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迭戈的清晨被浓雾笼罩,沈清澜在实验室的休息室里度过又一个不眠之夜。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三份报表——供应链成本激增分析、设备认证延迟造成的损失评估、以及最令人忧心的现金流预测。
当她打开邮箱,一封来自基金会的邮件让她的心沉入谷底。
“尊敬的沈博士:鉴于项目近期出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基金会决定暂停下一阶段的资金拨付,待数据安全调查及供应链问题解决后,再行评估。”
简短冰冷的官方辞令,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下个月的工资、供应商的货款、试点社区的运营费用——所有这些,都悬在了半空。
她立即拨通了基金会驻华代表的电话。
“沈博士,我理解您的心情。”代表的声音充满歉意,“但理事会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投入资金风险过高。我们必须对捐款人负责。”
“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供应链问题也在解决中。”沈清澜尽量保持冷静,“这个时候停止资金支持,等于直接宣判项目死刑。”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我很抱歉,但这是理事会的集体决定。”
挂断电话后,她独自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浓雾中的太平洋模糊不清,就像项目的未来。
上午九点,管理团队的紧急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开始。
财务总监珍妮特将打印出来的报表分发给每个人:“按照目前的资金消耗速度,我们最多只能维持三周。这还不包括即将到期的设备尾款。”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
“员工的工资......”人力资源总监欲言又止。
“优先保证。”沈清澜斩钉截铁,“即使我个人垫付,也绝不能拖欠团队一分钱。”
这句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抬起头。他们看见她眼中的血丝,也看见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
“供应链那边,”她转向运营总监,“有没有临时解决方案?”
“我们找到一家韩国供应商,可以提供替代芯片,但价格是原来的两倍,而且需要预付全部货款。”运营总监摇头,“以我们目前的现金流,这不可能。”
就在这时,沈清澜的私人手机响起。屏幕上显示的是瑞士联合银行的客户经理。
“沈女士,我们监测到您名下基金的异常波动。根据风险控制协议,如果下周前不能补足保证金,将触发强制平仓。”
又一个噩耗。她多年来积累的个人储备,也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牵连。
会议在沉重的气氛中结束。团队成员们默默离开,每个人的脚步都比来时沉重。
李璟留在最后,等所有人都离开后,他才轻声开口:“我有些个人积蓄,如果你需要......”
“谢谢,但还没到那个地步。”沈清澜勉强微笑,“总会有办法的。”
然而当办公室里只剩她一人时,那份强装的镇定终于出现裂痕。她打开电脑,调出爷爷手书的“静水流深”四个字,这是老人给她的座右铭。
深水总是静默流淌,即使在最黑暗的河床下,也从未停止向前。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苏晏。
“清澜,我听说基金会暂停了资金支持。”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从容,“苏氏可以提供过桥贷款,帮助项目渡过难关。”
这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却也是最危险的诱惑。一旦接受苏家的资金,项目将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苏氏的烙印。
“让我考虑一下。”她没有立即拒绝。
“当然。”苏晏理解地说,“不过时间不等人,你知道的。”
结束通话后,她打开项目相册。屏幕上闪过试点社区老人们的一张张笑脸,那些因智能手环而重获安心的眼神,那些拉着她的手说“谢谢”的温暖瞬间。
这些,才是她不能放弃的理由。
夜幕降临,实验室的灯再次亮起。沈清澜打开一份新的财务模型,开始重新规划每一分钱的用途。
也许这是最黑暗的时刻,
但正如爷爷所说:
夜最深时,星光最亮。
而她,绝不会在黎明前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