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族老,”待众人对分班之策讨论稍歇,林文德再次开口。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聚于他。他们本以为这已是一个极好的建议了,没想到林文德还有后文,也都期待这位新晋举人还能拿出什么振兴族学的良策。
“以往族学虽束修不高,但对于一些贫寒之家,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无形中将一部分有天分却家贫的子弟挡在了门外。”林文德环视众人,语气凝重,“如今族中十六岁以下的适龄孩童约有八十余人,但在族学就读的仅十三人,此乃我林氏人才之巨大损失。”
“可……可如今束修已是周边最低,仅够维持先生基本嚼用,学堂修缮、笔墨纸张等开销,还需族中公账补贴。若再减免,族中怕是难以维系啊!”一位掌管族中财务的族老面露难色。
“少年智则族智,少年强则族强!”林文德慨然道,“为族学长远计,我家愿捐出五十亩良田,充作族学专用祭田,以其产出永固族学根基!” 他说着,下意识摸了摸怀中侄女给的那张银票。
此话一出,院内顿时一片哗然!祭田之事林文德先前已提,但族中无人敢想数额如此巨大!众人心中估算,顶天二十亩已是了不得,且既是祭田,必是上好的水浇地,一亩良田市价少说二十两,这五十亩便是上千两银子!
林昭海家以前的窘迫大家有目共睹,五月时还因孙女落水无钱请医闹得人尽皆知,据说还挪用了林文德赶考的盘缠。虽然后来不知何故家境好转,但底子必然不厚。此刻竟开口便是上千两,这举人功名竟如此赚钱?一时众人心思各异。
而一直沉默端坐的林昭海此刻手心也在冒汗。
上千两银子他们家现在拿得出,但也是倾其所有了。有这么多钱,自家买田置业不好吗?且这也与昨晚商定的数额不符!但这提议是儿子当众说出,他纵然心惊,此刻也绝不能拆台。
于是当有人下意识看向他求证时,只见林老爷子面色沉静,稳如泰山。众人心中顿时有底,随即热血沸腾——这是林氏一族真要大兴的征兆啊!
而有些心思活络的族老,想得则更远。
他们不禁暗自比较:到底还是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长大的孩子靠得住!反观京中那位本家老爷,官居五品又如何?每年不过象征性地捎回几十两、至多百两银子贴补族中,还总带着施舍般的意味。
每逢那边有人回乡考试,更是摆足了高高在上的架子,除了族长家,其他家是脚印都没留一个,美其名曰为了安心备考。这考完了,也不多留,匆匆忙忙的就回京了。
这么多年,族中不少人为了攀附京中关系,刻意疏远、甚至排挤林昭海一家的行为,此刻想来,是何等短视!
中本家若得知今日情形,不知会作何感想?他们十余年来的维系、投入,试图在族中培养的亲善势力与影响力,竟被林文德今日一番说辞偷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