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团建的余温尚未散尽,新的调查任务便已下达。针对“失踪”的旧建筑结构图以及沈渊提出的“信标网络”与内部“异常存在”关联的推测,苏小婉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排查方案。
首要目标,是找回那份被抹去借阅记录的初代能源井区域原始结构图原件,或者至少确定其下落。这项工作交给了赵猛和部分可信的安保队员,对档案库进行了一次低调但彻底的内部清查。同时,苏小婉和云薇开始全力检索所有与收容所早期建筑,特别是地下深层结构、能源系统相关的电子及微缩胶片存档,试图拼凑出完整的地下图景。
而林风,则负责带领他这支日益壮大的“特别事务应对小组(临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能力应用调查。成员包括:能力与控制力稳步提升的“人形探测器”李明;技术高超、身份待定但暂时合作的“前洞察者学徒”沈渊;以及作为团队核心稳定器与最终武力的林风自己。叶晚晴偶尔会参与,但她更多时候需要静养,她的感知过于宏大和敏感,不适合这种精细化的搜寻工作。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实地探查几个根据旧图纸(电子备份)标记出的、位于收容所地下深层、现已废弃或改为他用的早期能量节点。沈渊推测,如果孙哲真的在构建“信标网络”,这些能量流动的关键节点是绝佳的信号中继或放大位置。
第一站,是位于d区下层的一个废弃物资转运站。这里曾经是初代能源系统的次级分配中心,如今堆满了蒙尘的旧设备和报废的仪器箱,空气流通不畅,带着一股陈腐的金属和机油味。
“感觉怎么样,明哥?”林风看向李明。经过陈清影的调理和之前的“实战”磨砺,李明面对这种环境虽然依旧紧张,但已经不会轻易失控了。
李明闭上眼睛,仔细感知了片刻,摇摇头:“这里……很‘死寂’。能量流动几乎完全停滞了,只有一些……设备老化产生的微弱‘杂音’,没有那种……‘刻意’的痕迹。”
沈渊则拿出一个经过云薇改造、伪装成老旧万用表的能量场分析仪,对着几个关键的管道接口和地面节点进行扫描。“能量残留读数极低,结构完整性尚可,但没有近期被激活或改装的迹象。这个点应该是干净的。”
初步排查没有收获。他们按照清单,连续探查了另外两个标记点,结果类似——要么是完全废弃,能量沉寂;要么虽在使用,但运行正常,未见异常信号植入。
“难道推测错了?或者孙哲选择的不是这些明面上的节点?”林风有些疑惑。
沈渊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也有可能,是我们的探测精度不够,或者对方使用了更高级的伪装技术。‘洞察者’的一些设备,擅长将信号隐藏在背景噪声的能量波谷中,常规扫描很难发现。”
“那怎么办?”李明问道。
沈渊看向林风,提出了一个建议:“或许……可以尝试一种更‘主动’的探测方式。利用林管理员你和S-002的‘承载’权柄,结合李明的‘污染视觉’,进行小范围的‘共鸣’测试。用你们的灵性力量去‘敲击’这些节点,如果节点被被动过手脚,就像敲击一个有裂缝的钟,回响会有所不同。我可以负责监控能量反馈的细微变化。”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将林风的权柄和李明的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精细操作。
林风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行。“试试看。明哥,你集中精神感知‘回响’的变化。沈渊,你记录数据。我来负责‘敲击’。”
他们选择了第四个探查点——一个位于b区与c区交界处下方、现已改为低级杂物仓库的旧通风井核心室。这里依然有微弱的能源流经过,为仓库的基础照明和环境维持系统供能。
林风走到房间中央,屏息凝神,缓缓引动体内与S-002石碑的灵契连接。他没有动用强大的力量,只是将一丝极其精纯的、带着“承载”与“记录”特性的灵性能量,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般,轻柔地注入脚下的地面,并沿着预定的能量管道脉络向前延伸、震荡。
李明立刻闭上眼睛,全力催动“污染视觉”,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去“倾听”那灵性能量荡开后的细微回响。在他的感知中,林风那淡金色的能量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大部分区域反馈回来的是平稳、厚重的“感觉”,如同敲击实心金属。但当他将感知聚焦到房间角落一个不起眼的、连接着主能源管道的旧阀门时,却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震颤”。
“……那里!”李明指向那个阀门,“回音……有点‘空’?还有点……‘粘滞’感?”
沈渊手中的仪器屏幕上也瞬间跳起了一小段异常的能量波纹反馈!“捕捉到异常谐波!频率特征……与‘机械之心’残留日志中的某个隐藏指令段有7.3%的相似度!虽然很低,但超出随机波动范围!”
找到了!虽然信号极其微弱,但证明这个节点确实被做过手脚!
林风收回能量,走到那个阀门前。阀门看起来锈迹斑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但当他集中精神仔细感知时,确实能察觉到一丝极其隐晦的、非自然的能量残留,如同附骨之疽,缠绕在阀门内部。
“能确定是什么吗?”林风问。
沈渊快速分析着数据:“像是一个……微型的、被动式的信号转发器。它本身不发射信号,但当有特定的能量频率(比如构建信标网络的指令流)经过这条管道时,它会被激活并进行二次校准和放大,确保信号传递的精准度。设计非常精巧,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
“能拆除或者反向追踪吗?”
“拆除需要专用工具,而且可能会触发自毁。反向追踪……难度很大,它的激活条件很苛刻,我们无法模拟那种特定的指令流。”沈渊摇了摇头,“不过,确认了它的存在和工作原理,就是重大进展。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去排查其他类似的节点。”
首战告捷!虽然只是找到了一个微小的“钉子”,但证明了他们的调查方向是正确的,也验证了这种“主动共鸣”探测法的有效性。
返回办公室后,苏小婉和云薇也对他们的发现给予了高度肯定。云薇更是兴奋地开始根据沈渊提供的能量特征,编写新的扫描算法,准备对全所的能源网络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隐性节点筛查。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进入了规律而充实的调查节奏。白天,林风、李明和沈渊组成探查小队,按照优先级清单,穿梭于收容所各个隐蔽的角落,运用“共鸣”法搜寻被篡改的能量节点。晚上,则聚在一起汇总数据,分析进展,调整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李明对自身能力的掌控越发纯熟,甚至开始能模糊分辨出不同节点上残留信号的细微差异,推测其可能的功能偏向。沈渊也凭借其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暂时看来)坦诚的合作态度,逐渐融入了团队。他虽然依旧对“洞察者”协会的内部事务讳莫如深,但在技术问题上几乎知无不言,提供了许多关键思路。
林风能感觉到,这支临时拼凑的队伍,正在一次次的合作中慢慢凝聚出真正的默契。他甚至发现,沈渊偶尔会和云薇就某个技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而李明也会在赵猛来看热闹时,小声地跟他分享自己感知到的一些有趣但不重要的“小发现”。
这天傍晚,结束了一天的探查,几人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休息区。苏小婉难得地没有立刻投入工作,而是拿出了一份后勤刚送来的、真正意义上的“零食”——一盒独立包装的巧克力曲奇。
“补充能量。”她言简意赅地将盒子放在桌上。
云薇欢呼一声,率先抢过一块塞进嘴里。李明和沈渊也道谢后各自取用。林风拿了一块,却没有自己吃,而是很自然地递给了旁边安静坐着的叶晚晴。叶晚晴接过,小口小口地吃着,嘴角沾上了一点饼干屑,林风下意识地伸手,用拇指轻轻帮她擦掉。动作自然流畅,仿佛演练过无数次。
叶晚晴抬头对他甜甜一笑。苏小婉的目光从平板屏幕上抬起,恰好看到这一幕,她推了推眼镜,没说什么,只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视线又重新落回屏幕,只是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的速度,几不可查地慢了一瞬。
沈渊看着这一幕,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若有所思。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曲奇,又看了看那边默契互动的林风和叶晚晴,以及虽然面无表情但气息平和的苏小婉,心中某个角落,似乎被这平凡而温暖的场景轻轻触动了一下。这种紧密的、带着人情味的羁绊,是他在“洞察者”协会中从未体验过的。
就在这时,林风的终端响起,是赵猛发来的信息:
【风子,档案库这边有发现!那份失踪的原始图纸没找到,但在整理关联废纸时,发现了一张被撕碎的、带有手写注释的草图残片!上面的一个标记点,和我们之前发现异常节点的区域高度吻合!另外……注释的文字,经过初步鉴定,可能和孙哲的笔迹有关!】
新的物证出现了!
林风精神一振,立刻将信息分享给众人。
图纸残片、笔迹鉴定、异常节点……线索正在一点点串联起来。虽然那个潜在的“异常存在”目标依旧隐藏在迷雾中,但追踪“信标网络”的调查,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敌人的网络正在被他们一点点勾勒出来。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巨大的阴影和更危险的真相,也即将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