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朱棡厉声喝道,“这就是你的借粮之道?“
蓝玉满不在乎地咧嘴一笑:“殿下金枝玉叶,哪懂这些刁民的德行?不吓唬吓唬,他们能乖乖交粮?“
目中无人的蓝玉毫不在乎的跟朱棡对视着,没有丝毫的躲闪只有冷漠,至于朱棡皇子的身份在他这并不好用。
朱棡缓缓下马,走到蓝玉马前,十二岁的他比马背还矮半头,气势却如山岳般压人:“立刻放人,归还粮草。“
“要是老子不呢?“蓝玉俯下身,酒气喷在朱棡脸上,“小娃娃还是回王府玩泥巴去吧!“
“啪!“
一记耳光响彻米市。
蓝玉捂着脸,不可置信地瞪着突然出现的徐达:“天德兄你......“
“混账东西!“徐达怒发冲冠,“陛下的旨意都敢违抗?“
蓝玉这才怂了,悻悻地挥手:“放人!“
蓝玉捂着火辣辣的脸颊,眼中仍带着不可置信,他征战半生,何曾被人当众掌掴?可面对徐达的怒火,他终究没敢还手。
放人!他咬牙切齿地挥手,亲兵们不情不愿地松开商贾。
朱棡却冷笑一声:魏国公,若只是放人,那就不必了!
徐达眉头一皱:殿下......
蓝玉本就憋着火,闻言更是暴跳如雷:不放人还想怎样?让老子给这群贱商磕头赔罪不成?!
他猛地指向方才被按在地上的老掌柜,那老者吓得一个哆嗦,差点又跪下去。
朱棡眼中迸发的寒光让徐达心惊,少年皇子怒极反笑:好,很好!
徐达察觉不妙,急呼:殿下不可——!
但已经晚了。
朱棡身形如电,一脚踹向蓝玉胸口!
沉闷的撞击声中,蓝玉近两百斤的身躯竟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摔在三丈外的粮堆上,一口鲜血喷出,在黄土路上溅出刺目的红。
蓝玉挣扎着撑起身子,满脸骇然:居......居然是真的......
他从未相信过什么天生神力的说法,那只不过是陛下为了给朱棡造势而已,大意了。
徐达一个箭步拦在朱棡面前:够了!
够了?朱棡一把扯过徐达手臂,直指狼狈不堪的蓝玉,今日他敢当街强抢商人,明日是不是就敢强抢民女?!
这话若传回京城......
蓝玉闻言脸色煞白,顾不得嘴角溢血,慌忙辩解:我没有!晋王休要血口喷人!
周围百姓却已骚动起来,窃窃私语如潮水般蔓延:
听说蓝玉在应天就纵容义子欺男霸女......
去年还强占过民田......
这种人也配当将军?
朱棡甩开徐达,步步逼近蓝玉:骄兵悍将!你还要纵容到几时?非要刀架脖子上才明白这天下姓什么吗?!
这句话如惊雷炸响,他忽然想起今年元宵宴上,朱元璋醉后拍着他肩膀说的那句:蓝小二,记住你的脑袋是暂时寄在脖子上的......
徐达被朱棡的气势逼退半步,心中巨震:
晋王这话......
既是训斥,更是救命啊!
他猛地推开朱棡,转身对亲兵厉喝:蓝玉目无法纪,当街欺民——杖四十!
好!!
晋王千岁!
魏国公英明!
喝彩声如浪涛般席卷整条街市,几个被抢的商贾更是热泪盈眶,朝着朱棡连连叩首。
蓝玉面如死灰地被拖上行刑凳时,终于彻底清醒——今日若不服软,怕是真要死在这太原城!
末将......知罪......
第一杖落下,蓝玉闷哼一声,额头瞬间沁出冷汗。
朱棡负手立在阶上,冷眼旁观,徐达凑近低语:殿下,是否......此刻的徐达再也无法轻视自己的这个黄毛女婿,隐藏得太深了。
国公心疼了?朱棡斜睨一眼,可知这些粮商背后站着多少士绅?若今日轻轻放过,明日谁还肯借粮给大军?
原来如此!晋王这是要杀鸡儆猴,既立威又筹粮......
行刑至二十杖时,蓝玉后背已血肉模糊,忽然一骑飞奔而来:报——王保保先锋距此不足百里!
徐达变色:多少人?
至少三万骑!
朱棡与徐达对视一眼,同时看向奄奄一息的蓝玉——这仗,还非他不可!
太原城头,狼烟骤起,而城内某处豪宅里,有人正将今日之事详细记录,火漆封缄后塞进信鸽脚环......
“停吧!”徐达抬手制止即将挥下的板子,虽然总共才打了十下不到,但现在敌人上门了。
“是!”
朱棡来到蓝玉身前,目光冷冽的说道:“错了嘛?”
“错了”蓝玉知道今天所得朱棡点醒,不然日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几板子而已,不痛不痒。
徐达走了过来说道:“既然已经知错,那就抓紧回军营,整备军队反击!”
略显狼狈的蓝玉起身领命道:“是!”随后又朝朱棡行了个礼迅速离开了。
“这就结束了?”
“是啊,才几板子就不打了,这不是在欺骗我们嘛”
周围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传了过来,朱棡站在路中间看向周围的百姓抬手大喊道:“诸位,诸位,听我一言!”
周围的百姓互相对视一眼后小声说道:“要不我们听听晋王殿下要说什么?”
“听一听吧,晋王殿下是皇子,我相信晋王殿下!”
其实他们内心并不抱有多大期待,但还是心中仅存的那一丝丝幻想,希望晋王殿下能够为他们做主。
朱棡站在人群中央,耳边充斥着百姓们失望的议论声,他环顾四周,那一张张或愤怒、或麻木、或犹疑的面孔,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头。
这就是大明的子民吗?
他们对朝廷的信任,竟已稀薄至此......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抬手:诸位!听我一言!
声如洪钟,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百姓们渐渐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聚焦在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皇子身上。
蓝玉将军虽有过错,但此刻北元铁骑已至雁门关!朱棡指向北方,若不放他回去整军,谁来保太原平安?谁来护诸位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