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林明玥见状,笑着走上前,语气里满是兴致:“不知我是否有这个荣幸,帮你们磨墨?我虽不善书法,却也知道好字配好墨,才能更显韵味。”
“小姐 ——” 一直跟在林明玥身后,默不作声的丫鬟春杏突然开口。
林明玥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春桃见状,便识趣地退了下去。
林兮瑶看了那丫鬟一眼,随即笑着对林明玥点头:“明玥姐姐愿意帮忙,那真是太好了!正好我总是磨不好墨,小舅也嫌弃我。”
林明玥笑着应道:“举手之劳罢了,能亲眼见证‘诗仙’的诗与柳公子的字结合,也是我的荣幸。”
很快,就有下人搬来一张书桌,铺上上好的宣纸,摆上砚台和狼毫笔。林明玥挽起衣袖,小心翼翼地研着墨,动作优雅娴熟;柳南风则站在书桌前,活动了一下手腕,眼神里满是专注;林兮瑶站在一旁,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念诗。
张启元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眼前的场景,脸色阴晴不定 —— 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今天自己彻底输了,不仅输在了诗词见识上,更输在了气度与格局上。周围偶尔投来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让他浑身不自在,可他又不甘心就这么离开,只能硬着头皮站在原地。
此时的林兮瑶却陷入了另一种 “困境”。
她站在书桌旁,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裙摆,眉头微微蹙起,眼神里满是纠结 —— 不是没有合适的诗句,而是李白的好诗太多了!从豪迈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到婉约的 “举杯邀明月”,从壮阔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 到深情的 “相思相见知何日”,每一首都堪称经典,总不能把李白的诗全都念出来让小舅写吧?
周围的宾客见林兮瑶迟迟不开口,也渐渐有些骚动。有人小声议论:“怎么还不念诗啊?是想不出来了吗?” 也有人耐心等待,对着柳南风面前的宣纸满眼期待:“柳公子的字肯定也跟他一样好看吧!” 胡时封兄妹站在靠前的位置,胡素素还悄悄对着林兮瑶比了个 “加油” 的手势,给她鼓劲。
柳南风握着狼毫笔,见林兮瑶半天没动静,便转头对她低语:“你说的不会让我作诗啊!”
林兮瑶被小舅的话拉回思绪,与其纠结选哪首,不如从最简单、最广为人知的诗句入手,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清亮而坚定: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几乎成为中国人启蒙必背的第一首诗,海外传播度也极高,以最朴实的语言道尽漂泊者的乡愁,千年后仍能引发共情。
这句诗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在场的人大多都听过类似的思乡诗句,却从未听过如此直白又动人的表达 ——“床前明月光” 五个字,简单勾勒出月夜的静谧,“疑是地上霜” 又添了几分清冷,最后两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将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戳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