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场面,康临早就习惯了。
既然已经被捅出来了,堵不如疏。
与其让大家胡乱猜测,不如自己主动给个方向。
他想了想,重新打开微博,开始编辑一条新的动态。
“康总,别发呆了,我的福字呢?”排队的同学催促道。
“马上。”
康临头也不抬,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着。
几秒钟后,他点击了发送。
微博上,一条新的动态刷新了出来。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热情。
视频中的车辆确实是公司正在研发测试的一款全新车型,目前一切都还在保密阶段。
关于最终的定价和上市时间,将由公司在评估市场后统一决定,预计会在年后和大家见面。”
写到这里,康临顿了顿,又加上了最后一句。
“这款车凝聚了源能汽车研发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康临的微博一发,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康总亲自下场了!”
“官方认证,童叟无欺!真的是新车!”
“年后见面?这意思是不跳票了?源能汽车的效率也太高了吧!”
“重点是最后一句啊,‘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康总这格局,爱了爱了!”
“确实,每次都把功劳推给团队,这样的老板去哪找?”
网络上的风向,在康临亲自下场后。
瞬间从对新车的猜测,转向了对源能汽车企业文化的赞美。
大家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源能汽车的研发速度,在业内一直是个谜。
从“闪电”超跑到如今的巨型越野,每一款都是横空出世,事先没有任何预兆。
这完全不符合汽车行业的研发规律。
一个成熟的车型,从立项到最终量产,没个三五年根本下不来。
源能汽车倒好,跟下饺子似的,一款接一款。
很快,就有懂行的网友开始分析。
“你们忘了源能汽车的根基是什么吗?是新材料!
他们所有车型的核心优势,都建立在自家的特种合金和源能电池上。”
“楼上正解!相当于人家已经把饭煮好了,现在只是考虑用什么碗来装而已。设计个外壳,对康临那种级别的天才来说,不是分分钟的事?”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别人造车,是先有车,再去找合适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源能是先有了最牛逼的‘心脏’和‘骨架’,再给它配个身体。”
“这不就是技术降维打击吗?怪不得每次都这么快。”
源能汽车设计部内部,一群设计师也在看着网上的讨论,面面相觑。
他们比网友更清楚,这个项目的推进速度有多么恐怖。
从康临拿出完整的设计图纸,到第一台样车下线,总共用了多久?
不到三个月。
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同行都感到绝望的数字。
“老大,你说……康总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个年轻的设计师忍不住问道。
设计总监苦笑一声。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我们只是在他的框架下,做一些细节的填充和优化。核心的东西,全是他一个人搞定的。”
“材料自产,核心技术自研,设计……也是自研。这条产业链,太完整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是啊,这才是源能汽车最可怕的地方。
它几乎不依赖任何外部供应商。
当其他车企还在为一颗小小的芯片被卡脖子时,源能汽车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自给自足。
……
第二天,源能汽车总部。
秦世龙敲开了总裁董越办公室的门。
“董总,关于新车,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说。”董越抬头看了他一眼。
“目前网上对这款越野车的期待值非常高,但根据康总以往的定价策略,最终售价肯定不菲。”
秦世龙斟酌着开口,“我担心,过高的价格会把很多潜在用户挡在门外。”
“所以?”
“所以我在想,我们能不能同步推出一个中端版本?”
秦世龙的眼睛里闪着光。
“保留核心的车身结构和安全性。
但在内饰、动力和一些非必要的配置上做减法,把价格打下来。”
“比如说,一百万的版本是顶配‘堡垒’,我们再搞一个五十万左右的‘卫士’版。这样一来,就能覆盖更广阔的市场。”
董越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
秦世龙的提议,很有诱惑力。
源能汽车一直走的都是高端路线,这也导致了品牌的受众面相对较窄。
如果能推出一款价格更亲民的中端车型,无疑能极大地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这个想法不错。”董越点了点头,“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康总的意思。”
“我明白。”
两人很快就将这个想法汇报给了康临。
康临听完,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可以。”
他的回答简单直接。
“定价和市场策略,你们是专业的,公司决定就好。”
对他来说,技术已经落地,如何将其商业化,是运营团队该考虑的问题。
他从不插手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得到首肯,董越和秦世龙都松了口气,立刻召集团队,开始着手准备中端车型的市场方案。
……
夜深人静。
姜瑜已经睡下,康临还坐在书房里。
他在等。
每周一次的“大锦囊”,刷新时间快到了。
随着脑海中一个轻微的“叮”声,熟悉的虚拟面板弹了出来。
【本周“大锦-囊”已刷新,是否开启?】
“开启。”
【恭喜宿主,获得“书法精通入门到进阶”全套教程(共12本)!】
一瞬间,康临的面前,凭空出现了厚厚一摞书籍。
封面上,《楷书入门》、《行书笔法详解》、《草书狂人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书名。
康临:“……”
这系统,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了?
给我一堆书法书是几个意思?
难道是想让我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他随手拿起一本翻了翻,脑海中立刻涌入了大量关于笔法、结构、章法的知识。
仿佛他已经浸淫此道数十年,从一个门外汉,瞬间变成了半个专家。
有点意思。
虽然暂时看不出有什么大用,但技多不压身嘛。
康临摸了摸下巴。
马上就要过年了,回家给亲戚邻居写写春联,写几个福字,好像也挺不错的?
低调的炫技,最为致命。
想到这里,他心情愉快地将这套书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