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在生长,以一种超越物质的形式。
它不再仅仅是林墨意识深处一个沉寂的光点,而是逐渐蔓延出无数细微的、无形的“根须”,与他的神经,他的血脉,乃至他感知世界的每一种方式,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他依然是林墨,一个躺在公寓沙发上,看似虚弱疲惫的年轻男人。但他也正在成为某种更复杂的存在——一个行走的“接收站”,一个为那株尚未破土的希望之树汲取养分的根系网络。
苏晚晴带回来的那些“静默火花”,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种子内部激荡起一圈圈涟漪。每一圈涟漪,都代表着一种被秩序之网排斥的可能性被理解、被吸收、被整合。
林墨开始体验到一种奇异的“共鸣”。
当他阅读那本无人问津的诗集时,他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忧郁,眼前甚至会短暂地浮现出诗人伏案写作时,窗外那棵在寒风中摇曳的老槐树的模糊影像——那是潜藏在诗句背后,未被文字直接记录,却与诗意紧密相连的“信息残响”。
当他聆听一张销量惨淡的实验音乐专辑时,刺耳的电子噪音在他耳中会自行分解、重组,勾勒出创作者在简陋工作室里,面对满墙潦草乐谱时,那种混合着狂热与绝望的精神图景。
这些“共鸣”并非简单的共情,而是种子在吸收“变量”养分时,顺带捕捉到的、与这些创造性意念相关联的更深层信息碎片。这些碎片杂乱无章,大多无用,但却让林墨对这些“火花”的来源,对那些在秩序巨网下挣扎的孤独灵魂,有了更真切的触摸。
他仿佛能听到无数个微弱的、不甘沉寂的声音,在这座庞大城市的不同角落,发出频率各异的鸣响。
然而,这种日益敏锐的感知,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这天夜里,苏晚晴带回了一叠手稿。是一位老工程师关于某种新型清洁能源的构想,因其理论基础与现行主流模型相悖,且缺乏“可行性与经济效益”的明确数据支撑,被所有学术期刊和投资机构拒之门外,只能以手写稿的形式在极小的圈子里流传。
手稿上的字迹工整而固执,充满了某种不被理解的落寞。
林墨像往常一样,将手稿放在膝上,准备引导种子进行吸收。
就在他的意识触碰到手稿上那坚定而孤独的意念瞬间——
轰!
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都要尖锐的“共鸣”猛地冲击而来!
不再是模糊的情感影像或精神图景,而是一连串极其复杂、带着强烈逻辑性和颠覆性色彩的公式与结构图,如同决堤的洪水,强行涌入他的意识!与此同时,他“看”到手稿本身仿佛活了过来,无数微小的、代表着“未被承认知识”的变量光点,如同受到惊吓的萤火虫,从纸张上腾起,疯狂地涌向种子!
这动静太大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笼罩公寓的秩序之网产生了剧烈的反应!
原本无形无质的规则线条骤然亮起,如同被触动的蜘蛛网,发出高频的、只有林墨能感知到的震颤!无数细微的几何结构在虚空中闪现,锁定了那叠手稿,以及正在吸收手稿能量的林墨!
一股强大的、带着“审查”与“格式化”意味的秩序力量,如同无形的巨手,猛地向手稿和林墨压来!它要强行抹除这个“错误”的知识节点,并“修复”被其“污染”的林墨!
“林墨!”苏晚晴惊呼,她虽然无法像林墨那样清晰感知,但空气中骤然绷紧的压抑感和林墨瞬间苍白的脸色,让她明白出事了!
林墨闷哼一声,感觉意识如同被投入了搅拌机,那老工程师执拗的意念与秩序之网的镇压力量在他脑海中疯狂对冲。种子疯狂运转,竭力吸收着那些知识光点,同时释放出交融的秩序变量之力,试图抵挡外部的压迫。
但这次的力量太强了!秩序之网似乎判定这个“火花”具有较高的“污染风险”,动用了更强的“免疫反应”!
公寓里的灯光开始不稳定地闪烁,桌上的水杯微微震动,发出细碎的嗡鸣。整个空间都仿佛在两种无形力量的对抗中扭曲。
就在林墨感到支撑不住,那秩序巨手即将彻底落下之时——
他意识中,那颗吸收了众多“火花”而变得愈发复杂的种子,核心处那代表共生意志的光点,猛地爆发出一种奇异的韵律!
那不是对抗,也不是吸收,而是一种……模仿与伪装!
种子以惊人的速度,模拟出秩序之网自身的一部分波动频率,并将刚刚吸收的、老工程师那带有颠覆性的知识结构,用一层极其精妙的、符合现行主流科学范式的“外壳”包裹起来,然后……主动将其“上报”给了压下的秩序巨手!
就像白细胞将病毒信息提交给免疫系统识别。
秩序之网的镇压力量微微一滞,那无形的巨手仿佛“读取”了这份被伪装过的信息,其内部逻辑迅速进行判定。
【信息结构……符合基础科学框架。核心变量……已被标记为‘低概率猜想’,风险等级下调。目标个体……受到轻微信息扰动,进行基础净化即可。】
那股强大的压迫感如同潮水般退去。秩序线条的光芒黯淡下去,恢复了平时的不可见状态。闪烁的灯光稳定下来,震动的水杯也归于平静。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只有林墨瘫倒在沙发上,浑身被冷汗浸透,大脑如同被抽空般剧痛,证明着刚才那短暂却凶险的交锋。
苏晚晴冲过来扶住他,焦急地问:“你怎么样?”
林墨剧烈地喘息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地开口:“没……没事。它……它放过了我们。”
他心有余悸。刚才那一刻,种子本能般的应对,堪称惊险到极致。若非及时模拟秩序波动并将那“危险”的知识伪装成“无害的猜想”,他们很可能已经被秩序之网当成“恶性病毒”彻底“清除”了。
他看向那叠手稿,手稿本身完好无损,但其上蕴含的那份尖锐的、颠覆性的“火花”已经被种子吸收殆尽,只剩下一些空洞的文字和图表。
而他也清晰地感觉到,在自己的意识深处,或者说在种子的内部,某个代表着他自身存在的“标识”旁边,被秩序之网留下了一个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标记。
【个体:林墨。状态:曾受低风险变量信息扰动,已净化。需保持观察。】
他们没有被清除,但他们被“注意”到了。
从完全的“隐形”,变成了“需观察对象”。
这标志着,他们静默汲取养分的阶段,可能即将结束。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谨慎。
因为那张无形的巨网,已经悄然投下了一瞥。
而他们不知道,这一瞥的背后,连接着的,是仅仅是网络自身的防御机制,还是……那双位于网络之上,冰冷俯瞰一切的“园丁”之眼。
林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
风险与机遇并存。这次危机,也让种子在极限应对中,对秩序之网的运作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模仿与伪装的能力,或许将成为他们未来最重要的武器。
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那看似平静的城市灯火之下,无形的战争仍在继续。
而他们,已经从完全的潜伏,进入了被标记的阴影区。
前方的路,更加危险,但也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