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廉价旅馆薄薄的窗帘,唤醒了打坐中的林清源。他缓缓收功,感受着城市清晨远比山上稀薄但更显活力的“朝气”。今天是他下山后,第一个没有紧急“业务”的早晨。
他仔细地将顾倾城给的五万支票和苏雨晴昨晚塞给他的“危险津贴”现金——厚厚一沓,足足有五千元——连同之前剩余的钱,一起用一块干净的蓝布包好,贴身收起。二十万的目标,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需开源,亦需节流。”林清源自语道。他决定先去找个更稳定、更便宜的住处,旅馆一天八十,长久下来不是办法。
经过一番打听,他找到了一个老式的居民小区,通过社区公告栏,联系上了一位出租自家小杂物间的大妈。杂物间只有七八平米,但干净整洁,月租只要六百,还包水电。林清源很满意,这比旅馆划算太多,而且小区里老人多,气氛祥和,“气场”稳定,利于他早晚课修行。
顺利签了简单的协议,拿到钥匙,林清源心情颇佳。他用老年机给苏雨晴发了条短信(这是他刚学会的新技能),告知了新地址,方便联系。想了想,又给顾倾城也发了一条,告知背景墙拆除后,可先保持墙面空旷,待他寻得合适的“布局法器”后再行下一步。
刚发完短信,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他想起昨天路过菜市场时看到的热闹景象,决定自己去买点米面蔬菜,体验一下“自给自足”的世俗生活。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活气息。林清源对各种蔬菜瓜果充满了好奇,但他买东西的方式颇为独特:他不怎么问价钱,而是拿起蔬菜,仔细观察其色泽、形态,甚至轻轻嗅其气味,仿佛在判断这些作物吸收了多少“天地精华”和“水土之气”。
卖菜的大婶看得有趣:“小师傅,你这挑菜跟老中医看诊似的!放心吧,我这菜都是新鲜的!”
林清源认真点头:“嗯,此物蕴含少阳之气,生机盎然,确是佳品。”他挑了几个看起来“气”最足的番茄和一把青翠的小白菜,又称了两斤米。
付钱时,他拿出那沓现金,抽出一张百元钞。卖菜大婶找给他一堆零钱。林清源看着手中大大小小的纸币和硬币,又开始研究起来:“这金属圆片(硬币)与纸质符钞(纸币),价值竟能互通?其上图案与数字,便是蕴含‘价值’的符文吗?”
他的举动引得旁边几个买菜的大妈窃窃私语,掩嘴偷笑,觉得这小道士又奇怪又有趣。
回到小小的杂物间,林清源面对着一个更巨大的挑战——那个小小的电磁炉和一口锅。在观里,他们都是烧柴灶的。他研究了半天说明书,才勉强弄懂了开关和调节火力。
淘米,加水……水加多少?他回忆着观里煮饭的比例,似乎差不多。按下开关,他紧张地盯着那口锅,生怕它像师父炼丹的炉子一样炸开。
半个小时后,一锅介于粥和饭之间的、勉强可以称之为“主食”的东西诞生了。炒青菜则因为火候掌握不佳,有些发黄。但林清源吃得很香,这是他自己动手,在这红尘都市里挣得、买得、做得的第一顿饭,意义非凡。
饭后,他拿出那本皱巴巴的《周易》,在窗边安静研读。阳光洒在他身上,道袍与周围老旧的家具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能洞察先机的“顾问”,也不是那个指点风水的“道长”,只是一个在喧嚣城市一角,安静修行的年轻道士。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老年机刺耳的铃声响起,是苏雨晴。
“林顾问!好消息!你的顾问费和昨晚的危险津贴批下来了,需要你过来签个字,办个手续,然后就能领钱了!顺便……‘黑狗’的审讯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可能真被你昨天说中了,背后不简单,想再听听你的看法。”
与此同时,另一条短信也进来了,是顾倾城:“林道长,背景墙已拆除,感觉办公室空气都流通了不少!您何时方便来看看后续布局?法器需要准备些什么?费用不是问题。”
林清源放下《周易》,看了看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又摸了摸怀里那个装着“香火钱”的蓝布包。
红尘俗世,果然片刻不得清闲。不过,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以及实实在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踏实感,似乎……也不坏。
他先给苏雨晴回了电话:“苏警官,贫道稍后便到。”
然后给顾倾城回了短信:“顾施主,法器之事需机缘,贫道今日需先处理警方事务,明日再与你详谈。”
安排好顺序,他整理了一下道袍,锁好门,再次汇入了都市的人流之中。只是这次,他的脚步更显从容,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属于这座城市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