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前第三天,“七划”公司内部的氛围绷紧到了极致。
主会场开始搭建,各种设备陆续进场,穿着不同工装的人员穿梭往来,空气中弥漫着电钻声、交谈声和一种无形的焦灼。
路回终的战场转移到了发布会现场。
她站在尚显凌乱的会场中央,手持对讲机,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细节——舞台灯光的角度,LEd大屏的显示效果,音响的覆盖范围,甚至嘉宾座椅的摆放间距。
她不时与策划团队、技术团队快速沟通,语气简洁,指令清晰,每一个决定都不容置疑。
“侧屏的亮度再调低百分之五,不要抢主屏风头。”
“备用耳麦必须保证在三秒内可以切换完成。”
“媒体区的电源接口数量再核查一遍。”
她的身影在会场各处出现,像一枚精准的陀螺,稳定着整个筹备工作的节奏。
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让她的话变得更少,眉眼间的锐利也愈发明显,但奇怪的是,她心底却异常沉静。
那份沉静,来源于知道无论多晚回到公寓,总有一盏灯和一个人在那里等待。
曲松十这边,工作场地也临时挪到了会场后台的技术区。
她需要和团队一起,最后一次全面测试演示环境,确保“探索者模式”在发布会现场的硬件和网络环境下能够流畅运行,万无一失。
各种线缆、服务器、调试设备堆积在临时工作台周围,气氛紧张而专注。
“压力测试通过!”
“备用链路切换正常!”
“图形渲染资源确认充足!”
一条条指令确认,一个个绿灯亮起。
曲松十紧盯着监控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进行着最后的参数微调。
她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带着一种即将迎接最终检验的郑重。
中午时分,两人意外地在后台通道相遇。
路回终正带着两名下属快步穿过,要去协调媒体签到区的问题。
曲松十则抱着一台测试用的平板电脑,准备返回技术区。
通道狭窄,光线昏暗。
两人脚步同时一顿,目光在空中交汇。
没有时间寒暄,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
路回终只是极轻微地对她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瞬,那眼神里没有寻常的温柔,只有一种纯粹的、专业人士之间的确认与信任——确认彼此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
曲松十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她也轻轻点头回应,嘴角抿起一个极其短暂的、代表“一切顺利”的弧度。
擦肩而过,不过两三秒的时间。
没有言语,没有触碰,却在嘈杂的背景音中,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流。
她们是恋人,但在此刻,她们更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作战的战友。
这种在专业领域彼此认可、同频共振的感觉,是无可比拟的。
下午,曲松十接到了路回终助理打来的电话,说路总吩咐,给后台技术团队订的咖啡和简餐到了。
当热乎乎的咖啡和三明治送到每个人手中时,团队里年轻些的成员忍不住小声欢呼。
“路总也太好了吧!连我们都记得!”
“呜呜呜我喜欢的丝绒拿铁!”
曲松十捧着那杯温度恰好的拿铁,心里暖洋洋的。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路回终对技术团队的体恤,更是对她无声的支持。
她在前面统筹全局,也没忘记她在后方“战场”的辛苦。
傍晚,路回终抽空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曲松十几分钟前发来的信息:
「演示环节全链路最终校验完毕,状态完美。放心。」
文字后面,跟着一个偷偷摸摸从角落拍摄的、路回终站在台上与灯光师沟通的背影。
照片有些模糊,却抓拍到了她专注工作的侧影,挺拔而有力。
路回终看着那条信息和那张照片,紧绷了一天的唇角,几不可见地柔和了一瞬。
她立刻回复了个猫猫表情包——从曲松十那儿偷的,将手机收起,重新投入工作。
某种安心的感觉,悄然落到了实处。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将会场外映照得如同白昼。
路回终还在与策划团队进行最后的流程核对。曲松十则和技术团队的伙伴们做着最后的设备巡检。
她们在不同的空间,为着同一件事情努力。
身体的疲惫无法避免,但精神却因为目标的临近和彼此的支撑而保持着高昂。
当曲松十完成所有检查,直起有些酸痛的腰背时,她透过后台的监视器屏幕,看到了前方会场已经基本布置完毕的景象。
灯光璀璨,舞台华丽,静待着三天后的盛大启幕。
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腔里充满了期待与力量。
她知道,路回终一定还在某个地方忙碌着。
她们或许还要很晚才能回家,或许回到家也只能累得倒头就睡。
但没关系。
她们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能看到彼此的身影,能感受到对方的频率。
这就足够了。
项目的终章即将奏响,而她们,已准备好同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