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频率”的发现,给原本就充满未知的勘探任务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一个能够模仿探测信号、来源不明、遍布下层空间的“东西”,其威胁性甚至可能不亚于那个“饥饿”的古老存在。
联调测试暂停,团队的核心立刻转向分析这个突如其来的变量。
苏小婉将捕捉到的“幽灵频率”片段进行多维度解析。数据显示,这种频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微调,试图更精确地模拟灵性探针的能量特征,其模仿精度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有显着提升。
“学习速度很快,而且模仿对象明确指向我们的探测行为。”苏小婉语气凝重,“它似乎是一个被动的监控或防御机制,一旦感知到特定类型的能量侵入,就会被激活并开始学习和反馈。”
“能判断它是基于什么运作的吗?能量?信息?还是某种……意识?”林风问道。
沈渊接话,他的表情同样严肃:“从能量签名来看,它带有很强的‘机械逻辑’特征,冰冷、精确,缺乏生物意识常见的情感波动。但它又具备学习和适应能力,这超出了普通机械造物的范畴。更像是……某种高度发达的、基于特定规则运行的‘人工智能’,或者……附着在特定结构上的‘程序幽灵’。”
“程序幽灵……”云薇咀嚼着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个超级病毒,潜伏在咱们收容所的地下网络里!”
“如果它真的遍布下层空间,并且持续学习和模仿我们的探测,那么正式的勘探行动将会非常危险。”苏小婉指出关键问题,“它可能会干扰探针的稳定性,伪造探测数据,甚至……反过来利用探针的能量通道,对我们进行反向侵蚀或定位。”
必须找到应对“幽灵频率”的方法,否则勘探无法进行。
团队陷入了紧张的讨论和试验中。
云薇尝试编写各种“反模仿”算法和干扰信号,试图扰乱“幽灵频率”的学习进程。但对方似乎总能快速适应,甚至开始模仿她的干扰信号本身,让效果大打折扣。
沈渊则试图从“洞察者”的知识库中寻找类似案例。“这种基于规则学习和模仿的灵性实体,在协会的古老记录中被称为‘回声构造体’(Echo construct),通常与强大的古代机械或自动化防御系统相关联。对付它们,硬性的技术对抗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它们的学习能力太强。记录中提到,有时需要利用其逻辑盲点,或者……用某种它无法理解、无法模仿的‘混沌变量’来突破。”
“混沌变量?”林风若有所思。
“就是不符合它既定逻辑模型的东西。”沈渊解释,“比如,完全随机、无意义的能量爆发;或者……基于生物本能、非理性情感的灵性表达。这些是纯粹的逻辑程序难以预测和模仿的。”
非理性情感?林风下意识地看向叶晚晴。她的感知和表达,很多时候就超越了常理逻辑。
叶晚晴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抬起头,轻声说:“那个……‘回声’……它在‘看’我们……但是……它‘看’不懂……‘画’。”
“画?”林风心中一动,“晚晴,你是说,它看不懂你画的画?”
叶晚晴点了点头,拿起旁边的一张废纸和彩笔,开始涂鸦。她画出的线条扭曲、色彩跳跃,没有任何现实的逻辑,仿佛是她内心纯粹情绪和感知的流淌,充满了孩童般的想象力和不可预测性。
“让我试试。”林风有了一个想法。他再次连接共鸣仪,但这次,他没有引导探针向下,而是将自身的精神力与叶晚晴刚刚作画时散发出的那种纯粹、非理性的灵性波动进行同调,然后将这种混合了“承载”稳定性与“混沌”意象的能量,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一小缕,投向之前探测的区域。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监控屏幕上,那原本如影随形、不断模仿的“幽灵频率”,在接触到这股混合能量时,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和“混乱”。它的模仿尝试变得支离破碎,频率开始不稳定地跳跃,仿佛一个精密仪器突然遇到了无法解析的乱码。
“有效!”云薇兴奋地喊道,“它的学习进程被打乱了!模仿精度下降了40%!”
沈渊也露出了惊讶和佩服的神色:“利用非逻辑的灵性表达作为干扰源……这思路太巧妙了!这确实是它的逻辑盲区!”
找到了应对“幽灵频率”的钥匙,团队士气大振。但如何将这种“混沌变量”稳定地集成到正式的勘探探针中,又成了新的技术难题。这需要林风在维持探针主体稳定和导向性的同时,精确地嵌入一丝叶晚晴那种独特的、非理性的灵性波动,其难度不亚于在头发丝上雕刻一幅抽象画。
接下来的时间,林风和叶晚晴成为了练习的焦点。两人需要建立更深层次的精神同步,让林风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和引导叶晚晴那难以言喻的灵性特质。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也伴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互动。
练习室内,林风和叶晚晴相对而坐,双手相抵。
“晚晴,放松,想着你画画时的感觉,不用刻意控制……”林风引导着。
叶晚晴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颤动。林风的精神力缓缓融入,试图捕捉那玄妙的波动。有时很顺利,他能感觉到一种自由、纯粹、充满生命力的能量在流淌;但有时,叶晚晴的思绪会突然飘到别处,比如想到昨天吃的甜点,或者窗外飞过的小鸟(模拟的),导致能量变得跳跃不定,让林风差点控制不住,探针能量在空气中炸开一小团无害但炫目的彩色火花。
“噗嗤——”在一旁监控数据的云薇忍不住笑出声,“林风,晚晴想到草莓布丁的能量特征你可千万别学啊,这探针出去怕不是要把下面的东西给‘甜’醒了。”
林风无奈地睁开眼,看着对面一脸无辜的叶晚晴,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晚晴,集中精神,我们是在做正事呢。”
叶晚晴乖巧地点点头:“嗯,林风,下次不想布丁了。”那认真的小模样让人不忍苛责。
苏小婉在一旁记录着数据,看着林风对叶晚晴那自然而然的亲昵举动,和她对林风的全然信任与依赖,她推了推眼镜,目光在平板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似乎比必要的长了一点。她注意到,当林风成功引导出那种稳定的“混沌变量”时,他自身的精神波动也会带上一种罕见的、近乎温柔的频率。这种频率,在她冰冷理性的数据世界里,显得格外……醒目。
沈渊则对叶晚晴的能力表现出了极大的学术兴趣,但他很克制,只是远远观察和记录数据,从不轻易打扰。他发现李明似乎对叶晚晴那种非理性的能量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偶尔能提前感知到她能量变化的趋势,便悄悄指导李明如何将这种模糊的预感转化为更具体的数据提示,帮助林风进行调整。李明在沈渊的指点下,辅助作用越来越明显。
就在这种紧张、专注又时不时穿插着小插曲的氛围中,勘探的最终准备一步步完善。对抗“幽灵频率”的“混沌涂层”技术逐渐成熟,探针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然而,就在正式勘探前夜,负责监控外部情报的云薇,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新消息。
“你们快看这个!”她将一段刚解密的情报投射到光屏上。“这是‘神社寮’共享过来的,他们在富士山下的一个古老封印节点附近,也检测到了类似的、具有学习模仿能力的异常频率波动!虽然能量特征略有不同,但核心行为模式……和我们这个‘幽灵频率’非常相似!”
情报还附有一段模糊的影像,显示那个节点的古老石壁上,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由能量构成的标记——那是一个由水流和樱花组成的复杂图案,并非“齿轮之眼”,但其结构同样透露出非自然的、精密的质感。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符号,却出现了行为模式相似的“幽灵频率”?
一股寒意瞬间掠过所有人的脊背。
这不再是孤立的内部威胁,甚至可能不局限于“齿轮之眼”相关的势力。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全球范围内,沿着那些古老而强大的能量节点,悄然铺开。而他们所在的第七深渊收容中心,只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而已。
真正的棋局,对手似乎比他们想象的更多,布局也更广。勘探S-002下方的任务,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内部安全,更关乎于揭开这张全球性阴谋冰山一角的可能。
明天,勘探即将开始。等待他们的,将是更深沉的黑暗,还是破晓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