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凤等人的浴血归来,如同在北疆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后金精锐现身草原、绑架其其格的消息,让整个野狐岭都笼罩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中。
这个来自辽东的强敌,以其冷酷高效的手段,向野狐岭展示了远超流寇土匪的威胁。
陈远强压下对其其格下落的担忧和对牺牲将士的悲痛,立刻调整了战略部署。
他紧急传令给南边的赵胜,命其稳住三水镇局势后,尽快率主力回防,应对北方的巨大威胁。
同时,加派斥候,严密监视北面草原的一举一动,并设法与巴特尔部落取得联系,共同应对危机。
野狐岭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战备状态。
堡墙加固,工事完善,战兵日夜操练,工坊全力生产箭矢、刀枪和火药。
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可能随时爆发。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悄然降临。
秋深时节,北风渐起。
一日,派往三水镇的信使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赵胜不仅稳住了三水镇的局势,迫使那股流寇退却,更在回师途中,于黄河渡口“偶遇”了一支从南京北上的队伍,而队伍的核心人物,竟然是——柳如是!
“柳姑娘来了?!”
陈远闻讯,又惊又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南京与陕北相隔数千里,兵荒马乱,她一个弱女子,怎么会突然北上?
信使详细禀报:柳如是在南京得知野狐岭北面吃紧、秦玉凤重伤的消息后,忧心如焚。
她深知后金的威胁非同小可,担心陈远独木难支,毅然决定北上相助。
她变卖了部分首饰,筹集了一笔资金,购买了药材、布匹等紧缺物资,带着几名忠心的仆从和护卫,雇了镖局,冒险北上。
途中历尽艰辛,多次遇险,幸得镖局护卫得力,才化险为夷。
最终在黄河渡口与回师的赵胜大军相遇。
赵胜得知柳如是的来意,敬佩不已,当即亲自护送她北返。
队伍不日即将抵达野狐岭!
这个消息,如同一股暖流,瞬间冲淡了堡内因强敌压境而产生的压抑气氛。
柳如是!那个名动秦淮、才情卓绝的奇女子,竟然在野狐岭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远千里,毅然前来!
陈远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感动和复杂情绪。他与柳如是在南京相识时间虽短,但并肩作战、智斗权阉的经历,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柳如是的聪慧、果敢和情义,早已深深印在他心中。
此刻她冒险前来,这份情意,重逾千斤。
苏婉清得知后,也是又惊又喜,连忙吩咐人打扫出最好的房间,准备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三日后,野狐岭堡外旌旗招展,赵胜率领的主力大军浩浩荡荡返回。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格外引人注目。
车帘掀开,一身素雅衣裙、虽面带倦容却难掩绝代风华的柳如是,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陈远、苏婉清、秦玉凤等人早已在堡门外迎候。
“柳姑娘!”
陈远快步上前,声音中带着激动和感激,“千里迢迢,一路辛苦!陈某何德何能,劳姑娘如此挂念!”
柳如是看到陈远安然无恙,又看到虽然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的秦玉凤和温婉秀美的苏婉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盈盈一礼,声音清越:“陈公子、秦姐姐、苏妹妹,别来无恙。
听闻北疆有变,如是心中难安,特来略尽绵薄之力,希望能助各位一臂之力。”
她的目光扫过野狐岭严整的堡墙和肃杀的军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看来,野狐岭在陈公子治下,已是铜墙铁壁,令人敬佩。”
苏婉清上前拉住柳如是的手,关切道:“柳姐姐,这一路兵凶战危,你受苦了。”
秦玉凤也拱手道:“柳姑娘高义,玉凤感激不尽!”
众人相见,一番唏嘘感慨。
柳如是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宝贵的物资,更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和精神上的支持。
她的名望和见识,对于提升野狐岭的声望和应对复杂局面,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当晚,野狐岭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欢迎仪式。
虽然强敌环伺,但柳如是的到来,仿佛给这座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堡垒,注入了一缕明媚的阳光。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
陈远、柳如是、秦玉凤、苏婉清、赵胜等核心人物齐聚一堂。
柳如是首先介绍了南京的最新情况:“我离开南京前,朝廷加征辽饷的诏令已下,江南民怨沸腾,小规模骚乱时有发生。
阉党与东林争斗愈烈,朝政混乱。
至于南京守备太监那边,经过上次之事,他们暂时有所收敛,但暗中的打压并未停止。
‘北望轩’目前尚能维持,我已安排可靠之人打理。”
接着,她神色凝重地转向北方局势:“后金此举,绝非偶然。
据我在南京得到的一些零星消息和分析,皇太极野心勃勃,志在天下。
他西征蒙古,意在扫清侧翼,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南下叩关!
野狐岭地处要冲,又与亲明的蒙古部落交好,必然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其其格姑娘被掳,恐怕只是开始。”
陈远沉声道:“柳姑娘所言极是。后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
当务之急,是尽快摸清其其格的下落和后金在草原的真实意图,并加强与巴特尔部落的联系,抱团取暖。”
柳如是点头:“我此次带来了一些金银,或许可以用于打点关节,从一些与蒙古有贸易往来的商队那里探听消息。
另外,”
她看向陈远,目光深邃,“陈公子,面对后金这样的强敌,单靠野狐岭一堡之力,恐难持久。
或可考虑,与更广泛的力量建立联系,哪怕只是暗中的声援。”
陈远明白柳如是的意思。
她在暗示,或许可以借助她在江南士林和部分有识之士中的影响力,为野狐岭争取一些道义上或潜在的支持。
这虽然远水难解近渴,但长远来看,意义重大。
“柳姑娘提醒的是。”
陈远郑重道,“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柳如是的到来,如同给野狐岭这台紧张的战争机器,加入了一个高瞻远瞩的“智库”。
她的见识、人脉和决断力,将与陈远的魄力、秦玉凤的勇武、苏婉清的缜密完美结合,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携美归北疆,危局见真情。
柳如是的北上,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标志着野狐岭这个乱世孤岛,开始与更广阔的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联动。
未来的命运,将因这些杰出人物的汇聚而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具希望。