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里被苏蔓激起的惊涛骇浪,在夜深人静时,并未完全平息,反而以一种更冷静、更尖锐的方式,在沈清澜的脑海中反复回放。职业习惯让她习惯于从纷杂的表象中寻找内在的逻辑和破绽,而苏蔓那看似咄咄逼人、充满恶意的言语,此刻在她冷静的审视下,开始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缝隙。
漏洞一:苏蔓的恐惧与不甘。
苏蔓口口声声宣称陆寒霆心里真正在乎的是她,十年未变。如果真是如此,她为何会流露出那样深刻的恐惧与不甘?尤其是当她提到陆寒霆“毁了苏家”时,那咬牙切齿的恨意背后,分明是对陆寒霆决绝态度的恐惧,以及对自己和家族处境的不甘。一个被男人深爱、稳操胜券的女人,不该是这种反应。她更像是一个失去了重要筹码、试图通过打击对手来挽回局面的……失败者。
漏洞二:她对陆寒霆行踪的了如指掌。
苏蔓明确提到“听说他前段时间,还为了帮你挡那些记者,不惜自曝身份?” 这件事发生在望北镇,若非刻意关注陆寒霆的动向,远在京都的苏蔓如何能如此迅速地得知细节?她甚至知道陆寒霆“为了找你,居然跑到这种地方来受罪”。这背后,意味着苏蔓很可能一直在暗中密切关注着陆寒霆的一举一动。这种近乎偏执的关注,恰恰说明了她的不安和陆寒霆早已脱离她掌控的事实。
漏洞三:那未尽的威胁。
苏蔓那句戛然而止的“他为了你,甚至……”,像是一个刻意留下的钩子。她想暗示什么?陆寒霆为了沈清澜,付出了某种苏蔓认为极其沉重、甚至可以作为把柄的代价?如果陆寒霆对沈清澜仅仅是因为愧疚,这份“代价”似乎有些过于沉重了。愧疚的补偿,通常有其心理预期范围。而苏蔓试图描绘的,显然超出了这个范围,更像是一种……不计后果的付出。
漏洞四:时间点的巧合。
陆老爷子病危,陆寒霆匆忙返回京都。几乎在同一时间,苏蔓就精准地出现在了望北镇。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有人刻意利用陆寒霆离开、沈清澜独自一人的空档,前来施压、离间?苏蔓的出现,时机太过微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有更深的谋划。
将这些漏洞串联起来,苏蔓那番“他照顾你,不过是因为愧疚”的论断,就显得根基不稳,甚至有些欲盖弥彰。
她极力想将陆寒霆的动机归结为简单冰冷的“愧疚”,似乎是想从根本上否定沈清澜在陆寒霆心中的任何特殊地位,从而打击沈清澜,让她主动放弃。
但如果仅仅是因为愧疚,陆寒霆何必做到如此地步?建立覆盖全国的基金会,默默守护一年,甚至在身份暴露后不惜与媒体对峙,公开恳求?这早已超出了普通“赎罪”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源于更深情感的、执着而笨拙的守护。
沈清澜坐起身,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沉静的脸上。
苏蔓的话语,像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她试图通过这面镜子让沈清澜看到一个被“愧疚”驱使的陆寒霆,和一个可怜可悲的、依靠男人愧疚心才能得到些许关照的沈清澜。
但沈清澜,却从这镜子的裂纹和扭曲之中,隐约窥见了一丝不同的光影。
苏蔓越是强调“愧疚”,越是急切地想要抹杀其他可能性,反而暴露了她内心的恐慌——她恐慌于陆寒霆对沈清澜的感情,可能早已超越了“愧疚”的范畴。
这个发现,并未让沈清澜感到丝毫喜悦,反而让她的心情更加复杂。
如果不仅仅是愧疚,那又是什么?
是爱吗?
那个曾经带给她无尽伤痛的男人,真的懂得什么是爱吗?
而她,又该如何面对这份迟来的、可能无比沉重的感情?
沈清澜不知道。
但她清楚,苏蔓的话语并不可全信。那个女人的出现和挑衅,背后必然藏着更深的动机。而陆寒霆……他真正的心意,或许需要她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去分辨,而不是通过任何外人(尤其是苏蔓)的言辞来定义。
苏蔓话语中的漏洞,
像黑暗中透出的几缕微光,
虽然未能照亮全貌,
却足以让她不再
被那纯粹的恶意与误导
蒙蔽双眼。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但至少,
她有了
更清醒的认知,
和
更坚定的、
只属于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