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退潮,留下的是创世后的寂静,一种饱含着新生与无限可能的寂静。
顾心的意识如同轻柔的潮水,从改写递归协议的宏大壮举中缓缓回流,重新锚定在实体感官之上。最先感知到的,是脚下传来的、坚实而又陌生的触感。她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从未被任何文明记录过的天空。
大气层泛着淡淡的、如同极光般的柔和光晕,色彩在蓝紫与淡金之间微妙地流转,这是“摇篮·源”宇宙独特的物理法则在视觉上的初次显现。空气吸入肺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混杂着湿润土壤的气息和某种未知植物的淡雅芬芳。
她正站在一颗行星初步成型的地表。远处,嶙峋的山脉轮廓在奇异的天光下显得朦胧而富有诗意,近处,大地覆盖着一层细腻的、闪烁着微光的尘埃,仿佛是星辰的碎屑。这里就是“新缘星”,他们新的家园,联合文明在新生微宇宙中的第一个落脚点。
她的身旁,顾临的实体静静伫立,他的意识与实体在此刻达到了完美的共存与平衡。他看向顾心,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骄傲,有欣慰,也有一丝历经沧桑后的宁静。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远处,棱娲文明的水晶树网络已经自发地开始了与原始环境的融合。那些原本只是能量构筑体的水晶树,此刻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的根系深深扎入新缘星的土地,枝干舒展,与大气中流淌的能量产生共鸣,发出柔和的光芒,形成了一条条发光的生态脉络,如同星球的神经网络,缓慢而坚定地扩张着。
更远一些的地方,雷烈和他麾下的特遣队幸存成员们——包括棱娲、自由联盟以及旧人类的战士们,正有些茫然地站立着。他们习惯了废墟、战争与颠沛流离,此刻面对这片未经污染、充满生机与富饶的土地,反而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许多人下意识地紧握着武器,警惕地扫视四周,但那紧绷的肌肉和坚毅眼神下的冰层,已然出现了细微的裂痕。安全,这个久违到几乎被遗忘的概念,如同温暖的泉水,开始悄无声息地浸润他们干涸的心田。
浪客的身影在不远处凝聚,他并非完全的实体,更像是一道高度凝实的能量投影,这让他能够更自如地观察和介入这个新世界。他那金属面庞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电子眼中闪烁的光芒频率,透露出一丝饶有兴趣的审视。
“环境初步扫描完成。”一个棱娲个体通过心灵网络传递信息,她的声音直接在所有人的意识中响起,平和而清晰,“大气成分适宜,重力标准接近旧地球基准,辐射水平安全,未发现已知的恶性病原体或掠食性生物。初步判定,新缘星具备直接殖民条件。”
好消息传来,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几乎不敢置信的抽气声,随即是低低的、充满希望的交谈。
顾心没有急于发布命令,她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她能感觉到棱娲网络与星球的共鸣,能感觉到脚下大地深处缓慢而有力的脉动,能感觉到空气中流淌的、属于这个新生宇宙的独特法则。她作为“创世者”之一的权威,在此刻无需言说,便已自然确立。每一个苏醒的联合文明成员,在感知到这片天地与她之间那无形的、深刻的联系时,都自然而然地投来了敬畏与信赖的目光。
但她刻意收敛了那份因力量而可能产生的疏离感。她走向雷烈和他的队员们,步伐平稳而从容。
“雷烈将军,”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组织人手,以舰队残骸为核心,建立临时据点。优先确保伤员得到安置,清点我们剩余的物资。”
雷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挺直了腰板。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习惯性地执行命令,但这一次,回应的话语中少了几分过去的沉重,多了几分切实的希望:“明白。工程组,跟我来!医疗组,就地展开临时救护点!”
他的部下们立刻行动起来,效率惊人。旧人类和联盟成员开始从那些悬浮在近地轨道上、作为临时基地的残存舰队中搬运物资和设备,棱娲个体则利用他们对能量的精细操控,协助构筑最简单的防护屏障和能量供应节点。合作中,仍带着不同文明初次紧密接触时的试探与谨慎,但目标的一致,消弭了许多潜在的隔阂。
顾临走到了几个看起来对棱娲非人形态仍有些不适的旧人类士兵身边,自然地与他们交谈起来,用他温和的语气和对人类心理的了解,缓解着他们的紧张。他指着一条正在缓慢生长、发出莹莹绿光的棱娲水晶根系,解释道:“它们在帮助星球稳定地壳,净化空气。看,就像地球上的植物一样,是我们的伙伴。”
浪客的投影飘到顾心身边,他的声音带着特有的、混合了电子音效的质感:“一个很有趣的起点。法则稳固,资源潜力巨大。比我们自由联盟早期挣扎求存的那些破烂角落,要好上太多了。”他的话语中听不出是羡慕还是单纯的评价。
“每一个摇篮,都承载着希望。”顾心轻声回应,她的目光掠过那些忙碌的身影,看向更遥远的天际线。在那里,奇异的光带如同轻柔的纱幔,垂挂在天地之间,美得令人心醉。
初步的秩序正在建立,希望的种子已然播下。幸存者们开始真正相信,他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然而,就在这片创世的喜悦与忙碌的安置工作中,一个不寻常的消息,通过刚刚建立的临时通讯网络,传递到了顾心这里。
负责深度地质扫描的工程团队负责人,一位前自由联盟的资深工程师,他的全息投影在顾心面前亮起,脸上带着混杂着兴奋与极度困惑的表情。
“顾心阁下,”他的语气有些急促,“我们按照标准程序,对新缘星进行全面的地下结构扫描。在……在行星地壳深处,我们发现了异常。”
顾心神色不变:“说清楚。”
“是巨大的金属回波,”工程师调出了扫描数据图谱,复杂的线条和能量标识在顾心面前展开,“结构……结构极度复杂,完全非自然形成。其规模……远超我们的想象,初步估计,其主体结构可能贯穿了行星核心区域。而且,深度也极不寻常,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几乎无法触及。”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最诡异的是,根据能量衰变和物质共振的初步分析,这结构……其年代久远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初步估算,远超这个宇宙本身的理论年龄!”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顾心心中漾开了圈圈涟漪。
新生宇宙的摇篮行星,地壳深处,埋藏着远超宇宙年龄的、规模庞大的人造物?
创世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一个更深沉、更古老的谜团,已然在新生之地的心脏部位,投下了第一道阴影。那深埋于地下的冰冷金属,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或许惊心动魄的过往,等待着被重新发掘的时刻。
顾心的目光从瑰丽的天空收回,再次投向脚下这片看似原始的土地,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这片摇篮,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