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东门外的空地上,硝烟弥漫。八国联军的先头部队举着长枪,踩着整齐的步伐往前推进,马蹄声、枪声和士兵的呐喊声混在一起,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朝着城墙压来。
城墙上,石头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身后是王兰亭师傅、十三个人和临时召集的百姓。
杨露禅的离世让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此刻,他们要依靠师父所教的杨式太极拳,坚守住这道城墙。
“按师父之前说的,三人一组,摆‘云手阵’!” 王兰亭高声喊道。他早就按照杨露禅生前的指点,将十三人分成四组,前三组各三人,最后一组四人作为后备。每组都有专人负责卸劲、转劲和发劲,相互配合形成闭环。
阿武、李柱子和孙小毛率先站成三角阵型。阿武站在正面,双臂微抬,负责接住联军的冲击力;李柱子在左侧,腰腹紧绷,准备转劲;孙小毛在右侧,眼神专注,随时准备配合发劲。三人刚站好,第一批联军士兵就冲了过来,长枪的枪尖闪着寒光,直刺阿武的胸口。
“卸劲!”阿武大喊一声,按照“云手”的要领,左臂轻轻一拦,顺着长枪的力道将枪尖拨向一侧。与此同时,李柱子猛地转身,腰腹发力,右臂朝着士兵的后背轻轻一推——这一推看似轻柔,却带着转劲的力道,士兵重心不稳,踉跄着扑向一旁,正好撞进孙小毛的防御范围。孙小毛双臂一合,像抱圆一样将士兵困住,顺势将他摔倒在地,长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好!”城墙上的百姓忍不住欢呼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不用刀枪,只用太极的招式,就能制服拿着长枪的联军士兵。
另一边,王兰亭和石头、李小豆也组成了一组,迎向冲来的联军骑兵。骑兵的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士兵举着马刀,朝着石头砍来。石头左腿微屈,拐杖在地上一点,身体顺势往后一仰,躲开马刀的同时,右手抓住马的缰绳,用“云手”的转劲轻轻一拉——马匹受不住力道,嘶鸣着人立起来,骑兵重心不稳,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王兰亭立刻上前,双臂划弧,将摔落的骑兵轻轻一挡,卸去他的冲力;李小豆则捡起地上的马刀,扔到城墙下,避免士兵再拿起武器。
第三组是赵铁蛋、陈拴子和周大郎,他们仨人配合的也很好。
而第四组是张杏花、吴倩倩、小桃三个女孩和老幺王铁蛋,他们只是拾遗补漏,作为补充。因为他们这一组除了杏花之外,其余三人年龄较小,实力是最弱的。
四组“云手阵”同时展开,在城墙下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
每组三人的动作整齐划一,衣袖在风中翻飞,手臂划弧时带动周围的气流,渐渐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联军士兵冲进来,要么被气流带得晕头转向,要么被三人配合的招式困住,根本无法靠近城墙。
“这是什么妖术?”联军士兵们慌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打法——没有刀光剑影,只有看似缓慢的划弧动作,却能让他们浑身无力,连武器都握不住。
一个士兵刚冲进去,就被气流卷得东倒西歪,最后像陀螺一样转着圈摔在地上,头晕目眩地再也爬不起来。
李柱子越打越有劲,他之前总觉得自己力气大却用不对地方,此刻配合“云手阵”的转劲,每一次推挡都能发挥最大的力道。“再来!我还能打!”他大喊着,将一个联军士兵推出老远,士兵撞在同伴身上,两人一起摔在地上。
阿武也渐渐找到节奏,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猛冲猛打,而是学会了用“云手”的卸劲化解敌人的攻击,再配合队友的转劲进行反击。“记住师父说的,以柔克刚!”他一边打,一边提醒身边的老孙小毛,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太阳渐渐升高,联军先头部队的进攻渐渐疲软。
他们看着城墙下那些挥舞着手臂、动作看似缓慢却威力十足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恐惧——这些中国人不用武器,只用一套奇怪的招式,就挡住了他们的进攻,这让他们引以为傲的长枪和马刀,变得毫无用处。
“撤!快撤!”联军的小队长终于撑不住了,他看着越来越多的士兵被“云手阵”困住,再打下去只会白白送死,只能下令撤退。
联军士兵如蒙大赦,纷纷扔下武器,跌跌撞撞地往回跑,生怕被那诡异的气流卷住。
看着联军撤退的背影,城墙上的百姓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十三个人站在城墙下,虽然浑身是汗,有的还受了轻伤,却没人觉得累。
他们互相看着彼此,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他们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击退了联军的进攻,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太极的力量竟如此强大。
石头拄着拐杖,走到众人中间,声音带着激动:“看到了吗?这就是太极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配合好‘云手阵’,就一定能守住京城,守住我们的家国!”
“对!守住家国!”众人齐声喊道,声音回荡在城墙上空。
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联军的主力还在后面,更大的战斗还在等着他们。但此刻,他们心里充满了信心——师父的教诲还在耳边,太极的招式已刻在骨子里,只要十三个人同心,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阳光洒在十三个人的身上,为他们镀上一层金光。一场用太极守护家国的战斗,才刚刚展现出它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