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依旧是老样子,几乎毫无变化。
就像上次一样,那群人又跑到迈阿密海滩尽情狂欢,电影的高潮情节还是拿破仑?戴纳麦特跳舞那段。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原有的模式没什么问题,又何必去修改呢?
前两部作品凭借这样的套路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第三部继续沿用,也无可厚非。
在票房方面,《角斗士》上映第二周就斩获了7300万美元的佳绩,《大人物拿破仑3》的表现也不逊色,收获了5600万美元。
这两部影片暂时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成为五月档的双雄。
五月作为暑期档的开端,学生们刚刚迎来暑假,影院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不过在这个月,真正有竞争力的影片只有四部,分别是《角斗士》《大人物拿破仑3》《恐龙》(2000年上映),以及《碟中谍2》。
说起《碟中谍》系列,圈内流传着一个传言:派拉蒙公司和汤姆?克鲁斯曾亲自找过卡齐尔,希望他能执导该系列的续集。
卡齐尔觉得这个提议很有意思,但他心里清楚,自己一年内无法同时兼顾两个项目,于是只能婉言谢绝。
最终,派拉蒙公司邀请了香港动作片导演吴宇森来执导《碟中谍2》。
吴宇森此前曾拍摄过《断箭》,以及由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变脸》。
或许是受到《变脸》风格的影响,《碟中谍2》也呈现出类似的风格。
不过,凭借汤姆?克鲁斯的强大号召力和《碟中谍》系列本身的Ip热度,这部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佳绩,堪称大卖。
即便如此,派拉蒙公司还是决定让这个系列暂时休整几年,再拍摄续集。
他们担心像007系列那样,两三年就推出一部新作,会逐渐消耗掉《碟中谍》系列的格调。
因此,下一部《碟中谍3》直到七年后的2006年才与观众见面。
从全球票房数据来看,五月上映的影片排名如下:
《碟中谍2》以5.49亿美元的票房位居榜首;
《角斗士》以4.51亿美元的票房紧随其后;
《大人物拿破仑3》则收获了3.56亿美元的票房。
对于这三部影片来说,票房突破3亿美元就已经算是大获全胜了,毕竟这样的成绩并非轻易就能取得。
不出所料,喜剧片虽然热闹有趣,但更多观众还是偏爱动作片。
无论过去多少年,动作片的新鲜感始终不会褪色。
在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中,大多数都是动作冒险类电影,只有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特例才能与它们一较高下。
这一切都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预料之中,他们对此并无不满。
《大人物拿破仑3》的制作成本为5000万美元,宣发费用为2400万美元。
即便院线分走四成票房,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依然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因此他们根本没有必要感到不爽。
在电影圈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只要卡齐尔编写的剧本被拍成电影并取得票房大卖,立马就会有一堆公司争相上门,想要购买他的剧本。
如今,卡齐尔一个剧本的价格已经超过500万美元,迪士尼、环球等公司甚至愿意出价1000万美元来抢购一个本子。
卡齐尔已经与“六大影业”中的四家有过合作,分别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派拉蒙和索尼哥伦比亚。
只剩下环球和迪士尼两家公司尚未与他合作,毕竟当初传播卡齐尔“家暴”谣言的正是这两家公司。
虽然后来双方关系有所缓和,卡齐尔也与他们的管理层进行过洽谈,但这两家公司始终未能买到他的剧本,时机和局面总是不对。
如今,他们恐怕要后悔不已,当初在卡齐尔刚入行时对他进行打压,没想到他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将剧本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拍电影就像赌博一样,没人能预知最后是赚是赔。
然而,片方都希望赚稳钱,不愿意拍摄可能亏本的片子。
说白了,他们讨厌赌博,也讨厌冒险。
因此,他们宁愿购买卡齐尔的剧本,毕竟这么多年来,他编写的每一个剧本都证明能够赚大钱。
既然如此,何必去拍摄那些可能扑街的片子呢?不如直接购买卡齐尔的剧本进行翻拍,稳赚不赔。
如今,圈内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卡齐尔的剧本就是“印钞机”。
从数据来看,这话并非夸大其词。
片方花费1000万美元购买他的剧本,最后往往能赚回好几倍的利润,谁会对此犹豫不决呢?
……
“希望这次别出什么岔子。”哈罗德叹了口气说道。
他是卡齐尔的铁哥们,最近卡齐尔告诉他,自己的妈妈可能在背后搞鬼。
哈罗德从未见过卡齐尔的妈妈,但他知道,卡齐尔一半的抑郁情绪都与这个女人有关,虽然现在看上去好多了。
作为制片人,哈罗德虽然不清楚全部内情,但他知道,自从卡齐尔的妈妈与他爸爸离婚后,他们家的日子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他还从卡齐尔那里听说,他妈妈心眼很多。
如果卡齐尔没说谎,那他妈妈可能带来的麻烦就不容小觑。
“要么没事,要么就是大事,没有中间态。”格雷影业的所有人都清楚《通缉令》这部影片的重要性。
如果这部片子扑街了,他们所有的计划都将泡汤。
“卡齐尔说他妈妈有个女儿,想当演员,说不定我们能从这儿入手想想办法。”
作为制片人,哈罗德必须确保这部片子能够成功。
他有家有口,老婆孩子都等着他养活,他必须为他们拼出一个好未来,而《通缉令》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