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怀瑾这句突如其来的感谢,让沈灵珂心里一暖。
“夫君说什么呢!这也是我家呀!”
几乎是脱口而出,沈灵珂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
是呀,这里是她的家。
她一个来自异世的孤魂,不知不觉间,已经把这个有着眼前这个男人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归宿。
看着她眼底闪过的迷茫与随之而来的坚定,谢怀瑾眼底的笑意更深,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触感温润,让他有些舍不得松手。
“是,我们的家。”
他一字一句,郑重的重复道。
就在这温情脉脉的时刻,一阵不合时宜的“咕噜”声,打破了书房内的静谧。
声音的来源,正是当朝首辅谢怀瑾的肚子。
沈灵珂“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方才那点感动和怅然瞬间烟消云散。
谢怀瑾的老脸难得一红,轻咳一声掩饰尴尬,随即理直气壮的拉起她的手:“夫人,我听春分说,你在书房一个下午了还没用晚膳,为夫也陪你饿到了现在。我们可以一边用膳一边说,可以吗?”
他不说还好,一说沈灵珂才后知后觉的感到腹中空空。
她从午后便开始筹划女学堂的事,竟一头扎进去忘了时辰。
“走走走,用膳去!”沈灵珂反手拉住他,脚步轻快的朝梧桐院走去。
谢怀瑾也由着她拉自己回梧桐院。
晚膳早已备好,是四菜一汤的家常菜,做得却很精致。
谢怀瑾是男子,饭量本就大,饿了一下午,此刻更是毫不客气,动作却依旧优雅。
沈灵珂看着他吃得香,自己的胃口也好了不少。
两人安静用饭,自有一股默契。
直到一碗米饭下肚,谢怀瑾才放下筷子,看着沈灵珂,重新拾起方才的话题:“你的章程,我看过了,写得很好。”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只是,二婶和三婶那边,怕是没那么容易点头。”
沈灵珂也正色起来,点了点头:“二婶还好说,她向来没什么主见,只要老祖宗发了话,她多半会顺着。关键是三婶……”
三婶周氏出身商贾,最是精于算计。加上三叔谢文哲宠妾灭妻,她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让她把女儿交出来,跟她最瞧不上的庶女谢雨禾一同学习,她心里那道坎,怕是不好过。
“不错,”谢怀瑾赞许的看了她一眼,“三婶周氏,眼界不宽,又尤其看重嫡庶之别。你提出让雨禾一同入学,她第一个就会跳出来反对。”
沈灵珂皱了皱眉:“可雨禾那孩子,性子怯懦,若再拘在后院,怕是真的要养废了。同为谢家女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
“我知你心善。”谢怀瑾给她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清炒虾仁,声音沉稳,“明日去给祖母请安时,你只管把章程呈上,将你的道理讲清楚。剩下的,交给祖母定夺。这件事,由你提出,是为家族计。但最终的决定,必须由祖母来下。如此,她们即便心中不满,也不敢对你有怨言。”
经他这么一点,沈灵珂茅塞顿开。
她明白了,谢怀瑾这是在教她如何在这深宅大院里立威,又不得罪人。
“我明白了。”沈灵珂用力的点了点头。有了他的提点,明日的仗,她更有把握了。
正事说完,气氛又轻松下来。
沈灵珂突然想起今天安远侯府世子夫人来赔罪的事,便绘声绘色的将自己如何分发了布匹首饰,又如何贴心的送上安神丸的事情说了一遍。
她学着温氏那副想发作又不敢的憋屈模样,自己都忍不住笑弯了腰。
谢怀瑾静静的听着,看着眼前眉飞色舞的小女人,嘴角的弧度越扬越高。
待她说完,他才宠溺的刮了刮她的鼻子,笑出了声。
“你啊!”
他就知道,他的小夫人,从来不是个会吃亏的性子。有仇当场就报了,还报得如此漂亮,让安远侯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等干脆利落又带着狡黠的手段,正合他意。
谢怀瑾看着她,忽然觉得,他谢怀瑾,捡到了这世间的珍宝。
用过晚膳,两人在院中散步消食。
月色如水,花香浮动。
沈灵珂将明日要呈给老祖宗的章程又在心里过了一遍,抬头看向身边的谢怀瑾:“夫君,明日,你会陪我一起去吗?”
谢怀瑾脚步一顿,低头看她,月光下,她的眼眸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他心头一软,抬手将她揽入怀中。
“我明日一早便要去内阁,怕是赶不上。”
见她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谢怀瑾又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我虽不在,但我的心,与你同在。谁敢给你气受,你只管记下,回来告诉我,为夫替你十倍讨还。”
他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这番话让沈灵珂的心彻底安了下来。
她靠在他怀里,轻轻的点着头。
“嗯。”
有他这句话,就够了。
翌日是十五,府里各房的主子都要去松鹤堂给老祖宗请安的日子。
沈灵珂特意起了个大早,精心的打扮了一番。
只见她身着一袭湖水蓝对襟襦裙,质料是上好的软缎,轻软垂顺如溪涧烟霞。领口袖缘绣几缕银线暗纹,疏疏落落似云影拂水,不事张扬却暗藏精致。裙摆绣着三两支玉兰花,素白花瓣沾着几点银线绣就的朝露,针脚细密如蝶翼振翅,走动时便似花影浮动。
发间仅簪一支羊脂白玉簪,簪头雕着小巧的缠枝莲纹,莹润通透映着鬓边青丝,衬得眉目愈发清雅温婉。整个人瞧着便如月下寒潭、风中修竹,沉静自持里透着几分不惹尘埃的素净韵致,端的是个淡雅天成的模样。
收拾妥当,她便带着婉兮和夏至,捧着那份章程,朝着松鹤堂走去。
刚在门口,就遇上了二婶钱氏和三婶周氏,各带着自家女儿,一行人浩浩荡荡。
“给二婶、三婶请安。”沈灵珂给钱氏和周氏见礼。
几个小姑娘也向沈灵珂行礼:“见过大嫂。”
几人见了面,少不得一番见礼。
钱氏依旧是那副和和气气的模样,拉着沈灵珂的手嘘寒问暖。
而周氏则皮笑肉不笑的打量了她一番,目光在她的衣着上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
沈灵珂全当没看见,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与她们一同走进了松鹤堂。
堂内,老祖宗已经在了。
众人相互见礼问安,依次落座。
丫鬟们奉上茶水点心,一时间,堂内都是些家长里短的闲聊。
沈灵珂安静的听着,并不插话,直到一盏茶的功夫过去,她才看准时机,缓缓的站了起来。
“祖母。”
她一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沈灵珂从夏至手中接过那份用锦缎包裹好的章程,双手呈上。
“祖母,前两日孙媳与您提到府里几房姑娘的教养问题,回去后思量再三,理出了一份章程,还请祖母和两位婶婶过目,看看是否可行。”
老祖宗身边的周妈妈上前,接过了章程,呈给老祖宗。
老祖宗展开纸,只看了一眼,便将它递给了钱氏和周氏:“你们俩也看看吧,怀瑾媳妇儿的一片心意。”
钱氏和周氏连忙起身接过,凑在一起看了起来。
沈灵珂的声音不疾不徐的响起,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孙媳想着,雨瑶、雨欣还有雨晴三位妹妹,都快及笄了,往后议亲在即,主要得在如何管家这一块多多下功夫。”
“至于婉兮和府里几位年纪小些的妹妹,则可以先跟着一起识字学艺,打好基础,等再大一些,再慢慢教导管家之道。”
她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将府里姑娘的嫡庶、长幼都考虑了进去,安排得明明白白。
钱氏本就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一听有人愿意出头管这些麻烦事,还不用自己掏钱,恨不得双手双脚赞成。更何况,让自家女儿跟着学管家,将来出嫁,也是一份体面。
她立刻表态:“侄媳妇想得周到,我没什么意见。”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周氏身上。
周氏捏着那份章程,脸色有些难看。
她慢悠悠的开口,声音里带着一股子挑剔的意味:“府里要办女学堂,自然是好事,我也没有什么建议。”
她话锋一转,目光直直的射向沈灵珂,带着质问。
“只是,我有一处不明白。”
“为何,连庶出的丫头,也要一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