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珏说到做到。在习菱紫靠着他的手臂睡着的那半小时里,他已经通过终端迅速且高效地重新规划了她后续的行程。
晚宴只露脸半小时,他便以“身体不适”为由,不容置疑地带着频频打哈欠的习菱紫提前离场,留下一众还想攀谈的名流面面相觑。 第二天的杂志采访,他亲自与主编沟通,将预设的十五个问题砍到只剩下五个最安全、最基础的,并且要求对方不得即兴发挥。整个采访过程,玉珏就坐在镜头外的监视器后面,气场冷得能让空气结冰,导致记者和摄影师压力巨大,匆匆走完流程。 至于后面几天那些他认为不必要的、纯消耗性的通告,他直接让琳达去推掉,语气没有半分商量余地。
琳达接到指令时,头皮都有些发麻。这些被推掉的通告里,不乏一些背景深厚、能给公司带来巨大利益的合作方。玉珏这样强硬的态度,无疑是在打许多人的脸。
“玉先生,环球时尚那边的主编亲自来电,表示非常失望,他们的封面多少人挤破头都上不去……” “星辉奖的颁奖典礼邀请菱紫做颁奖嘉宾,这是提升业界地位的好机会,只是需要站一会儿……” “还有品牌方那边,违约金倒是小事,但这样爽约,以后恐怕……”
“推掉。”玉珏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没有丝毫波动,“理由统一是艺人需要调整期,专注沉淀和公益项目。违约金照付。后续合作,由我亲自评估。”
他的理由冠冕堂皇,将“调整期”和“专注公益”摆在前面,让人难以从明面上反驳。但圈内人都清楚,这不过是托词。真正的原因是——玉珏觉得习菱紫累了,不想让她去了。
这种近乎“昏君”般的护短行为,很快在公司内部高层引发了强烈不满。
星耀传媒并非玉珏的一言堂,他虽然是最高决策者,但背后还有董事会和其他股东。之前玉珏的一系列操作带领公司股价飙升,大家自然对他唯命是从。但如今,他为了一个艺人的“累”,就要推掉这么多真金白银和拓展人脉的机会,这在某些只看重短期利益的股东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
一次紧急召开的内部高层会议上,火药味弥漫。
“玉总!我知道习菱紫现在是公司的摇钱树,您心疼她,但也得有个限度吧?”一位资历颇老的董事率先发难,语气激动,“这么多优质资源,说推就推?您知道我们为了争取这些机会,前期投入了多少人情和成本吗?”
“是啊玉总,”另一位女高管附和道,语气稍缓但立场一致,“菱紫那孩子是讨人喜欢,但娱乐圈更新换代多快?现在正是趁热打铁,最大限度变现的时候!累一点怕什么?哪个顶流不是这么过来的?休息半年,观众谁还记得她?”
“公益是要做,但不能只做公益不赚钱啊!公司上下这么多人要吃饭呢!” “玉总,您不能太感情用事了……”
质疑和抱怨声此起彼伏。他们都认为玉珏被习菱紫迷昏了头,做出了不符合公司利益的非理性决策。
琳达坐在会议桌末尾,紧张得手心冒汗,偷偷观察着玉珏的反应。
玉珏坐在主位,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桌面,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那些抱怨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直到众人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抬起那双深邃的桃花眼,目光冷冽地扫过全场。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说完了?”他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首先,”他语气不急不缓,“习菱紫的价值,不在于她跑了多少个通告,接了多少个代言。她的价值在于她的独特性,在于她那份‘稀缺’的纯净感和观众缘。过度消耗,只会加速她的贬值。你们是想做一锤子买卖,还是想养一棵长期的摇钱树?”
“其次,”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那位最先发难的董事,“推掉那些通告的违约金,从我个人账户走,不占用公司资金。至于‘损失’的机会成本……”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我会在三个月内,引入比这些高出三倍回报率的资源补上。做不到,我这个位置,让给你们坐。”
众人顿时噤声,被他的狂妄和自信震慑住了。比这些资源高出三倍回报率?那是什么概念?!
“最后,”玉珏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众人,语气冰冷,“如何最大化她的长期价值,由我判断。她的状态,由我负责。谁有异议,现在可以提出来。”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没人敢直视他冰冷的视线。
“既然没有,”玉珏整理了一下袖口,语气淡漠,“散会。琳达,按原计划执行。”
说完,他径直离开会议室,留下满屋子面色各异、敢怒不敢言的高层。
玉珏回到办公室,看着监控屏幕里,正在休息室里乖乖喝营养液、小口小口像只仓鼠的习菱紫,眼神才稍稍缓和。
他当然知道会引发矛盾。但他不在乎。
公司的反对?股东的抱怨?在他看来,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噪音。他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掌控全局,带来更大的利益来堵住所有人的嘴。
而此刻,比起那些所谓的“机会”,他更在意的是屏幕里那个小家伙眼底的青色能快点消下去。
推掉通告只是开始。他需要为她制定一个更可持续、更能发挥她特质、同时也……更轻松一点的发展规划。
或许,是时候考虑成立一个独立的工作室,完全剥离公司体系的掣肘,只为他和她服务了。
玉珏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做出了决定。
心疼? 也许吧。 但他更愿意称之为——最优资源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