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谷的日子,在晨钟暮鼓般的规律中流淌。清晨,陆平依旧在木屋前或溪流边站桩,山谷中浓郁的“生气”让他的内壮根基越发稳固,意念沉入时,体内那条温顺的河流仿佛更加宽阔深邃。上午跟随苏忘机在百草园圃学习,辨识药性,体味其气,偶尔帮忙做些松土、浇水的轻活。下午则多在残卷阁中,或翻阅苏忘机指定的古籍摹本,或静听老人讲述医武源流的掌故。
谷中人员不多,除了苏忘机和几位负责日常洒扫、炊爨的老仆,陆平渐渐也见到了苏忘机信中提及的“同道”。
这日午后,陆平在残卷阁临摹一幅关于古导引术的图谱。阁门被轻轻推开,一位身着素色麻衣、身形高挑的女子走了进来。她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面容清丽,眼神温润平和,气质沉静如水,行走间步伐轻盈无声,带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清气。正是昔日青阳镇一别后,引荐陆平入谷的熙雨。
“陆平师弟。”熙雨声音轻柔,带着笑意,“苏师说你在阁中,让我来看看你可有什么需要。”
陆平连忙起身行礼:“熙雨师姐。” 再次见到熙雨,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有一种故人重逢的平静喜悦。熙雨身上那股曾经的清冷疏离感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煦的宁静,如同山间晨雾散尽后的暖阳。
“不必拘礼。”熙雨走到案前,看了一眼陆平的摹本,“在习导引图?可有所得?”
陆平将自己的理解说了说,主要是对图上动作模仿自然(如鸟伸、熊经)与沟通内外气息的感悟。
熙雨微微颔首:“观其形,感其意,得其神。师弟悟性很好。”她话锋一转,“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苏师常说,体悟之道,需‘印心’。”
“印心?”陆平不解。
“随我来。”熙雨带着陆平走出残卷阁,来到阁后一片相对平整的草地。草地边缘,几株古松虬枝盘曲,姿态苍劲。
“师弟,请以你最熟悉的架势,向我打一拳。”熙雨站定,面对陆平,神色依旧平和,甚至带着鼓励。
陆平一愣。切磋?搏斗?这与谷中“非争强斗胜”的氛围似乎不符。但他看着熙雨清澈的眼神,不似作伪。他略一沉吟,摆开八极拳的撑捶架势。没有蓄力猛攻,只是带着试探,以领悟“内壮”后的圆融感,腰胯微送,一拳平稳递出,速度不快且力量含而未发。
熙雨没有闪避,也没有格挡。她只是静静地站着,在陆平的拳头即将触及她身前半尺时,她的右手如同拂去晨露般,极其轻柔、看似缓慢地抬起,掌心微凹,迎向陆平的拳面。
没有碰撞的声响!
陆平感觉自己这一拳,如同打入了最柔韧的棉花,又像是陷入了温润粘稠的沼泽!拳头上凝聚的力量,在接触那柔软掌心的瞬间,竟被一股绵长而坚韧的“吸”力牵引、包裹、然后如同泥牛入海般,被无声无息地“化”掉了!他感觉不到反震,也感觉不到对方的力量对抗,仿佛自己所有的劲力都被对方那温润如水、深不见底的“气”场悄然容纳、消解。
他下意识地收拳,惊愕地看着熙雨。对方依旧平静地站着,仿佛刚才只是拂了一下衣袖。
“这…这是什么功夫?”陆平忍不住问。
“非是功夫。”熙雨收回手,微微一笑,“此乃‘听劲’与‘化劲’。非为搏杀,只为感知。感知你劲力的走向、强弱、虚实,也感知我自身气血的流转、肌体的松紧、意念的守中。如同医者‘望闻问切’,此乃武者‘听化印心’。”
她走到一棵古松旁,示意陆平再来。陆平再次出拳。这一次,熙雨的手掌并未迎击,而是在陆平拳势将起未起、气息转换的微妙瞬间,她的指尖如同点水蜻蜓,极其精准地在他手臂外侧某处经络节点上轻轻一拂。
陆平只觉得手臂一麻,如同被细微电流击中,凝聚的劲力瞬间消散,拳头软软垂下。并非疼痛,而是一种气血运行被瞬间干扰的滞涩感。
“此乃‘截劲’。”熙雨解释道,“非为伤人,只为点明你气血运行之关窍,劲力转换之枢纽。何处过紧?何处不通?何处有隙可乘?此即‘印心’——以彼之劲,印照己身不足。”
接下来,熙雨让陆平站桩,她则双手虚按在陆平后腰命门与后背夹脊穴附近,并不接触,只是用意念引导自身温润的气息缓缓透入。陆平立刻感到一股温煦柔和的力量透体而入,与自己体内温养的“内壮”之力交融、引导。这股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梳理着他站桩时一些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细微紧张之处(如肩胛骨内侧的微僵、腰眼深处一丝难以放松的牵拉),让他整个桩架瞬间变得更加松沉、通透,气息流转更加圆融无碍。
“此乃‘导引’。”熙雨的声音如同清泉,“以我之气,引你之气,助你体察更精微的‘松’与‘通’。”
一个下午,就在这看似平淡、毫无烟火气的“听劲”、“化劲”、“截劲”、“导引”中度过。没有激烈的碰撞,没有炫目的招式,只有气息的流转、意念的交融、以及对自身气血劲力运行的精微体察。
陆平大开眼界。这与他在小镇对着麻袋练发力、与醉汉王老五的短暂冲突,完全是两个世界!药王谷的“同道切磋”,果然如苏忘机所言,是“养练”,是“印心”,是医武之道在人体精微层面最直接的印证与提升。
“感觉如何?”结束时,熙雨问道。
陆平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通透,体内那条温养的河流仿佛更加清澈、顺畅。他由衷道:“受益匪浅!如同被…被梳理了一遍筋骨气血。多谢师姐!”
熙雨莞尔:“同门互助,理所应当。师弟根基深厚,尤其那份‘慢火’熬出的沉静,殊为难得。”她顿了顿,似有深意地道,“武道如药,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相济,阴阳调和,方是长久之道。你的八极拳刚猛有余,柔韧滋养的功夫,还需在谷中细细打磨。”
陆平深以为然。小镇的经历,让他拥有了“刚”的根基和“韧”的心性,但“柔”的一面,如同这药王谷的草木生机,正是他需要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