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薄雾笼罩着光明区老城。
汉东省委大院的铁门在晨光中缓缓开启,门柱上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被露水洗得发亮。
这座由五幢八十年代苏式建筑组成的院落,像一头沉睡的巨兽,正随着早班公务员的脚步声渐渐苏醒。
灰白色的主楼墙上爬满常春藤,三楼最东侧的窗户永远第一个亮灯——那是省委书记的办公室。
门口站着两名武警,刺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走廊墙上挂着历任书记的肖像,最新那幅的边框还没沾上灰尘。
保洁员王婶知道个秘密:省委书记的茶杯永远摆在办公桌左上角45度角位置,秘书每天要用量角器校准三次。
梁群峰的办公楼前栽着两排雪松,据说能防窃听。
三楼会议室装着德国进口的电磁屏蔽装置,窗玻璃是特制的单向透视型。
保卫处的老张记得清楚:去年有个开发商想硬闯,被便衣按倒在松树下。那人西装口袋里掉出的录音笔,至今锁在机要室的保险柜里。
组织部的小楼最不起眼,墙皮都斑驳了,但每天进出的人脸色最凝重。
干部二处的保密室装了四道锁,钥匙分别由处长、机要员和两条狼犬保管——没错,连警犬都是备案在册的保密设备。
新来的选调生总在楼梯口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像念咒语般虔诚。
省纪委的墨绿色窗帘永远紧闭。
信访室门口摆着台老式碎纸机,吞告状信时发出的呜咽声,能让最嚣张的镇党委书记腿软。
地下室有个不挂牌的谈话室,隔音棉包着的墙上留着几道指甲抓痕。保洁员说那是野猫挠的,但老纪检们都沉默。
机关食堂的油烟味里飘着机密。厅级干部在小包间用蓝边瓷碗,处级干部用不锈钢餐盘,科级以下排队打饭。
掌勺的李师傅有本神秘菜谱:省委书记爱吃的红烧肉要炖两小时,纪委书记的清蒸鱼不能超过一斤二两——这是二十年来总结的火候政治学。
.........
车窗外的雨点渐渐密集,打在挡风玻璃上发出细密的声响。
司机老张调低了收音机的音量,从后视镜里瞥见程度微闭的双眼——这位年轻的局长手指正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敲,节奏如同审讯室里的倒计时。
局长,真不用开进去?老张小声问道,省委保卫处已经录过车牌了。
程度睁开眼,雨水在窗外模糊了省委大院的轮廓。
那几幢灰扑扑的苏式小楼,此刻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像极了青林县错综复杂的权力版图。
再等等。他摇下半截车窗,潮湿的空气裹着桂花香涌进来。程度坐在车上假寐,他的脑中再过了一遍青林县的资料。
吕州市委常委、青林县县委书记孙海平,是地地道道的汉东人,在被调往青林县担任县委书记之前,他一直在礼城工作,从基层的镇政府开始,一路升迁至县局,再到市局,最后才被空降到青林县担任县委书记。
孙海平在其执政生涯中,一直扮演着一个出色的“端水大师”角色。他善于在县长和专职副书记之间保持平衡,巧妙地处理各种关系。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趋平则是青林县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他的履历丰富多样。他曾历任镇政府科员、股长、副镇长、镇长、书记,县委办主任、副县长等职务,最终升任县长。
张趋平在青林县可谓是根深叶茂,人脉广泛。有传言称,他与青林县的一些国有企业关系匪浅,甚至还听说有不少关于他的举报信。然而,这些举报信最终都不了了之,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至于张趋平背后的支持者究竟是谁,程度目前也无从知晓。有人猜测可能是吕州市现任副市长李达康,但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猜测,缺乏确凿的证据。也有人说是现任市委书记高立冬。
以程度观之,此人行事做风,非常像现任副市长李达康,强势,不沾锅,但此人又与李达康不同,贪财、好色。
专职副书记荣霄?,管d群,宣传、组织工作原省直单位的一位处长,听说在青林与赵趋平斗得你死我活,但大多数时候以失败告终。
要不是有县委书记孙海平,怕是早就滚出青林了。
这就是目前的青林县三人组。
至于后面的常务副县长林平之,与他办公室主任的名字一样,是异地交流任职,本来是内陆县的一名副市长,已经提前调回。
其职务由副县长孙连城取代。
最后就是组织部长林浩卿,这位也是青林土生土长的干部,听说与赵趋平穿一条裤子,这就是青林的五人小组。
至于其他常委,他们各自都有自己所属的派系。
比如城关镇委书记昊友德,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政法委书记、县人武部政委或部长等等,这些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而自己未婚妻的兄长江知秋,他所在的某集团军主力师部驻地恰好就在青林县。
程度曾经好奇地问过知夏,为什么她叫知夏,而她哥哥叫知秋。
知夏告诉他,这是因为他们一个是在夏天出生的,一个是在秋天出生的,所以他们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程度在脑海里仔细思考了一番,自己到了青林县之后,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才能打开工作的突破口呢?
知夏之前已经跟他说过,赵趋平之所以选择留在青林县,是因为他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希望能够在青林县退休。
而且,明年赵趋平将会调任青林县政协主席。
虽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赵趋平恐怕并不是真的想要在青林县退休,而是舍不得这里的利益。
毕竟,县政协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一起并称为四套班子,通常情况下,县人大主任会由县委书记兼任。
虽然实权上不如县委、县政府,但人家毕竟是正县(处)级单位,级别在那里摆着呢,再加上赵趋平又是一任县长。
这会给程度的工作带来相当的大的困扰。
除此之外,还有孙海平这个人也不容小觑。
他能够在专职副书记荣霄和赵趋平之间保持平衡,并且还能拉拢其他几位常委,这说明他的手段相当高明。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够掌控常委会的局面,由此可见他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
程度对青林县的政治生态进行了一番总结,发现这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派别。
其中一派以赵趋平为首,他们掌控着青林县的财政大权。
通过组织部长林浩卿,赵趋平一系对县人事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他们不敢太过放肆,毕竟县组织部可是县委书记的自留地,要是把事情闹大了,赵趋平他们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赵趋平即将退居二线,这使得他们内部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迹象。
组织部长林浩卿似乎对县长一职志在必得,据说他一直在吕州积极活动,试图为自己争取这个职位。
另一派则以专职副书记荣霄为首,他主要负责d群、意识形态以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别看这些工作看似实权有限,但有些东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可一旦真正去衡量,其分量却可能重达千斤。
这位,不仅在吕州活动,也没有少跑省里跑,誓要拿下青林县县长一职。
另外就是常务副县长孙城,这位刚刚调上来,暂时没有机会再进一步,然后就是城关镇镇委书记等人。
虽然也往市里跑得勤,无非就是想再进一步罢了,没有机会问鼎县长大位,那么自己机会在哪儿呢?
知夏说了,这次他去青林任职,江家不会帮他,如果他能在青林任上做出成绩,江家自会在关键的时候推他一把。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孤立无援。事实上,他在吕州有着强大的人脉关系。
现任吕州市市长,正是他的老师高育良。而且,他知道,再过几年,高育良将接任吕州市委书记一职,这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坚实的靠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度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计划。他缓缓睁开眼睛,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车窗外的雨水。雨滴顺着车窗滑落,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未知的故事。
程度的视线最终停留在省委大院最东侧的小楼——组织部所在的 3 号楼。
今天,他要去见的人是干部二处处长徐远舟。此人不仅是张春城的嫡系,更是以“笑面虎”而闻名。
“走吧。”程度突然开口,打破了车内的沉寂。他顺手整了整警服领口,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做最后的准备。
当奥迪 A6 缓缓驶入大院时,雨幕中的 3 号楼显得有些朦胧。
然而,在那模糊的雨幕中,程度隐约看到了 3 号楼窗前的人影。那个人影手中捧着一个茶杯,杯身上印着的白梅图案,竟然和江明远书房里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