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暗星星域,5万亩“抗暗蚀6号”大豆示范带迎来盛花期。淡紫色的豆花在灵能阳光下连成一片,微风拂过,花海泛起涟漪,田间的灵能碳监测仪实时闪烁着绿色光点——数据显示,这片曾被暗蚀困扰的土地,如今土壤碳含量较去年提升22%,完全达到“生态良田”标准。陈砚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触豆花,灵能手环弹出植株生长报告:“开花期比预期提前3天,授粉率达98%,预计亩产突破560公斤,再创纪录!”
农户老卡扛着灵能灌溉设备走来,脸上满是笑容:“今年用了‘抗风6号改良种’,风沙天也没倒苗;施的‘保水灵能肥’还省水30%,碳积分比去年多赚了500分,能换1吨新种子!等秋收了,我要把家里的旧房子翻新,再买台智能收割机。”
陈砚指着远处的“暗星低碳农业服务站”:“服务站下周会开通‘碳积分贷款’业务,你要是想扩大种植,用碳积分就能申请低息贷款,不用抵押。另外,洛城的纤维产业园还会上门收购大豆,价格比去年高10%,保证你们卖得省心、赚得开心。”
此时,洛城零碳加工分中心的“亲子可降解套装”生产线正一片繁忙。车间里,灵能裁剪机根据不同星域的亲子体型数据,精准裁剪面料;“可调节灵能纽扣”自动安装到位,轻轻一按,衣服就能伸缩两码。老周拿着刚下线的套装样品,向星际童装联盟的代表展示:“这套衣服不仅能穿3年,还能机洗50次不变形,降解后还能当肥料,真正实现‘从土地到土地’的循环。目前已有30个星域的经销商下单,订单量超20万套。”
星际童装联盟代表当场签订年度采购协议:“我们计划把这套套装作为‘星际环保童装推荐款’,在50个星域的门店重点推广。另外,能不能开发‘可降解婴儿服’?新生儿皮肤娇嫩,更需要安全环保的服饰。”
老周立刻让研发团队调整方案:“没问题!婴儿服会用更细软的‘绿藤超细纤维’,下周就能出样品,保证无刺激、防过敏。”
海洲绿色物流分中心的“星际低碳冷链网络”,在夏季迎来了“零碳海鲜季”。20艘新能源冷链船满载着海洲的星光虾、碧波的深海鱼,沿着AI优化的航线驶向各星域。张社长陪着星际米其林联盟的主厨,查看冷链船的实时监控:“从捕捞到送达餐厅,全程碳排放仅0.5kg\/公斤,虾的存活率达99%,口感和刚捕捞的一样。米其林的‘低碳海鲜套餐’推出后,预订量比去年增长了50%。”
主厨现场烹饪了一道“星光虾刺身”,品尝后赞不绝口:“肉质鲜甜,弹牙多汁,完全保留了海鲜的原味!我们计划在全球100家米其林餐厅推出‘星际低碳海鲜日’,当天所有海鲜都来自海洲的零碳冷链,让更多食客体验低碳美食的魅力。”
舟山星际农旅示范分中心的“低碳农业研学基地”,夏季的“生态实践营”吸引了来自20个星域的200名学生。在暗星的大豆示范田,学生们亲手操作灵能灌溉设备,学习低碳种植技术;在海洲的渔港,他们跟着渔民体验绿色捕捞,了解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小吴拿着学生的实践报告,向陈砚汇报:“8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要从事低碳农业相关工作,还有50名学生申请加入‘星际农业志愿者团队’,计划去荒芜、暗星等星域帮助农户推广低碳技术。”
陈砚看着学生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把‘生态实践营’变成常态化项目,每个季度组织一次,让更多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的真谛。另外,研学基地的‘永续树苗圃’要培育更多树苗,免费赠送给各星域的农户,让‘星河永续树’的绿意蔓延到更多土地。”
8月底,“星际农业联盟低碳技术交流会”在灵曦星域召开。陈砚代表“四地农品”,发布了《星际农业低碳技术白皮书》,分享了“抗暗蚀6号”大豆、全降解再生纤维、零碳冷链等10项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经验,并宣布成立“星际农业技术共享平台”——平台将免费开放低碳技术专利,为欠发达星域提供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助力全球农业低碳转型。
交流会现场,30个星域与“四地农品”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其中15个欠发达星域将获得“低碳农业帮扶计划”支持,免费获得种子、设备和技术培训;星际环保组织则为“四地农品”颁发了“星际低碳技术引领者”证书,表彰其在技术创新与共享方面的突出贡献。
初秋的星空中,星际低碳农业产业园的“星河永续树”已结出满树果实。陈砚站在树下,看着远处穿梭的新能源物流船、忙碌的生产线、欢笑的学生,心中满是感慨。从四地协作到星河联盟,从技术创新到共享共赢,“四地农品”用十年时间,在浩瀚宇宙中筑起了一道农业文明的生态屏障。
他知道,未来的星际农业,还会面临新的挑战——星际气候变化、新型病虫害、跨星域文化差异,但只要“四地农品”与星际农业联盟携手同行,坚守“生态优先、协作共赢”的初心,就一定能让低碳技术的光芒照亮更多星域,让“星河永续树”的绿意覆盖更多土地,让每一片耕耘的土地都能永远焕发勃勃生机,让每一个星辰下的家园都能永远充满丰收的喜悦与生态的和谐,共同开启星际农业永续发展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