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被两个小外甥说得满脸通红,挠着头嘿嘿笑:“这不是看的时候觉得简单,看完就忘嘛!”
一句话逗得所有人都笑了,饭菜的香味混着笑声,飘满了整个小院。
这一顿饭所有人都吃得很满足,特别是六狗子和小狗子表示,明天还要吃薯条,也要学。
慕知微笑着摆手:“明天我要进山,炸薯条的过程娘知道,让娘教你们。”
小哥俩立刻齐刷刷看向惠娘,眼神里满是期待。
惠娘被看得有些紧张,下意识看向慕知微,回忆着刚才的步骤慢慢说:“先把土豆切成条,用盐腌一会儿杀水,洗干净沥干后,裹上淀粉和面粉的混合粉,再下油锅炸到金黄,最后撒点盐晃匀,对吗?”
慕知微笑着点头:“娘记得特别清楚,照着做,肯定能炸出超级好吃的薯条。”
惠娘这才松了口气,露出笑容。
“你们俩也把步骤记牢,明天跟着娘一起动手。”
慕知微看向两个弟弟,小哥俩立刻用力点头。
稍作休息后,四个大人一起动手,把一百二十多斤豆角泡上。
一缸用慢泡法,当存货;另一缸用快泡法,明天给酒楼。
慕知微领着六狗子和小狗子坐在青石板上,一边守着小灶蒸米粿,一边教他们明天要学的新知识。
明天一早就要进山,回来估计没力气教了,今天先把新内容讲了。
教完基础内容,她又让小哥俩轮流背诵之前学过的知识,再顺着知识点扩展关联内容。
六狗子和小狗子听得如痴如醉,偶尔抬头看向慕知微,眼里满是孺慕与崇拜。
夕阳的余晖洒在慕知微的脸上,她的眼眸里盛着暖金色的光,这一幕,成了小哥俩记忆里格外温暖的画面。
米粿熟了。
这次用了三个蒸笼一次蒸三盘,三个盘子整齐地摆在饭桌上,看着格外壮观。
大舅好奇地伸手按了按米粿,抬手一看,手上干干净净的,惊讶道:“原来米粿蒸出来是这样的!”
小舅也跟着按了按追问:“吃起来是什么味?”
小狗子举着竹刀,兴冲冲地说:“吃吃就知道啦!刚出锅的可香了!”
“刚出锅有点粘。” 慕知微刚说完,惠娘已经接过竹刀,在最近的一盘米粿上轻轻划了几道,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块。
六狗子拿着装竹签的竹筒过来,抽出一根竹签,利落一戳,叉起一块长方形的米粿。
他本来想递给舅舅,可大舅和小舅已经学着他的样子,自己抽了竹签叉米粿,只好转手递给小狗子。
小狗子急得跳脚:“我要自己叉!”
可他个子太矮,够不到桌子,只能仰着脖子着急地看。
慕知微笑着冲六狗子伸手,接过他手里的米粿,咬了一口,弹性粘牙。
六狗子抽了一根竹签递给小狗子,惠娘也贴心地把盘子端到他面前。
小狗子握着竹签,有模有样地叉起一块,小心翼翼地吹了吹才放进嘴里。
惠娘又等六狗子叉了一块才把盘子放回桌上,和孟老大各自叉了一块。
慕知微拿了个小碟子,盛了点葱油酱放在旁边:“喜欢蘸酱的可以抹一点,不过刚出锅的米粿带点盐味,单吃也好吃。”
大舅和小舅立刻抹了点葱油酱,一口咬下去,软糯中带着葱油和酱香,纷纷点头:“好吃!”
六狗子和小狗子也尝了尝,觉得还是凉的蘸酱好吃,热的蘸酱有点腻。
孟老大和惠娘也赞同地点头,于是除了大舅和小舅还在尝热米粿,其他人都等着米粿放凉再吃。
小舅吃着吃着,突然发现米粿能一层层分开,惊讶道:“这米粿还能分层?”
慕知微忍不住笑了 —— 合着她刚才一次次掀锅盖加米浆,这位压根没看出门道。
六狗子立刻解释:“是一层层蒸的!蒸好一层,再倒米浆蒸下一层。”
小狗子:“小小舅刚刚没看吗?”
小舅又问:“那为啥不用一个大盆蒸,非要分这么多盘?”
“这样吃着方便,一次一盘。”
慕知微以前见过用大盆蒸的,虽然省事,但切开后放久了容易干,小盘子蒸的刚好。
惠娘也点头:“送人也好看。”
大舅突然说:“明儿进山,带上一点米粿当干粮,比饼好吃多了。”
慕知微笑着点头,蒸这么多就是要带上山的,她实在不想吃干饼子了。
吃完米粿,大家各自洗漱休息。
第二天天刚亮,孟老大、慕知微和两个舅舅就背上背篓,装着干粮进山。
今天的酸豆角由惠娘带着三个孩子送,问清楚需要多少豆角了,直接让算盘去她娘家摘。
进山找木料有固定的路线,是村里人多年走出来的,就是要从西村上山,西村的地形比东村崎岖,上山的路也更难走。
慕知微背着小背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心里盘算着:今天不仅要帮爹找木料,还要挖些药材 —— 给爹治腰的、给自己解毒的、给娘和弟弟们调养身体的,能多挖点就多挖点。
只是,一路上只看到杂草和一些用不上的药草。
很快爬到半山腰,孟老大指着山深处说:“前两年我来看过,里面有不少好木料,就是当时还没长成,现在估计能用了。”
慕知微刚走几步,就看到三棵五指毛桃,她问清楚一会儿不从这里返回,便停下来:“那就先挖下这几棵五指毛桃再走。”
孟老大和大舅小舅都仔细辨认了一番五指毛桃的样子才动手,慕知微在旁边指导怎么挖才不会伤根茎 —— 先把周围的土刨松,再顺着根茎慢慢挖。
不到一刻钟,三棵五指毛桃就挖了出来,缠好放进大舅的背篓里,几人继续往山深处走。
走到深处,眼前突然开阔起来 —— 一片空地上立着密密麻麻的大树,枝叶繁茂。
慕知微一眼就认出了花梨木、红木,最多的是香樟树,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樟木清香。
孟老大拍着一棵最粗的香樟树,笑着说:“这种木头做柜子最好,自带香味,还不招虫子。”
大舅和小舅也立刻选了几棵粗细合适的树,拿出柴刀开始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