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暴亡的冲击波,在江东大地上持续震荡。年轻的孙权身着缟素,坐在原本属于兄长的位置上,虽然竭力挺直脊梁,但眉宇间那抹尚未完全褪去的青涩与眼底深处的一丝惶惑,依旧难以完全掩盖。灵堂之外,并非只有哀恸,更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审视、掂量着这位新主。
山越各部闻风而动,袭击县乡的消息不断传来;各地豪强、山贼水寇亦趁机作乱,试探着新主的权威;甚至孙氏宗族内部,如孙暠等人,亦流露出不臣之心,暗流涌动。江东六郡,看似疆域辽阔,实则根基摇动,危机四伏。
府衙之内,气氛凝重。张竑、周瑜、程普、黄盖、韩当等文武重臣齐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年仅二十岁的孙权身上。
张竑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主公,当务之急,在于安内!山越为祸,豪强观望,若不能迅速弹压立威,则祸起萧墙,大势去矣!然我军主力新定交州,部分尚在回师途中,且需防备荆州、广陵,兵力实难周全应对四处烽烟。”
周瑜接过话头,他虽面容悲戚,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张竑先生所言极是。然仅凭讨逆将军旧部核心,兵力有限,难以兼顾。江东之地,宗族林立,豪帅遍布,彼等皆拥部曲私兵,多者数千,少者数百。以往讨逆将军在时,以其神武,或可压制,令其听调不听宣。如今……”他看了一眼孙权,话未说尽,但意思明确,以孙权目前的威望,难以让这些地方实力派真心卖命。
孙权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虽然声音还带着一丝年轻人的清亮,但语气却异常坚定:“二位先生之意,权明白了。兄长生前曾言,‘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如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彼等豪族,所求者,无非土地、权位、以及保全并壮大其家族。若我能授之以官,赐之以爵,许其统率本部兵马,甚至划地驻防,使其利益与孙氏政权彻底捆绑,如何?”
张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沉思。周瑜却目光一亮,抚掌道:“主公此议,正中肯綮!此非简单招安,而是‘授兵于族,以族保境’!将地方防务、剿匪安民之责,部分下放于各地大族,许其以军功晋升,使其部曲私兵,化为我江东官军之外围屏障!如此,一则可不耗费府库太多钱粮,便能迅速组织起遍布各地的防御力量,弹压叛乱;二则可借此将地方大族纳入我军政体系,予其名分与前途,化潜在之敌为可用之力;三则,彼等为保自身封赏与地盘,必奋力剿匪平乱,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程普、黄盖等老将起初有些疑虑,担心此举会助长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但仔细一想,眼下确无更好办法,且周瑜分析得句句在理,便也缓缓点头。
“然,需有章法,不可滥授。”张竑补充道,“当选声誉尚可、实力雄厚之大族为首,明定其职责、辖区、兵额,并遣参军、督邮予以监督,钱粮补给亦需由州郡统筹调配部分,以防其完全自立。同时,主公需时常巡视、召见,示以恩宠,结以姻亲,使其感知遇之恩。”
“善!”孙权决断道,“便依此策!可称之为‘授兵制’或‘族兵驻防策’。此事,便由公瑾总揽,张竑先生协理,程公、黄老将军等负责甄选考核各家部曲战力,尽快推行!”
诏令既下,周瑜、张竑雷厉风行。他们首先选择了吴郡四姓(顾、陆、朱、张)以及会稽虞、魏等家族作为首批合作对象。这些家族本就底蕴深厚,族中子弟多有才学,部曲私兵训练有素。
周瑜亲自拜访吴郡陆氏的家主陆绩,陈说利害,许以会稽郡东部都尉之职,令其统率陆氏部曲及招募乡勇,负责清剿东南山越,保境安民,所需粮草由郡府补贴三成,战利品可按比例自留,军功卓着者,不吝封赏。陆氏正值家族发展之关键时期,见此既能得官方认可扩张势力,又能获取实际利益之良机,自然欣然应允。此外,周瑜初见陆议时便觉其才过人,便辟为军中从将,以待效用。
与此同时,对孙氏宗族内部,如试图作乱的孙暠,孙权在周瑜支持下,以强硬手段迅速扑灭,将其势力连根拔起,并将其部分地盘、部曲转授给更为忠诚的宗室如孙瑜,以示恩威并施。
对于那些在平定山越、剿灭地方叛乱中表现突出的豪族武装,孙权不惜重赏,或加官进爵,或联姻笼络。在平定鄱阳贼帅尤突作乱中,当地豪帅马忠率家兵奋勇当先,立下大功,孙权不仅厚加赏赐,更直接表其为别部司马,令其继续统兵镇守地方。
这套“授兵制”如同给原本有些涣散的江东机体注入了强心剂。各地大族为了自身的封赏和地盘,纷纷主动清剿辖境内的匪患、山越,原本此起彼伏的叛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压制下去。许多原本观望的地方势力,见到顾、陆、朱、张等大族皆已归心并获得实利,也纷纷主动向孙权靠拢,请求“授兵”为国效力。
孙权亦不负众望,他虽年轻,但展现出与其兄不同的沉稳与权谋。他频繁接见各地族兵首领,嘘寒问暖,赏赐有加。在周瑜、张竑的精心辅佐下,通过这套大力推行的“大家族带兵”模式,孙权竟在短短数月内,迅速稳定了江东内部纷乱的局面,将原本可能分崩离析的各方势力,重新整合凝聚在以他为核心的孙氏政权周围。虽然这种模式埋下了未来门阀士族坐大、中央集权受限的隐患,但在孙策猝然离世、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这无疑是保住江东基业最现实、最有效的策略。
江东这艘一度在风浪中剧烈摇晃的巨舰,终于在新舵手孙权及其谋臣们采用的特殊“吴越同舟”之策下,逐渐稳住了船身,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未知的惊涛骇浪,但至少,它没有在最初的冲击中倾覆。而孙权,也在这艰难的过程中,飞速地成长着,初步奠定了自己“孙权时代”的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