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活动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天庭hR的“关怀”便如影随形地跟来了。这次不是通知,而是一份措辞“温和”的提醒函,大致意思是:贵学院近期表现活跃,预算也增加了,按照《仙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试行办法》,需尽快建立并运行内部绩效考核机制,相关实施细则及首轮考核结果,需于十五个工作日内报备hR备案。
随函附送的,还有厚达三百页的《绩效考核指导手册(试行版)》。
我看着那用神念才能勉强“搬动”的手册,感觉自己的元神都在颤抖。这玩意儿比最晦涩的古仙文秘籍还难懂,里面充斥着“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KpI)”、“360度评估”、“强制分布比例”等等让人头大的词汇。
“绩效考核……”我捏着眉心,感觉这比面对一群来自不同宇宙的刺头学生还要让人绝望。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要把那些玄之又玄的“教学成果”、“跨文明融合度”量化成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等级,还要跟资源分配、评优晋升挂钩。一个弄不好,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学院氛围,可能直接被打回原形,甚至更糟。
我把手册丢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引来了办公室里另外两位的注意。
凌绝只是抬了抬眼,感受到那手册上散发出的、属于天庭官僚体系的繁琐与僵化“气息”,便嫌弃地收回目光,继续用剑气雕琢一枚玉简,似乎想把它雕成一座微缩的剑冢。在他看来,这种束缚真灵、磨灭锋芒的东西,与大道相悖。
焚夜则踱步过来,随手拿起手册,用神念扫了几页,红瞳中闪过一丝玩味:“哦?考评?划分三六九等?挑起内部竞争?这套路,本座熟啊。”他当年统领魔道,麾下魔将互相倾轧、争功诿过是常态,用利益和恐惧驱策下属是他的拿手好戏。
我赶紧打断他:“打住!仙界绩效考核不许搞人身依附,不许制造对立,更不许用魔道手段蛊惑人心!要公平、公正、公开!” 我可不想弄出个“佛系KpI”或者“魔道绩效排名”。
焚夜无趣地撇撇嘴,将手册丢回桌上:“条条框框,束手束脚。”
看来指望这两位是不行了。一个嫌脏,一个嫌不够狠。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问,玄明教授在吗?”一个温和澄净的声音传来,如同清泉流石。
我抬头,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年轻的僧人,身着月白僧袍,面容慈悲安详,周身散发着淡淡的、令人心静的檀香气息。他双手合十,眼神清澈而睿智。
“我是新分配来的实习助教,慧心。”他微微躬身,“奉hR之命,前来报到。”
得,“卧龙凤雏”之后,又来一位。看这气质,多半是那位传说中发下宏愿要渡尽众生、结果飞升后因为“专业不对口”(仙界没有专门的“普渡部”)而被hR“灵活分配”的佛子。
我请他进来,简单介绍了情况,然后把那本厚重的绩效考核手册推到他面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问:“慧心师弟,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慧心并未像凌绝那样排斥,也未像焚夜那样戏谑。他恭敬地拿起手册,并未立刻用神念阅读,而是轻轻抚过封面,闭目片刻,仿佛在感受其背后的“缘法”与“因果”。
片刻后,他睁开眼,眸中带着一丝了然与悲悯。
“此物执念颇深,枷锁重重,困灵蔽智,徒增烦恼。”他评价道,随即话锋一转,“然,既是职分所在,亦是磨练心性之机缘。小僧或可一试,以我佛法,化解其中戾气,导其向善,助各位同修明心见性,共趋菩提。”
凌绝:“……”
焚夜:“嗤。”
我:“……说人话。”
慧心温和一笑:“小僧的意思是,我可以试着设计一套考核办法,让大家不仅不反感,还能从中获得感悟与提升。”
虽然觉得他在吹牛,但眼下实在没人可用,我也只能点头:“那……就交给你了。原则就那三条,公平、公正、公开。”
慧心合十躬身:“小僧尽力。”
接下来的几天,慧心并未埋头研读那本手册,而是拿着一个普通的玉简,开始在学院里“走动”。
他先去听课,坐在教室角落里,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不只是看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更看他们与不同文明同学的互动,看他们心念的细微变化。
他找凯恩聊天,听他抱怨仙界能量基准的“不合理”,也听他偶尔提及艾薇的植物感知理论“似乎有点意思”;他陪艾薇在学院的灵植园里散步,听她讲述植物文明的共生哲学;他甚至能跟上流光那团能量云雾跳跃的思维,探讨谐振与共鸣背后的“缘起”……
他也和凌绝探讨“剑道与直心”,和焚夜辩论“魔道自在与规则约束”。办公室里的气氛,因为这位佛子的到来,竟然诡异地平和了不少,连凌绝和焚夜之间的互怼都少了些许火药味。
焚夜私下对我说:“这和尚,有点门道。不像那些只会空谈禅机的秃驴。”
凌绝虽不置评,但有一次我看到慧心在擦拭他的剑冢玉雕时,他并未阻止。
十天之后,慧心将一枚看似朴素的玉简交给了我。
“此乃小僧草拟的《多元宇宙文明学院绩效考评与心灵成长引导试行方案》,请教授过目。”
我半信半疑地接过,神念沉入。
没有想象中的复杂表格和冰冷指标。开篇竟是一段偈子:“万法缘起,性相皆空。勤修善业,功徳自生。考核非目的,成长乃真谛。”
接着,他提出了“三轮考评法”。
第一轮,“镜台自照”。每位师生需定期以玉简记录自身修行(工作、学习)心得,重点阐述遇到的困惑、自身的不足、以及试图超越的努力。非为检讨,而为“直面本心”。慧心会以佛法批注,给予引导,但不评分。
第二轮,“同行评议”。并非相互打分,而是以“互助小组”形式,定期交流。小组成员需真诚指出他人展现出的、自身未曾察觉的“闪光点”(如凯恩未曾意识到自己逻辑严谨对小组的贡献,艾薇未察觉自己耐心倾听的价值),以及可共同精进的“善缘方向”。评议过程强调“慈悲心”与“利他语”。
第三轮,“功德显化”。由学院根据宏观目标,设立一些“善巧方便”的集体任务或挑战(类似焚夜的团建,但更侧重于协作与创造)。完成后,不突出个人贡献排名,而是着重分析在任务中,不同文明特质如何“和合共生”,产生了何种“一加一大于二”的妙用,并将此“共业功德”记录在案,作为学院整体成果。
考核结果,不分Abcd,而是以“精进”、“稳固”、“待启”三等区分,重点附上慧心撰写的“成长寄语”,指出下一步修行的方向。资源分配上,向“精进”者适度倾斜,但“待启”者会获得更多来自慧心和“互助小组”的针对性帮助。
整个方案看下来,没有压迫感,没有挑动内卷,反而透着一种引导人向内求索、向外互助的温和力量。
我将信将疑:“这……能行?hR能认可?”这跟手册上的标准模式差太远了。
慧心微笑:“可否一试便知。若真能令众生生欢喜心,增上善缘,想必hR亦会乐见其成。”
首轮考核,就在这种略显诡异的氛围中展开了。
最初,学生们和几位助教也是各种不适应。
凯恩对着玉简憋了半天,写不出“镜台自照”的心得,觉得这玩意儿毫无逻辑可言。慧心便引导他:“不妨将你的机械逻辑,视作一种‘法执’,尝试记录突破此执的瞬间,譬如,当你开始觉得艾薇的藤蔓感知并非全无道理之时。”
艾薇则是在“同行评议”中,被凯恩别别扭扭地指出“你的缓慢节奏有时能让躁动的能量流稳定下来”,让她惊讶地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特质,在他人眼中竟是优点。
凌绝被迫参加“互助小组”,一开始浑身不自在,直到同组的流光(能量生命)真诚地表示,他剑气中那种“斩断一切虚妄”的极致纯粹,对自己理解能量本质很有启发,凌绝紧绷的脸色才稍微缓和。
焚夜则对“功德显化”的集体任务嗤之以鼻,但当他发现,在任务中巧妙引导不同力量达成“和谐共鸣”所产生的“共业功德”,居然能轻微提升他的魔元纯净度时,他才稍微认真了点。
考核周期结束,没有鸡飞狗跳的打分和争吵,每个人拿到那份带着慧心独特“寄语”的考核结果时,表情都很微妙。
凯恩看着评语中“逻辑之钢,需绕慈悲之藤,方可参天”若有所思。
艾薇对“静默生长,自有力量,能息纷扰之火”深感共鸣。
连凌绝都对着那句“剑锋所向,亦需明心见性之鞘”沉默了许久。
焚夜则是对“魔心自在,亦可化为调和万法之巧手”的评价,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
最神奇的是,当慧心将这份凝聚了“众生心念变化”和“共业功德增长”的考核总结报告提交给hR后,那边竟然很快回复,表示“此方案颇具特色,契合该学院实际,准予试行,并望及时总结经验上报”!
消息传回,学院上下都对这位新来的佛子助教刮目相看。
我看着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某种微妙平衡的三位“问题儿童”——冷面剑神、邪魅魔尊、慈悲佛子,心中感慨万千。
让佛子做绩效,居然做出了普渡众生的效果?这找谁说理去!
然而,没等我轻松多久,新的玉符通知又来了。这次是仙界教育部和天庭hR联合下发,标题是——《关于举办首届“多元宇宙文明和谐共存”示范项目评选大赛的通知》。
要求各学院提交创新性、可行性、影响力俱佳的项目方案,争夺有限的“重点扶持项目”名额和……天文数字般的专项预算。
压力,再次来到了我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