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门被轻轻合上,隔绝了溪流的潺潺声与偶尔的鸟鸣。林昊盘膝坐在竹屋内的蒲团上,身下的竹席传来微凉的触感。屋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竹木的清香与从门缝渗入的、浓郁到化不开的生机灵气。
他没有急于运转功法,而是先闭上了双眼,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脑海中,如走马灯般回放着自踏入归墟以来的每一幕:空间乱流中的生死挣扎、死寂荒原上的孤独跋涉、土德重压下的坚韧前行、金煞剑意下的绝境智取……每一次危机,每一次感悟,都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道心之上。
“归墟之险,在于其绝对的死寂与法则的碾压。而我之生机,在于混沌的包容与演化。”他心中明悟渐深。《万象归元诀》的真谛,并非一味地吞噬与同化,而是在理解万物法则的基础上,以混沌为根基,演化出应对万法的手段。
他首先内视己身。丹田内,混沌道基缓缓旋转,色泽深邃,体积比初入筑基中期时凝实了近一倍。仔细看去,道基之上,隐约可见两道极其淡薄、却本质清晰的法则印记在流转:
一道如大地般厚重沉凝,呈淡黄色,是土德印记。它让混沌真元运转时,多了一份难以撼动的沉稳,防御力大增。
另一道如暗金锋芒,闪烁不定,是金煞印记。它让混沌真元更具穿透性与破坏力,攻击性锐增。
这两道印记,如同给原本混沌一片的真元,赋予了初步的“属性”特质,但它们的根基,依旧是混沌。
“之前尝试的‘混沌金石击’,是以土为基,藏金于内,算是取巧的协同。但混沌的真意,应是随心所欲的转化与演化。”林昊心念一动,开始更深层次的尝试。
他并未调动大量真元,而是分离出一缕细若游丝的混沌真元,置于掌心。
首先,他意念集中,全力观想“大地承载”之意。掌心的那缕灰色真元,颜色开始缓缓加深,向着土黄色转变,同时气息变得厚重、沉稳,仿佛掌心托起了一小块微缩的山岳。这便是混沌化土。
维持片刻后,他意念一转,观想“金铁锋锐”之意。土黄色的真元迅速褪去厚重,颜色转为暗金,气息变得凌厉、肃杀,指尖仿佛凝聚了一点无坚不摧的锋芒。这便是混沌化金。
这两种转化,比之前单纯引动印记之力要顺畅自然得多,消耗也更小,仿佛这本就是混沌真元应有的变化能力。
“果然如此!领悟法则印记,相当于为混沌真元打开了对应属性的‘权限’。而如何运用这些权限,则在于我对混沌本质的理解和操控。”林昊心中喜悦。这意味着他的战斗方式将更加灵活多变。
接着,他走出竹屋,来到那眼乳白色的灵泉旁。泉眼不过尺许见方,泉水却如琼浆玉液,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机与灵气。他褪去上衣,踏入泉中。
“嗤……”
泉水触及皮肤的瞬间,一股温和却磅礴至极的生机能量,如同千万条细小的暖流,顺着毛孔涌入体内。这股能量精纯无比,几乎无需炼化,便开始滋养他此前修炼和战斗留下的细微暗伤,滋润着干涸的经脉,甚至连神魂都感到一阵舒泰。
林昊运转《万象归元诀》,混沌道基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收着这股生机能量。但这一次,他并非简单地将生机转化为混沌真元,而是尝试引导这股生机,去滋养、温润那两道新生的法则印记。
蕴含生机的混沌真元流过土德印记,那淡黄色的光芒似乎更加温润醇和,少了几分沉重,多了几分孕育万物的包容;流过金煞印记,那暗金色的锋芒则少了几分暴戾,多了几分洗尽铅华后的纯粹与内敛。
“生机……并非寂灭的对立面,而是寂灭轮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地生机源于寂灭,正印证了此理。”林昊若有所悟。他对寂灭大道的理解,因这生机的洗礼,反而更加深刻了一层。
在灵泉中浸泡了约莫一个时辰,直到身体达到饱和,林昊才起身。他感觉浑身舒泰,精气神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饱满状态,此前积累的疲惫与暗伤一扫而空,修为也彻底稳固在筑基后期,甚至隐隐向巅峰迈进。
他看向溪边药圃中正在小心翼翼采集寂灭生魂草的炎珂,又看向竹屋内气息平稳的陈风,心中一片宁静。
此番休整,收获巨大。不仅伤势尽复,修为精进,更关键的是对自身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是时候了。”他望向山谷尽头那朦胧的白色光壁,目光锐利起来,“待陈风伤势稳定,便需再闯神塔!下一层,会是何种法则在等待着我们?”
休整即将结束,新的挑战,已在远方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