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兮瑶疑惑的抬头?“嗯?”
今日出门,偶遇了柳公子,他说你们回乡了。穆景渊指尖轻叩桌面,青瓷茶盏映着他修长的手指,原想着,那日你在马车上说对《齐民要术》感兴趣,我这恰好有一本,没想到你第二天就回乡了。
“你家在青山镇?”他紧接着问道,目光落在她沾着泥点的绣花鞋上。
“嗯,青山镇桃花村!”林兮瑶也不隐瞒,只是更疑惑了。
“桃花村!听名字就是个很美的地方。他端起茶盏,却忘了饮。“《水经注》里说桃林遍野,落英浮溪,想必就是这般景致?”
林兮瑶微笑不语,如果她不是桃花村的村民,若只看村口那三棵歪脖子桃树,任谁都会失望的。
这次回来会待多久?穆景渊忽然问道。
“嗯,大概到月底吧!”林兮瑶喝了口凉茶,“农家无闲时,这次是因有事才再次来到落水县城。月底秋收开场,怕是要晒脱层皮呢。说着狡黠一笑,穆公子可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下一句?
穆景渊不假思索: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忽而领悟她的调侃,耳尖微红,姑娘莫笑,我家也有百亩水田。只是...他摩挲着茶盏边缘,祖父常训诫纸上得来终觉浅
不知林姑娘家良田几亩,所种何物?秋收可得几担?穆景渊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本小册子,炭笔悬在纸上似要记录。
林兮瑶眨了眨眼,穆公子怎的突然问起这个?
实不相瞒,他指尖微顿,在纸面洇开一点墨痕,家父在户部任职,祖父常训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今大乾朝以农为本,我游学各地,正是要记录这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说着翻开册子,里头密密麻麻记着各地作物产量。
林兮瑶望着他衣襟上未干的墨迹,忽然笑出声:令祖父当真睿智!不过——
纸上画饼终不饱,公子若真想知农事,何不秋收时来我们桃花村?她心里拨着算盘:这位公子哥定是肩不能挑,可他身后那俩护卫,臂膀比麦秸垛还粗壮。
穆景渊怔住了,祖父常训诫纸上得来终觉浅
那便来呀!林兮瑶眼睛倏地亮起来。
当真不叨扰?他声音里带着罕见的雀跃,我可将《农政全书》里的代耕架图纸带来试试。
林兮瑶拍手笑道:那就说定了!不过——她忽然倾身向前,发间木梳穗子晃呀晃,“我叫你穆公子,你叫我林姑娘,是不是太生疏了!”
穆景渊一时不知怎么接话。
林兮瑶继续道,“你大我两岁,我叫你——阿渊吧!”
林兮瑶眨着眼巧笑的看着穆景渊
“啊——”你前后两句话有联系吗?“那——兮瑶?”
林兮瑶满意的点点头,刚想继续说些什么。
“二丫——爹回来了!”
林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