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回声》的拍摄进入最关键阶段——模拟飞船引擎因未知共振濒临解体的戏份。
这场戏对演员的挑战极大,需要表现出在极致恐慌中依旧保持专业素养寻找生路的状态。
沈墨言要求动用基地最高级别的物理模拟系统,力求真实。
为此,他甚至请来了两位资深的飞船结构工程师在现场待命。
“Action!”
命令下达的瞬间,整个“孤星号”模型开始剧烈的震动起来,高频噪音刺耳欲聋。
演员们的慌乱反应真实无比。
这是真慌乱啊!
白柒(林曦)在主控台前,强忍着不适,紧闭双眼,头部微偏,似乎在极力分辨着什么。
突然,她猛地睁开眼,对着虚拟通讯器嘶声喊道:“不是引擎!是第三象限龙骨接驳处!频率37.8赫兹!重复,共振源在第三象限龙骨!”
她的精准报点让控制室里的两位工程师震惊不已!
“cut!”
模拟停止,棚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喘息声。
沈墨言几乎是冲进了拍摄区,直接冲到白柒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37.8赫兹?!你怎么知道的?!”
白柒松开抓着控制台的手,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指,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听出来的。震动和噪音的耦合方式很典型。”
“听、听出来的?!”一位跟过来的工程师失声叫道,“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那眼神分明在说“这根本不是演员该有的技能”!
白柒目光扫过那两位仍在啧啧称奇的工程师,语气自然地转向沈墨言,“沈导,这种复杂系统的故障定位,确实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个人觉得,如果能有一位既懂技术又理解叙事的人从宏观层面把控细节,或许能避免很多此类模拟中的‘认知偏差’。”
她的话看似在讨论技术,却巧妙地指向了一个人——江念薇。
江念薇出身科技豪门,自身又是金牌经纪人,既懂技术底层逻辑,又深谙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动人的故事,正是连接沈墨言偏执艺术与冰冷科技的最佳桥梁。
沈墨言闻言,眉头微蹙,下意识地陷入了思考。
他不得不承认,白柒的话有道理。
他追求极致真实,但有时过于陷入技术细节,反而忽略了整体叙事的流畅性。
至于这么一个人,他倒是认识一个——江念薇。
江念薇在这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想起之前几次与江念薇关于项目方向的讨论,虽然时有争执,但她的很多观点事后证明都极具前瞻性。
“这条……过了!”沈墨言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波澜,但声音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知道,刚才那个镜头,将是整部电影最具冲击力的真实瞬间之一。
然而,没等他们从这场“共振危机”中缓过神来,基地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紧接着,工作人员引着两个人走了进来——正是陆衍之和他的首席技术官。
陆衍之依旧是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与周围充满工业感的环境格格不入,却自带强大的气场。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一片狼藉的拍摄现场,最后落在了站在主控台前、还没来得及换下戏服的白柒身上。
“沈导,冒昧打扰。”陆衍之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章律师应该已经和您沟通过,柒衍科技希望能为《深空回声》提供最新的神经交互与物理模拟技术支持,尤其是在深空环境沉浸感营造方面。”
沈墨言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就知道!陆衍之绝不是一个善罢甘休的人!
“陆先生,我们剧组有完整的技术团队。”沈墨言语气生硬地拒绝。
“当然,沈导团队的实力有目共睹。”陆衍之从善如流,话锋却一转,“不过,据我所知,贵组在模拟特定物理效应,尤其是多频段复合震动与声场耦合方面,似乎遇到了一些……小小的挑战?”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刚刚经历“共振”洗礼的拍摄区。
沈墨言呼吸一窒。
陆衍之的消息也太灵通了!
陆衍之微微一笑,抛出了无法拒绝的诱饵:“我们原型机搭载的‘混沌声场模拟系统’和‘高精度触觉反馈阵列’,正好可以完美解决这类问题。而且,作为技术支援,我们只提供设备和算法支持,绝不干涉您的艺术创作。”
他的话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对方的需求,又给出了足够的尊重和便利。
沈墨言脸色铁青,拳头在身侧握紧。
他讨厌这种被资本和技术裹挟的感觉,但不得不承认,陆衍之带来的技术,可能正是他追求极致真实所需要的。
看着沈墨言在与陆衍之交涉时那副憋屈又不得不妥协的样子,白柒目光微闪。
她走到正在安排设备接入的陆衍之身边,用不大但足够让附近沈墨言听到的声音说道:“陆先生的技术来得正是时候。沈导正在为深空场景的真实性绞尽脑汁,尤其是不同星域环境对宇航员生理心理的细微影响,这部分如果能精准模拟,对演员理解角色、对导演把控叙事节奏都至关重要。”
白柒说着,目光转向沈墨言,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提醒”,“说起来,江小姐之前好像提到过,她接触过类似的前沿研究,还感慨过技术如何赋能叙事呢。”
她的话,如同在沈墨言和陆衍之之间微妙的对峙气氛中,投下了一颗关于“江念薇”的石子。
陆衍之是何等人物,立刻明白了白柒的意图。
他从善如流地接话:“哦?江念薇小姐也对这方面有研究?那正好,我们的技术演示和后续优化,或许可以请江小姐一同参与评估,毕竟她兼具技术和市场的敏锐度。”
他这话既捧了江念薇,又给了沈墨言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让江念薇参与,等于为他的艺术追求加上了市场和叙事层面的保险。
沈墨言听着他们一唱一和,眉头皱得更紧,但内心却动摇得更厉害。
他排斥陆衍之的资本介入,但他认可江念薇的专业能力。
如果江念薇能作为他和陆衍之技术团队之间的“缓冲带”和“翻译官”,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技术上的事情,确实需要谨慎。”沈墨言终于松口,语气生硬地对陆衍之说,“具体的应用方案,我需要和我的制片人江念薇共同敲定。”
这是他第一次在剧组事务上,主动且明确地提出需要与江念薇“共同决定”。
【宿主!高明啊!】1414兴奋地喊道,【您不仅化解了陆衍之强行入局的尴尬,还顺势为沈墨言和江念薇创造了必须紧密合作的理由!沈墨言对江念薇的‘专业依赖度’提升了!红线任务有效推进!】
白柒看着沈墨言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默认了江念薇介入的背影,微微勾了勾嘴角。
很好,第一步成功。
让沈墨言在专业领域重新发现并依赖江念薇的价值,是打破他们之间因理念差异和骄傲而产生的隔阂的关键。
至于陆衍之……
白柒转向他,脸上挂着符合“协议女友”身份的、恰到好处的客套笑容:“陆先生的技术令人期待,希望接下来合作愉快。”
陆衍之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仿佛想看清她刚才那番话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
最终,他也回以商业化的微笑:“当然,合作愉快。”
他心知肚明,白柒利用了他的入场,巧妙地给沈墨言和江念薇搭了桥。
这个女人,不仅自身是个谜团,搅动局势的能力更是超乎想象。
这让他对这场“协议合作”,愈发感兴趣了。
于是,在白柒不着痕迹的推动下,沈墨言、江念薇、陆衍之这三个原本关系复杂的人物,因为《深空回声》这个项目,被暂时捆绑在了一起。
而白柒这个“白月光”,则隐藏在幕后,耐心地编织着她的红线,等待着下一个推动沈墨言和江念薇感情升温的契机。
她的舞台,从来不只是镜头前的表演,更是这人情世故与人心之间的微妙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