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的冬天来得悄无声息。某天清晨推开窗,宁晚发现利马特河畔的梧桐已落尽最后一片叶子,枝桠间隐约可见远处山峦新雪的反光。她对着窗玻璃呵出一口白气,转身将煮好的咖啡倒入保温杯——这是他们清晨协定的新仪式,她带咖啡,江野准备从老城区 bakery 买来的新鲜面包。
走进实验室时,江野正站在白板前,左手拿着咬了一半的牛角包,右手在演算一串偏微分方程。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专注的侧脸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
“咖啡补给。”宁晚将保温杯放在他惯用的位置。
他头也不回地伸出左手准确接过,啜饮一口后笔尖微顿:“阻尼项的系数需要修正。”
宁晚凑近细看,指尖轻点某处边界条件:“考虑加入时间延迟效应?我们上周的模拟显示政策传导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这样的晨间对话已成为日常。他们像两个高度同步的并行进程,共享着同一片内存空间:她熟悉他每个算法背后的数学直觉,他理解她每个政策参数的现实约束。
江野的公共舆论模型在宁晚的参与下进展神速。某个雪后初晴的下午,他们终于完成第一阶段的验证模拟。当最后一行代码执行完毕,整个模型在屏幕上绽放出优雅的拓扑结构——那些曾经抽象的理论假设,此刻具象化为动态演化的网络图谱。
“很美。”宁晚轻声说。
江野凝视着屏幕上流转的光点,眼底映出数据的星河:“比预期收敛得更快。”
他们保持着恰到好处的专业距离,却又在无数细节里泄露着超越合作的亲密:她会顺手整理他堆成山的文献,他会记得她调试代码时不喝冷咖啡;讨论时她刚蹙眉他就递来合适的参考文献,他话音未落她已调出需要的数据可视化。
某个深夜加班后,两人沿着结霜的河岸步行回家。路过亮着暖灯的巧克力店时,江野突然停下:“等等。”
五分钟后他拿着两个包装精致的小盒走出来,将其中一盒递给她:“能量补充协议升级版。”
宁晚打开盒子,黑巧克力上洒着金箔般的 Eth 校徽图案。她掰下一块含在嘴里,浓郁的可可香在舌尖融化。抬头时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目光比苏黎世的月光还要柔软。
“下周要去伦敦汇报阶段性成果。”她说。
“我知道。”他点头,“你的航班是周三上午十点二十,返回航班是周五傍晚六点十分。”
她微微怔住。这些细节她从未特意告知。
江野移开视线望向河面,语气平静如常:“最优路径需要计算所有节点坐标。”
积雪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宁晚看着两人并行的足迹在雪地上延伸,忽然意识到某种根本性的转变正在发生——他们的轨迹不再仅仅是交错或并行,而是开始了真正的收敛。
回到公寓,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整理汇报材料。收件箱里躺着江野刚发来的邮件,附件是份精心标注的伦敦会议中心地图,用不同颜色标出了报告厅、咖啡区和“已知优质能量补给点”。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代码风格的注释:
\/\/伦敦节点参数已加载,待同步
窗外,阿尔卑斯山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宁晚想起下午那个完美收敛的模型,想起雪地里并行的足迹,想起他记住的航班时刻。所有离散的数据点正在连成清晰的轨迹。
她回复邮件,同样简洁:
“协议确认。期待数据同步。”
发送成功后,她走到窗边。远处 Eth 主楼的灯火像永不熄灭的星辰,其中有一盏属于他们共同的未来。
在这个严谨如算法的城市里,某些变量正在悄然越过临界值。而他们都明白,当两个进程共享同一片内存空间太久,分离就会成为比并行更耗能的异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