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命令下达得迅疾而无声。没有盛大的欢送会,没有冗余的交接仪式,甚至很多老同事还不知道周远的去向,他已经带着一个精简到极致的小组,悄然离开了北京。

小组算上他只有四个人:秘书小陈,一个沉默寡言、心细如发的年轻人,负责统筹他所有的行程、健康管理和文书工作;助理工程师李文,毕业于清华水利系,思维敏捷,对数据有着近乎偏执的敏感,是周远特意从三峡技术团队里挖来的苗子;还有一位是司机老何,话不多,车开得极稳,曾在川藏线汽车兵部队服役十几年,对西南复杂路况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他们的第一站,并非西部高原,而是重返三峡库区。

周远拒绝了总公司安排的舒适套房,选择了坝区附近一家普通的技术人员招待所。房间简单干净,窗外能看到大坝的一角和不远处平静的江面。放下简单的行李,他立刻召集了小组第一次非正式会议。

“从现在起,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可能是未来西部电站要面对的问题,甚至是放大十倍、百倍的问题。”周远的声音不高,却让房间里的空气瞬间紧绷起来,“三峡是巨人,也是先驱。它成功了,但它身上每一道伤痕,每一个还在隐隐作痛的地方,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触摸这些伤痕,搞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会不会感染,以后怎么避免。”

他摊开一份密密麻麻的行程单,上面列出的不是风景名胜,而是一个个听起来就令人压抑的地点:滑坡体监测点、泥沙淤积实验段、移民后靠安置村、鱼类增殖放流站、地质灾害治理现场、水库调度中心底层数据机房……

“小陈,联系三峡集团的李总工,就说我周远来了,不是视察,是学生,请他派最了解情况、最爱‘抱怨’、最敢说真话的技术人员带我们走,最好是当年在一线啃硬骨头的那些老家伙。李文,你负责对接所有数据接口,我不要报告摘要,我要原始数据,每秒的振动频率、每立方米的含沙量、每一毫米的位移监测记录,能拿多少拿多少,然后你自己建模型跑,找异常,找趋势。”

“明白,周总!”李文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猎犬。

小陈默默点头,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和安排。

“老何,接下来路可能不好走,辛苦你了。”

老何只是憨厚地点点头,搓了搓粗大的手掌。

会议简短至极。十分钟后,周远吞下今天份的药片,用温水送下,胃里隐约的不适被强行压了下去。他走到窗边,看着夕阳给巨大的坝体镀上一层悲壮的金红色。

触摸巨人的伤痕,第一步,往往伴随着刺痛。

带他们去看滑坡体的是一位姓张的老工程师,快退休了,皮肤黝黑,手指关节粗大,说话带着浓重的川音,一提起库区的地质问题,就皱紧了眉头,像是自己身上也在痛一样。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越走越偏僻。最终停在了一处拉满警戒线和监测桩的山坡下。仰头望去,一道巨大的、灰黄色的裂缝像闪电般劈开绿色的山体,从山顶一路撕裂下来,触目惊心。几台钻机还在山腰轰鸣作业,进行加固处理。

“看嘛,周总,这就是蓄水后搞出来的!”张工指着那裂缝,语气里满是痛心,“以前这山稳当得很!水一泡,底下岩层软了,坡脚应力条件全变了!监测数据显示,它还在以每天几乎一毫米的速度向下向外蠕滑!吓人得很!”

周远默默听着,目光锐利地扫过滑坡体的每一个细节:岩土结构、裂缝走向、植被情况、排水设施。

“像这样的新生滑坡体,库区有多少?”周远问。

“登记在册、需要重点监测的,一百二十七处。”张工报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这还不包括那些小的、暂时没发现威胁的。每年汛期水位大幅波动的时候,是最危险的,就跟反复揉搓一块泡了水的土疙瘩一样,迟早要散架!”

“治理方案呢?效果如何?”

“抗滑桩、锚索、排水洞,老一套呗。花钱如流水!效果嘛……暂时能稳住大部分,但像这种大型的、深层的,”张工摇摇头,“治标难治本。水库一天不排空,这水一天不退,它就是个定时炸弹。而且,成本太高了!这里打一根百米深的抗滑桩,成本够在平原修几公里路了!”

周远蹲下身,抓起一把滑坡体边缘的土,在手里捻了捻,土质湿滑黏腻。“未来的电站,库区水位波动可能更大,地质条件更差。这种问题只会更严重。”他像是在对张工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张工叹了口气:“周总,说实话,建大坝,咱们是能手。但这建完了怎么跟这变了脸的山河相处,学问才刚开头啊!预测不准,治理代价太大,这是大问题!”

下一站是泥沙淤积观测点。他们乘船来到库尾一片宽阔的水域,水色明显比下游浑浊。一艘专用的勘测船正在作业,用超声波扫描着水下河床的形态。

负责泥沙监测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博士,一板一眼地汇报着数据:“……年均淤积量约1.6亿吨,略超初设模型预测值。主要淤积区域集中在库尾段,导致河床抬高,对上游港口和防洪有一定影响。我们正在试验‘蓄清排浑’、机械清淤等多种方式……”

周远打断他:“略超?超了多少?模型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来沙量预估错误,还是水流动力条件模拟失真?‘蓄清排浑’在特大洪水年来临时,调度灵活性到底有多大?对下游生态补水的影响量化评估做了吗?”

一连串专业而尖锐的问题让年轻博士有些措手不及,额角微微见汗。他显然更习惯照本宣科。

周远语气缓和了些:“我不是质疑你们的工作。我只是想知道,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这个系统可能会出现多大偏差?如果我们未来的电站,来沙量更大,库容相对更小,这个问题会不会变得致命?”

年轻博士怔了怔,陷入沉思,然后老实回答:“周总,您问的这些……有些我们还在研究,有些……确实存在不确定性。”

周远点点头,没再追问。他走到船边,看着浑浊的江水。泥沙,是河流的血液,也是水库的寿衣。如何与泥沙共处,是每一个水坝工程师永恒的课题。三峡的教训是,即使是最先进的模型,在面对自然复杂的变量时,依然会显得稚嫩。

移民新村建在一片地势较高的台地上,白墙灰瓦,整齐划一,篮球场、卫生所、小超市一应俱全。表面看,比他们原来沿江而居、时常受洪水威胁的老村子强了太多。

接待他们的是当地的移民干部,一位姓王的乡镇书记,满脸疲惫,但努力挤出热情的笑容,介绍着政府的扶持政策,移民的就业情况,人均收入的增长数字。

周远听着,不时点头,但目光却扫过那些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他们眼神空洞地望着长江的方向;扫过那些虽然干净却缺乏生机活力的街道;扫过新村边缘那片明显贫瘠、产出有限的坡地。

他随机走进一户人家。男主人外出打工了,只有女主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家。女人很拘谨,问什么答什么,都是“感谢政府”“生活好了”。但周远注意到,堂屋的墙上,挂着一幅用镜框精心装裱的老照片,是淹没前的老村子,依山傍水,炊烟袅袅。

“还想原来的家吗?”周远轻声问。

女人愣了一下,眼圈微微有些红,搓着衣角,半天,才低声说:“房子是新的好……就是,就是没地方洗衣服了,原来的江边,有老大一块石板……”

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却像一根针,刺破了所有宏大的叙事和光鲜的数据。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子、几亩田,还有一种沿袭了千百年的生活方式,一种与江河紧密相连的文化脉络和情感寄托。这种损失,无法用金钱完全补偿。

王书记在一旁有些尴尬,想解释什么。周远摆摆手。

他又去看了为安置移民而新建的果园和养殖场。技术员介绍着引进的新品种,计算着预期的收益。但周远看到的是稀疏的果苗,以及因为水土不服而显得有些病恹恹的家畜。

“长效补偿机制落实得怎么样?”周远问王书记。

王书记叹了口气:“钱是按期发了,但光发钱不是办法啊。年轻人能出去打工,老人怎么办?技能培训搞了,但效果……哎,背井离乡,心气散了,重新扎根难啊。产业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愁得很。”

离开移民村时,天色已晚。周远的心情比看到滑坡体时更加沉重。技术难题总有办法攻克,但人心的失落、社会的重构,是比混凝土和钢筋更难以浇筑成型的。

晚上,在招待所昏暗的灯光下,李文对着电脑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数据,眉头紧锁。 “周总,三峡电站机组的振动数据,有异常波动,虽然很轻微,但频率很有规律,像是在某个特定负荷区间产生了共振,但原设计里没有这个……” “还有,生态流量下泄的数据,理论上满足了最低要求,但和下游几个断面实际监测到的水量、水温数据对不上,存在误差,丰水期和枯水期误差模式还不一样……” 周远站在他身后,看着那些跳动的曲线和数字,眼神深邃。 “记下来。所有异常,所有误差,所有‘理论上’和‘实际上’对不上的地方,都记下来。”他缓缓道,“这些,就是未来雅江工程必须要回答、必须要解决的风险点。一个都不能放过。”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去拜访一位隐退已久的三峡工程元老,顾院士。老先生年过八旬,住在坝区一个僻静的院子里,深居简出,几乎不再见客。周远是通过私人关系,才得以登门。

顾院士的客厅很简单,堆满了书和图纸。他精神还不错,看到周远,似乎并不意外。 “我知道你会来。”老人声音沙哑,却带着看透世事的清明,“要去碰雅鲁藏布江那块硬骨头了?” 周远恭敬地点头:“来向老师请教。三峡之后,我们最该记住什么?最该避免什么?”

顾院士沉默了很久,望着窗外暮色中的大坝轮廓,缓缓说道:“周远啊,我们那一代人,穷怕了,落后怕了,憋着一口气,就是要争光,要证明中国人也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坝。我们成功了,代价也付了。” 他转过头,目光如电:“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国家强了,技术也进步了。你们这一代工程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不能只想着‘能不能建成’,更要想着‘该不该这样建’,‘建成后怎么办’。”

“技术上的问题,你比我懂。我说点虚的。”老人顿了顿,“第一,要敬畏。敬畏自然,它比你想象的更复杂,更有力量。我们的模型和计算,在天地伟力面前,永远是小学生。要留足余量,要准备好应对未知。” “第二,要诚实。对数据诚实,对问题诚实,对自己诚实。不要因为工程浩大、投资巨大,就掩盖问题,回避风险。三峡运行这些年,小毛病不断,有些隐患,可能现在还没完全暴露。要承认它,研究它,解决它。” “第三,要慈悲。”老人声音低沉下去,“大坝一建,多少人的生活天翻地覆。移民不是数字,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有乡愁离恨。过去的补偿,偏重于物质,忽视了精神和文化。未来的工程,能不能多一点人性化的设计?能不能让他们真正地安居乐业,而不是简单地搬走了事?”

“最后,”顾院士深深地看着周远,“保重身体。我听说你病了。雅江那个地方,不是一般人能扛住的。你是总工程师,不是冲锋队长了。你的头脑,比你的身体更重要。要学会惜力,要学会用团队的智慧。”

老人的话,没有一条涉及具体技术,却像重锤,一字字敲在周远心上。这比他看过的所有技术报告都更加振聋发聩。

离开顾院士家,夜空繁星点点,坝区的灯火倒映在江水中,一片迷离。 周远站在江边,久久不语。几天来的所见所闻,那些滑坡体的裂缝、移民眼中深藏的乡愁、数据中隐藏的异常、老院士的谆谆告诫……所有的碎片,在他脑海中碰撞、拼接。

他触摸到的,不仅仅是三峡巨人的伤痕,更是一部沉甸甸的、用巨大成就和深刻教训写就的教科书。这本书,没有出版的辉煌,却字字千钧。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小陈的电话:“通知小组,准备一下。下一站,成都,西部水电开发总公司。另外,帮我搜集所有关于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已建和在建水电站的地质灾害记录,越详细越好。”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破开迷雾后的坚定。 高峡平湖的回响,是赞歌,也是警钟。而这钟声,将伴随着他,西进,再西进,直到那片世界之巅的狂野江河。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正良缘杨辰秦惜打怪爆率太高,开局转职武神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御兽:开局觉醒双灵环回到92:开局被俩大舅哥投河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绝代掌教贵女奸商丫头,悔婚无效韩娱之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第39次相亲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农家后娘巧种田步步高升V5宠婚:鱼精萌妻,要乖乖凰妃倾天下超级保安在都市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姑苏伊梦夜倾城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大国体育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大时代1994闺门荣婿重启1986我在豪门当夫人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道门小天师雄起,我洗鞋子养你辞金枝农家团宠六岁半贪财王妃太嚣张甜宠娇妻无下限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我老婆是传奇天后漫威里的莫高雷旅店我的幻想生物婚意绵绵,神秘老公晚上见替嫁甜妻:您的夫人A爆了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在都市修长生直播:我说没杀过人,测谎仪响了雪狼的使命2之重组雪狼小队四合院:满院禽兽,遇我皆跪国运三国杀:给世界一点阴间震撼世间大高手跑男:爆发超能力,天仙犯花痴开局送失忆仙尊带小萝莉四处闯荡峥嵘岁月:我的别样人生我的道观通派出所四道城关25岁正科,省里大佬拍我肩膀醒来已是万年后,满级老祖混都市成魔法少女你还死性不改是吧落榜后,修真大学找上了我高武:目睹校花杀人,被她缠上了快穿:摆烂后,炮灰男二集体逆袭神探李:罪案现场解密者你一个种植大户,武功也这么高?龙主归来:踏破江城报血仇五岁人生重起计划我从地府回来强点是不是很正常?谍战天津卫,友人成堆堆!我警告你!笑喷我可不不负责哦最后一只寻宝鼠:开局掀了古董街游戏降临:我干饭就涨属性点凡神双魂记重置记忆后,我竟成了救世主!我为华夏镇国运你说我是小当家,不我们有区别诡异世界你御神,你没挂谁信?全球觉醒:我的词条是禁忌之上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开局被讽废机娘?我照样成为王牌亏钱?那不是有手就行末世重生:我的全能保镖抗日锄奸特战队灵壶仙缘壶中的世界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我在水库养鱼,全球钓佬为我癫狂种田:别再种了,爆仓了!天道正义高武:双SSS天赋,战深渊魔族逼我背锅?我执掌纪检你慌啥?我的秘境是万界中心奉先别闹,二十一世纪不让这么玩赘婿:开局降维打击无限重生之轮回医仙神医下山:美女总裁非我不嫁夜行斩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