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郎中,正五品上,总领天下道路、桥梁、水利!赐紫金鱼袋!
这道擢升的旨意,如同在已经沸腾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让整个长安官场彻底炸开了锅。
正五品上的官职,在勋贵满地走的长安不算顶尖,但“总领天下道路、桥梁、水利”这个职权,其实际能量和未来潜力,却让无数人眼红心跳。更别提还有象征恩宠的紫金鱼袋!要知道,许多资历深厚的刺史、侍郎都未必能得赐此物!
秦风,这个一年前还蜗居在永兴坊破屋里的落魄书生,如今竟已官居五品,手握实权,简在帝心!
一时间,秦府(秦风终于有钱在长安城购置了一处像样的宅院)门前车水马龙,前来道贺、攀交情的人络绎不绝。秦风不胜其烦,大部分时间依旧待在路工署或者净容署,只让管家负责接待,自己则深居简出,保持低调。
他深知,越是身处风口浪尖,越要谨言慎行。皇帝的信任和眼前的权势,都建立在“有用”的基础上。他必须拿出更多、更实在的功绩,才能站稳脚跟。
水泥的成功,打开了新局面。但水泥的产量还很低,成本也高,远远无法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求。他一边着手改进立窑,提高生产效率,一边开始规划如何将水泥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
水利,是他选中的下一个目标。
关中平原虽号称天府之国,但水利设施多年失修,灌溉效率低下,抗旱防涝能力不足。若能利用水泥修建坚固耐用的水渠、水库、堤坝,必将极大促进关中农业的发展。
他带着初步的设想和规划图,再次入宫觐见。
甘露殿内,李世民看着秦风呈上的《请修关中水利疏》以及用水渠模型,眼中精光闪烁。
“以水泥筑渠,可防渗漏,坚固耐久……”李世民用手指敲着那光滑坚固的水泥模型,“若真能如此,关中百万亩良田,灌溉无忧矣!此乃富国强民之本!”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秦风:“秦风,你可知,修路或许尚可徐徐图之,但这水利,牵涉更广,动辄影响一县一郡之民生,所需钱粮更是海量。你,真有把握?”
秦风肃容道:“陛下,臣不敢妄言必胜。然,水泥之利,已于朱雀大街验证。水利工程,虽更为复杂,但原理相通。臣愿再立军令状,先选一县试点,若成功,则推广至全关中!若失败,臣甘愿辞去所有官职,回乡种田!”
又是军令状!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屡次创造奇迹、又屡次敢于承担风险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这份锐气和担当,是朝中那些暮气沉沉的老臣所不具备的。
“好!朕便再信你一次!”李世民拍案而定,“便以京兆府下辖的渭南县为试点,由你全权负责水利修缮!所需钱粮,朕让户部优先拨付!但你需记住,水利关乎农时,不可延误春耕!”
“臣,领旨!”秦风心中一定。有了试点县,他就能将水泥和新的工程理念,真正应用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
就在秦风准备告退,前往渭南县考察时,李世民却叫住了他。
“秦风,且慢。”李世民从御案后拿起另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诏书,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你献水泥,修驰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区区一个工部郎中,不足以酬汝之功。朕,还有封赏。”
秦风一愣,还有封赏?
王德上前,展开诏书,用他那独特的嗓音高声宣读:
“制曰:咨尔工部郎中秦风,性资聪颖,才识卓绝。首创水泥神物,坚固胜于磐石;督修朱雀驰道,平坦利于砥矢。此乃不世之功,当享爵禄之荣。兹特封尔为蓝田县开国县公,食邑五百户,实封一百户!另,擢升为工部侍郎,仍总领路工署及天下道路、桥梁、水利事!钦此!”
蓝田县开国县公!工部侍郎!
秦风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饶是他心智坚定,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封赏砸得有些发懵!
县公,那可是从二品的爵位!虽然多是荣誉性质,但地位尊崇,仅次于郡王、国公!而工部侍郎,是正四品下的实职,是工部的副长官,真正意义上的朝廷重臣!
一年之内,从白身到县公、侍郎!这升迁速度,在大唐开国以来,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臣……臣……”秦风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措辞。
李世民走到他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语重心长地说道:“秦风,朕如此封赏于你,非仅因你献上水泥,修好道路。更是因你心怀天下,勇于任事!朕希望,你勿要辜负这‘县公’之位,‘侍郎’之职,勿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这大唐的万里河山,需要你这样的干才,去描绘更新的画卷!”
秦风感受到李世民手掌传来的力量和话语中的厚重期望,心潮澎湃,所有的茫然瞬间化为坚定的信念。他再次躬身,声音沉稳而有力:“臣,秦风,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叮!宿主获封县公,官至侍郎,大幅提升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推动文明进程,奖励成就点1000。】
【当前成就点:1520。】
带着县公的爵位和工部侍郎的官衔,秦风走出了皇宫。阳光洒在他崭新的紫色官袍(四品以上服紫)和腰间的金鱼袋上,熠熠生辉。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真正踏入了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圈。地位更高,权力更大,但随之而来的责任、风险与明枪暗箭,也将更多。
但他无所畏惧。
他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吩咐管家,将府门上的牌匾,从“秦府”换成了“蓝田县公府”。
随后,他换下官袍,穿上便于行动的常服,带着几名随从,策马出城,直奔渭南县。
爵位和官职,是荣耀,更是动力。他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将渭南县的水利试点做出成效,让这水泥之功,惠及万千黎民。
就在秦风奔赴渭南的同时,他封公拜侍郎的消息,如同一场飓风,席卷了整个长安,也震动了整个天下。
无数人为之惊叹、羡慕、嫉妒。
也有人,在暗处,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更加阴鸷。
蓝田县公秦风,这个名号,注定将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符号之一。而他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