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去镇上的王老师家借书看了。”季珍兰也很意外:“颜颜啊,你说我们家会不会出一个状元啊,星星对学习简直是痴迷的程度了,昨晚我睡了一觉了她都还在看书。”
让小女儿关灯睡觉了,她居然还不同意,说是借的书早一点看完早一点还。
孩子爱看书自己很欣慰,但是又怕她把身体熬坏了。
大闺女早上三四点钟就要去上班;小闺女夜里一两点都不睡觉,你说这都像什么话呢?
“妈,星星脑子聪明,能吃得了学习的苦,确实是一个读书的料。”
虽然是转到了这个偏远的镇上来上学了,虽然说受各种影响上学的人很少,但是星星对自己很严格,每天按时做作业看书背书,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去玩闹,所以,这一次她考了个全班第一名,最要紧的时,远远超过了第二名,直接多了七十多分呢。
这个成绩全家都很高兴,但是宋星星说还不行。
王老师说现在都流行推荐上大学,自己想要拿到这个名额就得努力再努力,超过镇上班上的同学不算,得超过县里市里的同学,不然人家凭什么要推荐你去?
你爹是劳动模范还是你妈是三八红旗手?
什么都不是,你就只能拼自己,自己变得优秀变得努力,然后成功的闯进大家的视野里。
推荐这个事儿原本就有很大的随意性,它不比考试,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答案是改都改不了的。
但是推荐这个事儿,凭的就是运气了。
宋星星决定让自己要科科优秀门门全市第一。
有了这个奋斗目标,她硬生生的让自己整日整都看书。
像那天看了苏宏光和金灿的戏后回去都后悔不已呢,就说又耽搁了时间。
今天去镇上,还是自己找了厂里的货车司机捎带她一程,要不然她得花不少的时间赶路,回来又会后悔。
这孩子,也真是让人省心。
“要是阳阳有她的一半努力就好了。”季珍兰还是不由得一声叹息。
“妈,您就知足吧,你两个孩子有一个努力就已经很幸福了,不像有些人家孩子一群都没有一个有这么优秀的,您还要求这么多干啥呢?”
“也是,我以前对阳阳的要求就是健康不要学坏,我现在的要求又有点高了,是我不对。”
季珍兰的话让客厅里坐着的苏老太太陈老师会心一笑。
她是当老师的人,是真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优秀,也确实有能力将别人家的孩子教得很优秀。
事实证明,陈老师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
大儿子就不说了,生了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确实顾不上上大学,好在自己争气爱钻研,最后还能成功的接班成了厂长。
但是小儿子从小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
老头子忍无可忍直接给扔进了部队,在部队他倒也闯出了点名堂。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的大孙子,明明头脑很聪明,结果把小聪明都用在了别的事情上了,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去学了驾驶技术当一个司机能挣口饭吃,看着好像也不错了,得,还是惹祸!
陈老师就没想明白:自己和老苏都这么聪明的人呢,怎么子孙读书都不行?
季珍兰看宋颜颜做得还是挺顺手的,干脆就出来和陈老师聊天。
“正阳这孩子也是,早给我说我早都应该来拜访你了,季师傅,你看,这算是我们两亲家第一次见面吧,呶,这是我给你买的礼物,这是星星的,这是阳阳的……”
礼多人不怪!
陈老师来之前就做足了准备功课,只不过,她给宋星星和宋阳阳的都是书估计着宋阳阳不会喜欢的。
不管了,送礼是她的礼节,喜不喜欢就是他们的事儿了。
“陈老师您客气了。”
她们其实已经算很熟悉了,按照以前的说法自己比她一辈呢。
突然间一变就成亲家了,这两个字让季珍兰感觉怪怪的。
“正阳这孩子总是变,先说好的婚期是正月间放假就回城扯证,结果现在又不行。”老太太直接掏出了户口本:“我都打听好了,只要把户口迁到这儿来就可以在这儿的县城民证局扯证,所以,我把正阳的户口迁过来了,让他和颜颜就在这儿结婚。”
这样也行?
季珍兰有点佩服老太太了,以前接触不多,只知道她比较喜欢颜颜,没想到孙媳妇变成儿媳妇她还这么积极。
既然人家男方都这么看重了,季珍兰也就没什么可拿捏的了,就问起了什么时候办合适。
“我在家的时候翻过黄历书,正月初六是个好日子。”
这都正月初二了,初六就只有三天时间可以筹备了。
“酒席我也想好了。”老太太道:“我这边就是自己一家人,再请一下机械厂的苏厂长,他是正阳的老首长;还有一个就是夏部长,是正阳的战友,另外就看你那边有多少人,到时候安排到镇上的国营饭店去。”
“我们家在这儿没亲戚,就我们自己一家人。”
季珍兰道:“到时候看有没有必要请一下颜颜的同事。”
“妈,不用请。”宋颜颜红着脸道:“结婚是私人的事儿,没必要请他们。”
“也好。”
重活一世的季珍兰已经不看重面子了,各人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
“这样算来的话,满满一桌人合适。”
“那不如就在家里做。”季珍兰道:“到时候我来煮饭,小李是吧,小李打下手,一桌人的饭菜,我来做就行。”
“那会不会太辛苦了点。”
嫁女儿还负责做饭,苏老太太有点过意不去。
“无妨,我在食堂做饭几百号人的都够做,一桌人而已我可以。”
“行,你看要些什么菜,回头我安排人去买。”
“买菜颜颜买就行了,她是采购呢。”
苏老太……这个儿媳妇真是娶对了,什么都不用操心,那就只需要自己出钱就好。
“对了,颜颜,你看这两天你什么时候休息,我带你去县城里置办一些必要的。”老太太道:“正阳说过,三转一响,别人有的你也得有,工业票我都兑换了。”
宋颜颜其实不想要的,手表她已经有了一个,自行车也有,觉得有点浪费,转头看向妈妈,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陈老师,既然我们都不是外人了,我也就不矫情了,直接说实话了。”季珍兰果然有话要说:“三转一响,可以折现不?”
? ?宝子们,走过路过,收藏月票推荐标投一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