就懊悔一次。
他们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好不容易把绿巨人之类的英雄电影版权重新拿了回来。
时间来到2000年代,华纳有意打造《正义联盟》,便先拍摄了《超人归来》和《蝙蝠侠:侠影之谜》。
不过,当时相关消息并不多,没人能确切知道华纳是不是真的打算构建电影宇宙。
但可以明显感觉到,《蝙蝠侠:侠影之谜》带有一些超级英雄电影的元素,只是风格和后来的《黑暗骑士》三部曲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超人归来》票房惨败,华纳无奈之下,只好转头专心深耕《黑暗骑士》三部曲。
就在dc忙着打造《黑暗骑士》三部曲的时候,漫威已经开始着手规划自己的电影宇宙了。
漫威挑选的第一个英雄是绿巨人,然而,与爱德华·诺顿的合作却十分不愉快,最终只能更换演员。
估计是诺顿要价太高,还提出一堆离谱的要求,漫威影业实在难以承受。
漫威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不过下一部电影直接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钢铁侠》由派拉蒙发行,一经上映便大获成功。
要知道,钢铁侠原本只是二线英雄,却硬是成为了接下来十年里最火的超级英雄之一。前世,喜欢电影的人谁不知道托尼·斯塔克、钢铁侠,还有小罗伯特·唐尼呢?
卡齐尔压根儿没料到,自己“电影宇宙”的开篇之作,居然也是由派拉蒙发行的。
或许,这真是个好兆头?
更让人惊喜的是,派拉蒙还同意以同样的条件再发行两部影片,这交易简直太划算了。
25%的票房分账,这样的条件打着灯笼都难找。
当初听到派拉蒙开出的条件时,连卡齐尔都惊呆了。
对于格雷影业来说,这绝对是件大好事,至少接下来的两个项目不用发愁了,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卡齐尔觉得,用《拜见岳父大人》的剧本换来这样的结果,非常值得。
《拜见岳父大人》顶多也就拍三部,可《飓风营救》是“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意义重大。
在他看来,这个系列蕴含着几十亿的潜力,只不过目前只有他自己这么认为。
直到现在,还没人觉得电影宇宙模式能赚大钱。
可一旦这个模式成功运转起来,所有片商都会像红了眼一样扑上来。
派拉蒙定在1997年7月24日午夜上映,也就是两周后。
严格来讲,午夜场其实都算25号了,不过这倒也无妨。
关键是,《飓风营救》得和一个强劲的对手撞档——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空军一号》,两部影片同一天上映。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派拉蒙自家影片的排期早就定死了,总不能让《飓风营救》挤了自家片子的档期。暑期档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实在腾不出更好的档期了。”
能有档期上映就已经很不错了,再说派拉蒙给出的分账条件如此优厚,也算是诚意十足了。
“《飓风营救》初期的宣传预算是400万,要是票房表现不佳,他们就会停止宣传。”
所以眼下,卡齐尔只能选择相信自己的片子……可要说一点都不慌,那肯定是假的。
《空军一号》可是1997年票房前十的狠角色。
“希望索尼哥伦比亚别搞什么幺蛾子。《飓风营救》挂在格雷影业名下,我心里根本没底。要是索尼哥伦比亚想使坏,媒体那边我根本招架不住。”
派拉蒙不会护着他,华纳和20世纪福克斯也不会。
这就是不跟六大电影公司深度合作的坏处——毫无庇护,就像在风雨中裸奔一样。
“所以我才宁愿跟六大合作,他们就像一把坚固的保护伞。只要我还有利用价值,他们就不会轻易动我。”
卡齐尔说自己不想搞自己的制片公司,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但他心里清楚,那绝对是最愚蠢的决定。
搞发行渠道哪有那么容易?六大电影公司早就把有发行能力的公司吞并得差不多了。
梦工厂和狮门或许也曾尝试过,可成绩也就那样,并不理想。
哪怕再过二十年,梦工厂和狮门也未必能构建起全球发行网络。
卡齐尔心里明白,要是自己敢露出半点想要搞发行渠道的苗头,六大电影公司能立刻把他碾得粉碎——就像对待其他竞争对手那样。
“打不过就加入呗!再说,我本来就不喜欢搞生意,也没那个天赋,太麻烦了。比起经营公司,我更愿意拍电影。”
这么想着,卡齐尔便任由日子一天天过去,静静等待着《飓风营救》上映。
说实话,瑞茜·威瑟斯彭不在身边,他还挺孤单的——她正忙着《宿醉2》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